专栏名称: 心在线
为全国的心脏医生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解答医生临床问题,为基层医生与三甲医院心脏医生之间顺畅沟通搭建桥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曲线猎手  ·  2月14日:大V盘前策略合集【杭拆路披萨店、 ... ·  6 小时前  
唐史主任司马迁  ·  盘中富贵了一把,等看A股收盘后港股怎么走。 ... ·  16 小时前  
投研圣剑午盘  ·  调仓换股! ·  19 小时前  
投研圣剑午盘  ·  调仓换股! ·  19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心在线

精彩病例丨CDQI名家面对面第189期:一个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一波三折”诊治经历给我们的思考

心在线  · 公众号  ·  · 2024-12-06 17:30

正文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特别鸣谢

病例提供医生
张基昌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


专家简介


张基昌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心内科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肿瘤心脏学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预防与治疗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老年学会心血管精准医疗分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心血管分会委员

吉林省医师协会心脏病介入医师分会委员(兼秘书)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工程技术人员导师《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编委

擅长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治疗,对于心血管疑难危重症的救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专长于射频消融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希氏束及左束支起搏、无导线起搏、CRT及ICD)、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等

7月10日中午,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项目——"名家面对面"线上查房课程第189期顺利举办。


今天小编带您回顾本期课程的第二个病例: 一个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一波三折”诊治经历给我们的思考

患者,男性,39岁。

【主诉】 阵发性心悸2年,加重伴发作性晕厥1小时。


【现病史】

患者缘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气短症状,遂就诊于外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具体诊断依据不详),给予依那普利、美托洛尔、胺碘酮等药物口服治疗,未给予系统抗凝治疗,患者活动耐量明显改善,房颤发作频率减轻。由于症状减轻患者后续未做系统治疗,并自行停止药物治疗。1小时前患者于情绪激动后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伴心悸、头晕,无心前区疼痛,无黑蒙,自行就诊于我院急诊时突然出现晕厥,急诊监护示快速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心率190次/分,血压75/50mmHg,紧急给予电除颤后意识恢复,心电监护提示血压恢复至116/70mmHg,窦性心律,心率90次/分,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心内科监护室。


【既往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早发心梗、心肌炎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

无吸烟、饮酒史。


【家族史】

父母及兄妹体健,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入院查体】

T 36.0℃,P 108次/分,R 20次/分,BP 130/80mmHg。

神清语明,平卧位,颜面及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形态正常,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外0.5cm,叩诊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8次/分,节律绝对不规整,第一心音强弱不等,A2


【辅助检查】

NT-proBNP: 4310ng/L;

心肌损伤标志物:cTnT 0.03ng/ml;

血常规:WBC 12.9×109/L,N 0.771,余正常;

生化:肝功能、肾功能、血离子正常;

甲状腺功能:正常;

尿、粪便常规正常。

心电图:见图1-4。

图1 入院心电图-1(心房扑动)


图2 入院心电图-1(心房颤动)


图3 入院心电图-3(心房扑动)


图4 入院心电图-1(宽QRS波群心动过速)


超声心动图:LA 38mm LV 69mm EF40%,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
胸部X线:双肺纹理增强,心脏增大;见图5

图5 入院胸部X线


【入院诊断

扩张型心肌病

心律失常型心肌病?

心源性休克

心功能Ⅳ级

心律失常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室性心动过速


【分析】

一、病例特点

1.青年男性,病程较长,起病较急。

2.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心悸,伴头晕、呼吸困难,近期出现突发晕厥、伴血流动力学障碍,心电图提示快速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给予电除颤后好转。

3.既往:既往体健。

4.体检示: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外0.5cm,叩诊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节律绝对不规整,第一心音强弱不等,A2

5.辅助检查:ECG符合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快速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表现。心脏超声提示左心增大,收缩功能减退。胸部X线提示心影增大。


二、鉴别诊断

1.扩张型心肌病的鉴别:主要应该除外引起心脏扩大、收缩功能减低的其他继发原因,包括心脏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可通过病史、查体及超声心动图、心肌核素显像、心脏磁共振、CTA、冠脉造影等检查进行鉴别,必要时做心内膜心肌活检。

诊断家族性DCM首先应除外各种继发性及获得性心肌病。家族性发病是依据在一个家系中包括先证者在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DCM病人,或在病人的一级亲属中有不明原因的35岁以下猝死者。仔细询问家族史对于诊断极为重要。家庭成员基因筛查有助于确诊。

2.心律失常型心肌病的鉴别:多见于房颤或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表现符合扩张型心肌病特点。


三、检查计划

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 71次/分,最快心率 170次/分,最慢心率50次/分;诊断: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四、治疗计划

1.药物治疗:

①ACEI:雷米普利 2.5mg/QD;

②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 5mg/QD;

③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 20mg/QD;

④抗凝治疗:华法林 2mg/QD;

⑤改善心脏摄氧:曲美他嗪 20mg/TID。


2.非药物治疗:

①ICD(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

②导管射频消融。


【治疗经过】

入院后拟完善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但由于患者射血分数低,同时操作过程中患者有恶心、心悸、头晕等症状,彩超室未进一步完善检查,导致后续电生理检查未能顺利开展。遂给予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后患者出院,出院后患者择期于外院行双腔ICD治疗(心室电极位于心尖部,心房电极位于希氏束),但未继续规律系统用药。

出院后两个月后,患者因ICD频繁放电而再次入院,腔内图(见图6)提示:快速的房性心律失常下传,心室率180次/分以上,ATP无法终止,反复放电,每次放电7-8次,直至成窦性心律,频发房早或者不纯房扑伴慢室率。

图6 腔内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二次入院):LA 37mm LV 65mm EF38%,IVS 9mm LVPW 9mm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反流面积1.0cm²;见图7

胸部X线(二次入院):双肺纹理增强,心脏增大;见图8

图7 二次入院心脏超声


图8 二次入院胸部X线


治疗策略:

调整参数,ATP治疗窗心率提高;

强化药物治疗:

①ACEI:雷米普利 2.5mg/QD → 5mg/QD;

②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 5mg/QD → 10mg/QD;

③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 20mg/QD;

④抗凝治疗:华法林 2mg/QD → 利伐沙班20mg/QD(INR波动大,依从性差);

⑤改善心脏摄氧:曲美他嗪 20mg/TID;

⑥抗心律失常:胺碘酮片 0.2g/TID,总量达10g后,减至0.2g/QD;

⑦增强心脏收缩力:地高辛 1.25mg/隔日口服。


出院1个月后再次因ICD频繁放电而入院,患者极度惊恐,卧床身体不敢活动;心电图提示有宽QRS型心动过速及窄QRS型心动过速,频率在170-210次/分之间(见图9-10)。

图9 三次入院心电图-窄QRS


图10 三次入院心电图-宽QRS


给予复律治疗后,即使应用静脉可达龙治疗,但仍有频发房早、短阵房速、阵发性房颤;见图11

图11 三次入院复律后心电图


此次入院经系统内科药物治疗后,心影基本恢复正常,心脏结构及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见图12-13

图12 三次入院治疗后胸部X线


图13 三次入院治疗后心脏超声

治疗策略:

①ICD ATP治疗窗升至200次/分;

②开通Rythmic / wavelet识别功能;

③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激动标测房性心律失常起源于右下肺静脉;右下肺静脉隔离后,术中房性心律失常消失,给予腺苷、异丙肾上腺素、常规电生理刺激均未诱发房性心律失常、室速。见图14-15

图14 射频消融术中1


图15 射频消融术中2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第6个月:

心电图、胸部X线基本正常;见图16

动态心电图未见房扑、房颤;见图17

起搏器程控显示心房、心室起搏比例偏高:40%;

患者无缓慢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

因心房电极放置在希氏束,将DDD起搏改为VVI,心率降为30次/分。

图16 随访-胸部X线


图17 随访-动态心电图


【出院诊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