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隔震结构通过抗风验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设置抗风装置来提高隔震层的抗风承载力。文章详细描述了工程概况、抗风装置模拟方法、抗风验算、结果对比以及软件的新功能。通过增设抗风装置,提高了隔震层抗风承载力设计值,并通过了验算。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隔震结构通过抗风验算的重要性
隔震结构在面临风荷载时,需要保证不会发生过大位移并能恢复到原始位置。抗风验算是确保隔震结构安全的关键。
关键观点2: 抗风装置的作用与模拟方法
抗风装置用于增加隔震层的屈服力,提高抗风能力。在模拟方法中,抗风装置不承担竖向荷载,仅增大水平向的屈服力。使用SAUSG-PI软件模拟时,需设置抗风装置的参数。
关键观点3: 抗风验算的结果与对比
通过增设抗风装置,提高了隔震层抗风承载力设计值,并通过了验算。对比设置了抗风装置与未设置抗风装置的模型时程分析结果,可见抗风装置不参与地震下的时程分析计算。
关键观点4: SAUSG-PI软件的新功能介绍
SAUSG-PI软件提供多种减隔震单元类型,2025版本新增了调谐粘滞质量阻尼器(TVMD)、自定义位移型阻尼器、减隔震单元二次开发等功能,助力复杂减隔震结构非线性分析。
正文
隔震结构通过抗风验算可以保证在面临风荷载时,避免发生过大位移且能够恢复到原始位置。《隔标》第4.6.8条款要求:风荷载分项系数(1.4)×风荷载作用下隔震层的水平剪力标准值≤隔震层抗风承载力设计值,其中隔震层抗风承载力由抗风装置和隔震支座的屈服力构成,按屈服强度设计值确定。
在高风压地区,采用橡胶支座方案需要设置足够的铅芯橡胶支座提供屈服力以通过抗风验算,但同时隔震层的水平刚度过大可能会影响隔震效果。通过设置抗风装置则可以在增加屈服力的同时保持合适的水平刚度。本文将详细介绍SAUSG-PI中抗风装置的模拟方法。
工程概况:
该项目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隔震方案,修正后的基本风压为0.8kN/m
2
,地震烈度为8度,场地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Ⅱ类。共采用52个橡胶支座,其中30个铅芯橡胶支座,22个天然橡胶支座。
在隔震层验算中,隔震层屈服力(3403.8kN)小于Y向风荷载设计值(4233.0kN),未通过抗风验算。
抗风装置模拟方法:
抗风装置不承担竖向荷载,仅增大水平向的屈服力提高抗风能力,保证小震下和风荷载下正常使用。在中(大)震下,认为其破坏退出工作。使用SAUSG-PI进行中(大)震的弹塑性分析时,利用现有的“橡胶隔震支座”单元,线性参数设置如下图1 (a)所示,竖向刚度为0,水平向给小刚度避免影响中(大)震下的结构周期。非线性参数设置如下图1 (b)所示,填入抗风装置的水平屈服力,同时初始刚度和屈服后刚度比填小值,使地震下抗风装置退出工作。
增设抗风装置后,提取【初步验算】→【隔震层验算】,查看抗风验算结果,如下图所示。增设抗风装置后,提高了隔震层抗风承载力设计值(3403.08kN增至4828.3kN),通过验算。
抗风装置不参与时程分析计算,对比设置了抗风装置与未设置抗风装置的模型时程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可见,抗风装置不参与地震下的时程分析计算。
SAUSG-PI软件提供多种减隔震单元类型,2025版本新增调谐粘滞质量阻尼器(TVMD)、自定义位移型阻尼器、减隔震单元二次开发等功能,助力用户实现复杂减隔震结构非线性分析!
供稿丨
洪露露
审稿丨
侯晓武、刘孝国
编辑丨
王蕊
责编丨
张跃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