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旅之声
“中国旅游”是国家旅游局联合各省、市、自治区旅游局,共同打造的一个官方旅游资讯发布平台,服务广大游客,宣传中国旅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环境  ·  走啊,一起去看看新乡的美景! ·  23 小时前  
河南环境  ·  走啊,一起去看看新乡的美景! ·  23 小时前  
精明常旅客  ·  清远“非洲草原”门票住宿998起!别墅350 ... ·  昨天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  关注丨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36%!云南春节假期 ... ·  2 天前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  关注丨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36%!云南春节假期 ... ·  2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订单涨超388%!无锡可直达...... ·  2 天前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春天去哪儿?DeepSeek力荐贵州! ·  3 天前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  春天去哪儿?DeepSeek力荐贵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旅之声

湖南:把脉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文旅之声  · 公众号  · 旅游  · 2018-07-04 16:49

正文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17年全国接待游客超过28亿人次,收入超过7400亿元,从业人员900万人,带动700万户农民受益。”来自农业农村部的数据表明,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已成为乡村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近两年,湖南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而在产业迭代升级过程中,景观同质化、过度商业化等问题亟待解决。乡村旅游如何最大化助力乡村振兴?湖南乡村旅游发展有何优势和机遇,又面临怎样的困境?近日,以“探索湖南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之路”为主题的湖湘旅游论坛在长沙举办,来自政界、学界、企业的专业人士各抒己见,为湖南乡村旅游发展“把脉问诊”。


寻症结,红火背后仍存发展困境


发展特色小镇、实施“千村万户”美丽家园行动、创建乡村旅游创客基地……这是湖南乡村旅游发展的“长沙样本”。近年来,长沙的乡村旅游已不只是钓鱼、吃土菜了,露营、康养、低空飞行、民俗体验等多元业态正不断涌现。数据显示,长沙现有星级乡村旅游区(点)近200家,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品质有所提升。2017年,湖南乡村旅游接待人数为5600万人次,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有40万。“这不仅是消费需求升级的结果,也得益于政府引导下社会资本的引入和农民的热情参与。”长沙市旅游局局长易冒说。


放眼湖南全省,规模50万以上的乡村旅游企业达4000多个,从事农家乐经营的农户有15000多户。发展势头强劲的背后,仍存在不容忽视的发展困境。衡阳师范学院教授刘沛林说,“形象定位方面的困境,是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难以克服的问题之一。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要警惕乡村旅游氛围过度商业化。比如,湖南古民居的马头墙是人字形,而在建设过程中将徽派的直角马头墙照搬过来,忽视了地方文化基因。再比如,长沙的铜官、靖港小镇常常人山人海,游客需求旺盛,过度商业化现象普遍。”


此外,在刘沛林看来,乡村城市化、景观同质化严重,风土人情淡化,宣传简单低效等,都是湖南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障碍所在。政企农三方角色定位不清晰,用地困境、融资困境和人才困境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湖南乡村旅游发展。


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商学院教授柳思维认为,一些地方乡村旅游发展效益欠佳这与其三产分离密切相关。“要着力提升农业种植养殖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加工的附加值,提升农村服务业的附加值,以进一步完善服务业产业链。要以‘乡村+’‘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促进农业转型和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培养多样化、个性化的乡村旅游业态,实现乡村旅游业增值。”



找药引,抓关键因素破发展难题


“中国只有5%的农村适合做乡村旅游。”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王凯认为,当前,乡村旅游投资炙手可热、社会资本纷纷涌入乡村,但乡村旅游投资大、见效慢,到底需要多少乡村旅游景点,是否所有乡村适合发展旅游,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乡村旅游不在数量之多,而要以质量取胜。”


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钟永德看来,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但乡村振兴的产业应该以农为主。特色农业提升乡村旅游参与性,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立足文化特色,打造乡村旅游IP。


柳思维提出,品牌建设是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乡村旅游不能再是粗放式、简单地发展,必须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包括旅游产品质量标准、乡村旅游开发的环境标准、生态修复的技术标准等。同时开发乡村旅游必须提升文化内涵,促进乡风文明和改善乡村治理,留住乡土、留住文化符号记忆。


下药方,助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