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以「工作模型」为题,建筑工房邀请 GOA 大象设计合伙人、总建筑师王彦接受采访。王彦谈到模型在 GOA 工作中的使用,回顾了在 ETH 求学期间 Hans Kollhoff 设计课上接受的训练,并分享了在同济大学实验班的教学。郭廖辉亦分享了在 Zumthor 及 Caruso & St. John 事务所工作的经历和体会。下文为本次访谈的精华节选。
时间:2017年4月24日 10:00-11:00
地点:GOA 大象设计
……
GOA 的工作方式
郭廖辉:在事务所的工作中,模型会在什么阶段用到?
王彦:我们现在做模型的话,会在前期的概念阶段、规划方案里,用切割的体块来讨论城市空间、体量等的策略。此外还要考虑在策划时提出的这个区域的主题,各种功能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交通关系。这些东西可能会在 1:500的模型中做个一稿两稿三稿等等,从而确定整体策略,各种关系在经过比较之后会更加明确。
前期规划模型照片
单体建筑模型照片
郭廖辉:在做这个模型之前,设计是不是有了草图,电脑图纸已经完成,再用现实中的物理模型进行验证?
王彦:我们一般是有草图,但同时也用电脑把大概的面积和体量做出来。但我觉得三维实体和 SketchUp里的模型是有差别的,是一种很直观的现实感。实体模型对于人的视觉是一种非常直接的体验,是真正的三维,是你可以用手兜着转的。但SketchUp里看到的其实还是平面的,虽然它在数据上很精确,但本质上还是二维的。还有一点很现实,如果做这个模型是用于投标的,以前有过这种经验,在 SketchUp里看的感觉还不错,但是翻制成实体模型后才发现这里大了或者小了,跟原来的不一样。这就是三维实体模型不可替代的一个原因。
体量模型推敲
郭廖辉:在做到 1:200 的建筑模型时,一般会表达哪些内容?会用模型来推敲立面吗?
王彦:我在推敲立面的时候一般会直接使用真实的材料。比如说这个板子就是做立面的材料,包括这些墩子可以做外墙,其他诸如玻璃、铝合金和阳光板等等。
立面材料样本
郭廖辉:那立面的比例是不是就用图纸来判断了?
王彦:比例的事情我是反过来做的,因为我必须先知道材料本身的特质和尺寸,再进行推敲。比如这块阳极氧化铝板,宽度也就一米,但是它可以是很长的一卷,就得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所以在 1:200 的模型中,我们能够大概地得出立面关系和基本原则。但在细节上,我是反过来进行推敲的,先选定材料,确定各个体块之间的关系,构造层次等等,全都想清楚了再来做。
郭廖辉:所以很多立面的细部是根据标准件的可能性来做的。
王彦:根据材料本身的可能性。材料大家都在用,但是节点的做法要如何跟整个设计更加贴切,那我们需要选择,或者重新发明一种方法,这个都是有可能的。
郭廖辉:我还蛮好奇的,是不是在做立面的时候已经有了大概的想法,然后再通过实际材料的验证,对这个想法进行修改和深化呢?
王彦:这个我觉得不是一个有步骤的过程,而是通过两个步骤相互激发促进的。比如某个项目还没做模型,但我已经对材料有了一些搜集,甚至于看到过国内外一些好的案例,脑海里有记忆。这些记忆像是一个仓库,在我需要斟酌的时候会有一个提取和比较的过程。
立面设计图纸
立面建成照片
郭廖辉:在确定了立面的做法之后、正式施工之前,你们会有 1:1 的 mock-up 吗?
王彦:会要求施工方做一个1:1 的 mock-up 。比如现在在做江南布衣的一个物流园区,材料是彩钢板。甲方是时装企业,我们想做弧线,用来表达服装较为柔软的意向,区别于那些方方正正的厂房。这些东西我们会跟业主强调用 1:1 的 mock-up 来检验实际效果,很直观地把一些细部,比如转角、吊顶、窗框表现出来。
1:1 mock-up 照片
郭廖辉:在做完 1:1 的 mock-up 之后,再调整方案的次数多吗?
王彦:大多数情况下都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调整,比如色彩。对材料的判断其实也会有差别,1:1 的 mock-up 和手里面三四十公分的模型,首先是距离上的差别,更多的还有质感上的区别。但对于接缝、节点构造来说,图纸已经挺精确了,能够判断得出来实际的情况。
郭廖辉:如果在做 1:1 的 mock-up 之前,还有一个带材料的大比例模型进行推敲验证,会不会对后续的工作有帮助?
王彦:肯定有的。在我们事务所的工作模式当中,一般项目会比较饱和,建筑师在这过程中自己去做大比例模型的机会就比较少,一般会委托模型公司去做。但他们不一定能做到像建筑师想象中那样的模型。时间、金钱和人力这些情况制约了我们,不能在每个项目都做带材料的大比例模型来进行推敲,但这其实还是很有意义的。
模型公司模型
建筑师自制的为设计服务的模型 ©郭廖辉
详情点击《模型对谈篇(五)从城市设计到户型再到细部》
郭廖辉:前期会用实体模型进行推敲验证,后期结合图纸和电脑模型修改深化,施工前再根据 1:1 的 mock-up 来调整。大概可以理解成这样一个工作过程?
王彦:对。像这个纸模型就更大一些,是建筑师做的,用来推敲内部空间的大致状态。
工作模型照片
从同济到瑞士
郭廖辉:能不能谈谈之前在同济和瑞士 ETH 的两段学习经历?比如两地教学模式的不同,不知道你那时候是不是有一些改变。
王彦:(笑)我们有做模型,但实际上在同济的时候,做模型不是为了研究。当时更多的是在图纸上推敲,跟老师进行讨论深化,到了中期评图再赶制一个模型出来。其实到那个时候做出来的东西,虽然看上去有不太舒服的地方,但是已经没有时间再去改动设计了。模型大多是作为一个成果来展示。
到了苏黎世之后,我选了 Hans Kollhoff老师的课程,课上做了好多好多的纸盒子。刚开始不理解,后来发现尽管在模型上只差一点点,视觉上还是有很大差别。三维跟二维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不管电脑软件再怎么发达,屏幕上展现出来的始终是个平面化的东西。当然平面也有其优势,Kollhoff的课程里就有一项训练是大画幅的全材质渲染,要把各种材料都渲染得非常真实,要对于光影、氛围、构造有很详细的描述,这些都是在单幅 A0的渲染图上去解决的。你可能没有办法在模型上做得那么详细,一个礼拜做一个出来。这就要求渲染图跟模型体块进行结合,模型到这个时候就是作为一种工具,对设计进行验证。
Studio Kollhoff 模型车间
王彦与 Studio Kollhoff 的模型(2002)
王彦在 Studio Kollhoff 的渲染(2003)
郭廖辉:也就是说,在瑞士的学习让你开始用模型作为工具探讨和推进设计。
王彦:在 Kollhoff那边做的模型要探讨到光影关系,所以相对于其他模型来说研究的程度要更加深入。在同济当时做的模型可能各人的情况不一样,没有要求去探讨更多的元素,比如一两毫米进深所造成的差别,也没有要求这个模型对建筑本身要刻画到什么层面。Kollhoff那边前期是用纸模型推敲,到后面就用石膏了。
Studio Kollhoff 石膏模型
模型的物感
郭廖辉:这就是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卡纸和石膏做出来的模型体量上是一样的,但这两者均不表达真实的建筑材料,你认为这两种不同材料各自带来的意义是什么?
王彦:第一个是比例的不同,纸模型的高度做到四五十公分,是一个体量;做石膏时会要求我们做到1米至1.2米的高度,用几块石膏板拼成一个大的体量。你发现模型会跟人的身体有了直接的关系,这是很大的一个变化。第二点,他为什么要求我们使用石膏,是因为石膏跟纸有厚度上的差别。模型的转角是有厚度变化的,对纸模型而言,转角会很挺,而石膏的转角是一个整体。然后还有制作的过程,石膏需要你用工匠的做法,用刀去刮、去雕刻,有湿作业在里边。
郭廖辉:对,像在门德里西奥建筑学院继承了Zumthor当时任教时强调的很多传统。比如 Miller 工作室,基地模型必须要用特殊的材料做。他们用混凝土能浇筑出6、7米长的基地模型,每隔2、3米分一块,切模版就要手切一个星期。有的学生不理解,设计课就这么短,还天天都被毙方案,做混凝土模型把我们搞得那么累。但在操作了材料之后再去做设计,这两件事看起来好像没有太大关系,但实际上跟你们做石膏的作用是类似的。
Atelier Miller 混凝土基地模型照片 ©Atelier Miller
Atelier Zumthor 混凝土基地模型照片 ©Atelier Peter Zumthor & Partner
王彦:我觉得是有关系的,很多时候建筑师都是用图纸来表达,如果用一些你在实际建造过程中的工具,去思考设计,会有不同的体验,明白到原来实际建造跟图纸画出来可能不是一回事。我们用石膏板搭体量,然后在表面进行切分和其他处理的时候,要想得很清楚,跟造个简单的小房子是一样的道理。你要考虑结构的支承以及表面的处理,同时也是湿作业,就是不一样的体验。比如石膏板搭上去之后并不能够严丝合缝,那你就要考虑用什么样的罩面再去修饰它。这些问题都非常实际,在施工中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我在那次体验之后觉得收获很大的一个地方。当时很多德国、瑞士同学的动手能力非常优秀,表面能做得非常挺阔、光滑。做纸模型的时候大家都还差不多,做到石膏以后就感觉他们是真的可以盖房子的了。他们可能这方面就有很多的传统吧。
郭廖辉:比较强调制作和工匠精神,这是一个思维上的培养。做石膏模型的作用可能并不比卡板纸模型大很多,但会加强人的工作意识。
王彦:是。我觉得在做模型的过程中,亲手去制作像混凝土这样真实的建筑材料,类似工匠的感觉和体验,作为训练还是蛮好的,能提高建筑师对于施工、材料和塑形的敏感度。
Atelier Zumthor 混凝土模型照片 ©Atelier Peter Zumthor & Partner
我还记得那个时候 Kollhoff 要求画渲染图时是把材料放在图前。当时他工作室里有很大一批材料储备,各种板子全都在一块。这个方法在我现在的工作中也用得比较多。我倾向于直接用真实材料来看感觉,对于现实世界来说,渲染图画得再深入,给人的感觉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郭廖辉:真实的材料摆在这里,电脑上看的是效果图,这两个维度的东西放在一起会产生一定的联系,这种距离在设计的角度来说还是很微妙的。
材料样本
教学中的模型
郭廖辉:谈谈在同济实验班的教学吧。你在教学中会让学生们在什么阶段做模型呢?
王彦:一开始研究城市关系的时候要做,研究单体的时候也要做。在研究内部空间的时候,也会要求大家对主空间做一个比较大的模型,但不会表达材质,而去表达结构。在你没有去亲手搭建的时候可能是不会意识到建筑结构对空间带来的影响,比如这个空间需要悬挑,这个大空间里面会有几根柱子。这是为了让学生在做设计的时候能有结构的概念。材料的表达则主要在 A0的渲染图上。
同济实验班带材质城市街区模型
同济实验班体量+结构模型
同济实验班渲染图
郭廖辉:最后的模型会做到多大呢?
王彦:会做到 1:100 到 1:200 左右,着重在表达建筑自身的体块关系、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联上。学生把自己的方案放到基地模型中去,然后效果图放在旁边展示。
同济实验班模型和效果图最终展示
郭廖辉:意思是在模型作为方案推敲的工具上,其实只是选用了一种尺度去深化方案?
王彦:我们的三次教学都不太一样。最近一次的教学中,21位同学一起合作了一个2米见方的基地模型,比例是 1:100 ,那最终他们就会在这个模型中放入自己的方案模型进行试验。2014、2015年的时候没做那么大的模型,比例就在 1:500 到 1:200 之间进行探讨,其效果和大模型还是有差别的。
教学过程中的模型
郭廖辉:去年建筑工房8月两周的活动,作为结题评图的嘉宾,你觉得最后的成果如何?有什么建议吗?
王彦:是两周时间完成的?
郭廖辉:对,前一周做了案例分析,并用物理模型再现。第一周大家感到比较陌生,可能都不怎么会做模型,主要是技术教学。但我们的课题并不止于技术,案例都是品质很高的建筑,案例研习和技术练习同步进行。第二周开始个人设计,以习得的模型技术作为工作方式,推敲不同的话题。
建筑工房模型照片 ©建筑工房
详情点击《重拾作为工具的工作模型》
王彦:我觉得上次评图能看出大家的工作量,紧凑度也是够的,研究的强度也是足够了。还有一个关于目的上的问题,你们的教学是要教什么,学生过来学些什么。不知道跟学生们有没有聊过。
郭廖辉:目的是想提倡这种工作方式,以模型作为设计工具的。所以我们会把设计引入,并不是一个纯技术的教学,不希望大家最后做了个模型就完事了。可能模型并没有做得很细致、很完整,但是这个工作状态是需要被强调的,也是之后能够获益的。
王彦:所以我的理解是,要告诉学生们,什么比例、材质在什么情况下去讨论的是什么问题,告诉他们模型这个工具要怎么用。这个逻辑是清晰的。但反过来学生可能也会问,在现实中这种工具是否实际。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很不错的方式。可能在事务所,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好方法,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关于这点,我的建议是选择一种平衡。对于学习的人来说,他能体会到这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郭廖辉:这种用模型作为设计工具的方法,现在也有很多事务所感兴趣。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也会有不少建筑师过来,看看我们在做什么。这其中肯定也会有一些启发和刺激,但在实际项目中如何去把握这个度,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王彦:在学了这种工作方法之后,我或许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这个方法进行一些调整,改进为适合自己的方式。
郭廖辉:对,我们其实是比较期待这种情况出现的。建筑师的工作方式最终会是相对个人的,在实践的过程中会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式。不是说别人用模型,我也要跟他一样。这种方式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就像你现在在设计的各个阶段会有不同的模型,来帮助自己进行判断。
思考过程的凝结着建筑的理想状态
王彦:评图时还有另外一点感触,就是反过来看,模型也不是一个过程的产品,模型本身就是个像艺术品一样的东西。有些项目可能在实际建造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已经是建筑师控制不了的。如果说模型不是工具,就是建筑最终的目的和理想化呈现,有些情况下也未尝不可。
郭廖辉:模型的本意是模拟一个结果,你说的意思是模型本身也可以就是结果,虽然不会建造出来,但是表达出来一种建筑的理想状态。
王彦:我之前也有跟刘东洋老师聊过,他问我这些东西为什么不写点东西发表一下,都是建完之后拍些照片就结束了。他聊了很多,让我很有启发,其实真正的建筑设计,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设计的智慧。如果都能建成自然最好,但现实也许不如想象中的顺利。模型作为一种结果的话,就不会把你在这个过程中的思考抹除,会把各种智慧、巧思表达出来。这一点上来说,我们不能用一个项目建成之后拍的照片来评价建筑师的设计活动。整个设计不仅仅是一个最后的成果,还包括前面的过程,甚至过程会更加精彩。他鼓励我说你可以把这些过程记录下来,记录自己思考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也可以用模型来表达成果。
这也就拓展出了另一层意思。就好像模型是雕塑一样,在上个世纪末,一些画家在画面上遇到瓶颈,就需要找另外的一个原点进行突破。绘画本身很多都是描绘无用之物,很多艺术家就会转变到工程的角度上,从平面、立面、剖面、透视这些图画里面寻找一种理性的呈现。后来的一些画家,比如立体派都多多少少受了一些启发,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事物。做模型很多时候,我觉得意义并不仅仅是做完一个雕塑,还包含了一系列的思考过程。
郭廖辉:所以这个时候,思考变成了结果,建成变得不那么重要。
王彦:对,当你用一种当代艺术的角度去审视这个问题时就会是这样。现在有很多文献展等等新型展览,从艺术家的角度来看,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展品。
郭廖辉:过程被视为结果。过程所带来的信息,比最后的结果更重要。
王彦:比如一个艺术家来造房子,他可能会把他所有的思考过程都完整地记录下来,最后建不出来也没关系,但他那一屋子的手稿和模型,就成为了一个艺术的作品。重要的是这些东西上凝结的智慧,还有你在这上面所做出的判断、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讲,最后做出模型的整个思考过程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也许会有一些建筑艺术家,通过建筑的方式去表达艺术。艺术不就是这个样子吗?它需要人们在其自身的表达中领会意义,更多的可能是人文、社会方面的,而不是工程建设上的意义。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可以从模型上领悟到不同层面的意义。
备注:除特别注明外,项目图片与实验班图片均由王彦老师提供。
……
『建筑工房』将于今年8月在上海举行第二次以「工作模型」为题的活动,期待有志的年轻建筑师及学子加入,共同研习设计方法。详情请点击“做模型,做设计——『建筑工房』第二期「工作模型」活动招募”。
编辑|林楚杰
校对|李菁琳
版权声明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与作者取得联系。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