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小公司靠老板、大公司靠团队。一个公司能不能做大,关键看团队够不够强。
维持团队的良好运行,员工价值最大化发挥,成为了每个管理者首要的责任。
这就要求管理者不能仅仅局限于工作分配上,还要考虑到员工需求、内部团结等多个方面。
如果管理者一旦疏忽,只顾团队运行而忽略员工的需求,便会导致团队无法团结,久而久之便会影响工作效率,难以协同,影响企业发展。
破解误区:管理者≠领导者
很多职场人都有一个误区,觉得领导=管理,只要下达命令,员工就必须要遵守。
但实际二者有很大区别:
管理者是管理事务,领导者是领导人心。
⛷ 领导者
领导者一般为公司创始人一类的高层,他们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可以看到未来发展的趋势变化,从而能规划出公司愿景,指引团队前进的方向,喜欢变革和冒险。
🤺 管理者
管理者更加注重目标的达成,会根据指定的目标带领团队去有计划的实现,并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组织管理的的作用,管理者一般以监督控制为底线,遵守秩序。
可以说,
管理者注重的是做事的效率,而领导者关注的是长期的效果。
对于喜欢自由办公的员工来说,管理者更适合高效协同工作,形成计划、实施、检查、改善的管理循环。
抓住关键,提升团队凝聚力的4大要素
团队的凝聚力对于管理者来说非常的重要。想要有一个稳定的团队结构,必须要掌握这四个核心要素:
1、凝聚人心
管理者需懂得如何赢得团队成员的心,而不仅仅是他们的手或脑。这要求管理者能够
认真倾听员工的声音
,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给予适当的支持与关怀。
当员工感受到被重视和尊重时,他们会更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记住,情感上的连接可以激发无尽的动力。
2、明确目标
一个清晰而鼓舞人心的目标是团队前进的方向标。
它不仅应该具体可衡量,还要能激励人心
,让每个成员都能看到自己的贡献价值。
确保所有成员都对目标有深刻的理解
,并相信这个目标是可以达成的。这样,团队就能像一艘船一样,在茫茫大海中坚定地驶向目的地。
3、合理赋权
权限意味着信任,合理的授权不仅是分配任务,更是赋予责任和决策的权利。
有效的授权可以让团队成员发挥更大的创造力和自主性,同时也能减轻管理者的负担。
重要的是,管理者要学会放手,
给予足够的空间和支持
,让团队成员在实践中成长并承担责任。
4、精准定位
每个团队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和优势,
管理者需要敏锐地识别这些特点,
并将每个人安排到最适合的位置上。
正确的角色定位不仅能最大化个人效能,还能促进团队内部的协作与互补。
一个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团队,就像一部精密运转的机器,各部件协同工作,产生强大的合力。
高效管理,领导只需抓住这5点
1、抓目标
管理的起点就是目标,团队目标不足,发展将会受阻,员工个人目标不清晰,工作的动力自然也不足。
如果一个团队没有建立相应的机制,只要员工自己思考、工作,那么这个团队一定不会有所发展。
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一定要抓好员工的目标,
做到可视化管理
,比如每日把计划和总结发到相关的工作群内。
2、抓制度
管理就是要有一定的奖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激励制度和惩罚制度。
对于可以高效、高质量完成工作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
加薪、升职、分红等
,通过奖励给其他员工树立一个表率
,激励大家朝更好的方向发展,打造一个更加有干劲的团队。
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员工,也要给予适当的责罚,让大家敬畏规则。
3、抓学习
一个团队,大家都不爱学习,也没有进取心,每天就想着混日子,那么这个团队一定没有较强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