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七叔东山再起
此人的文章在高潮的边缘疯狂摩擦,稍不注意就擦枪走火,让人欲罢不能,连连安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七叔东山再起

周末大新闻,银行疯狂发钱,有深意啊!

七叔东山再起  · 公众号  ·  · 2025-03-23 22:1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图片
周末大新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下发《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对于信用良好、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
商业银行用于个人消费的贷款期限可阶段性由不超过5年延长至不超过7年。

看到这个新闻,我是真的觉得有点意思。

消费起不来,无论提高收入,还是增加假期,或者增强社会保障这类可以从根本改变消费情况方法磨叽得跟挤牙膏一样,最立竿见影的办法居然是多给你点贷款,跟买房的套路简直一脉相承。

不过这个消费贷款比起房贷来更可笑。

什么叫消费贷款?

就是你需要消费,但是眼前拿不出这点钱,所以银行借钱给你消费。

现在都已经2025年了,还有多少人没看清楚当前的形势,甚至愿意借钱消费,关键他还能还得起,我是不太理解的。

倒是可以跟大家说一个好笑的事情。

我有个朋友,在银行做贷款风控的,他说根据他的观察,几乎90%以上的消费贷款用途全是违规的。

最多的流向是给其他机构还贷款,大家可以理解为借新还旧,保证自己贷款不要逾期,这类人占了50%以上;

第二类人把钱借出来套利,比如炒股,做投资这类。

真正用于消费上的人不到一成。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

最好笑的是,偏偏这一成完全合规用于消费的人群,恰恰是银行重点关注的高危群体。

理由也很简单,你都沦落到贷款消费的地步,还贷个三五十万的,请问到期了你用什么还?

都现在这环境了,你还要贷款三五十万消费,我完全有理由怀疑你准备薅最后一波羊毛跑路了。

这类客户的还款意愿极低,别说本金,利息都想办法赖着不还。

相反,那些用于搞投资的,或者借新还旧的,反而是非常好的客户,他们很注重自己的信用,还款意愿高得离谱。

每次到了还款日,卡里但凡还有利息没被扣,就会追着银行问为啥钱没扣,生怕影响到自己的征信。

实际上大家也可以逆向思维,正因为这些客户知道自己在违规贷款,所以特别害怕银行抽贷。

三五十万可不是小数目,一旦抽贷很有可能让自己的资金链立马崩盘,后续会发生什么简直不敢想象。

因此,老老实实还钱,留下一个好的征信记录,这样银行可以继续保持续贷,自己的现金流还能维持下去。

类似的事情,我搞P2P的时候也做过,当时套信用卡投资嘛,每张卡都被套空,但从来没有过逾期。

但是你以为这么搞银行会不知道你在干嘛?

每一笔钱银行后台都清清楚楚,银行之所以没抽贷,一方面你还款记录不错,还能按时提供利息,另一方面银行也需要养你这样的人,等以后上面出什么收紧政策,立马把你祭献了成为报表。

这里就有无法量化却非常重要的指标——还款意愿。

那些去投资和借新还旧的人,还款意愿是最高的,哪怕自己有困难,也会自己努力克服把银行的钱给还上。

至于真的贷款消费的人,他们银行也有统计,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高中以下,属于人生没有规划的,过一天是一天。

于是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出政策的人是不是知道消费贷款实际的情况?

我认为他是他知道的。

那么继续加杠杆,言外之意就是给你一个机会用低息置换高息,跟政府的化债实际上是一个逻辑,短期内你还不了钱没关系,利息先还着,并且帮你把利息降低,再往后拖个七年,看看七年后经济会不会有好转,只不过话不能挑得这么明确。

当然,帮助化债的客户还是相对优质的客户,稀烂的客户直接交给不良资产处置了,根本没有救的必要,此外资质烂的客户也不可能通过审核拿到这笔消费贷款,这样逻辑也就闭环了。

至于七年后会不会好转,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很多东西大家都心照不宣,如今最高指示要求放水,哪怕银行再不愿意也要配合,所以我倒是觉得有化债需求的小伙伴可以把杠杆拉满。

起码短期内银行肯定不可能抽贷找麻烦,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了,先把眼前问题解决掉。
相信我,只要经济形势没有好转,未来肯定还会有更松的放水政策出台,零利率贷款不是梦。

图片

图片
我是七叔,一个亏了钱,又爬起来的男人
这个人,有点风趣,也有点骚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