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看见-腾讯新闻
腾讯新闻出品栏目《财看见》专注前沿新闻的可视化和知识科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庞门正道  ·  卖秋裤也开始内卷了~ ·  2 天前  
庞门正道  ·  惊掉下巴的航拍,咱这世界是真大啊~ ·  昨天  
庞门正道  ·  天塌了,4000大洋的显示器狗带了! ·  2 天前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二月二十三日 ·  2 天前  
纪念币预约信息  ·  开始预约!哪吒羊脂白玉瓷主人杯!超精美!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看见-腾讯新闻

为何美国高达2万亿元的芯片法案就是两个大“坑”?

财看见-腾讯新闻  · 公众号  ·  · 2022-08-13 13:20

正文

出品 腾讯新闻

作者|MM

版权声明:腾讯新闻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芯片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它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去年受全球芯片荒影响,169个行业都遭到冲击,许多汽车工厂更是因为缺芯而被迫停产。这更是让全球各国再次认清了芯片产业科技制高点的重要地位。

美国更是意识到芯片产业的重要性,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由于过去数十年芯片产业全球化的发展。芯片产业的制造环节已经流出了美国。

上世纪90年代, 美国制造的芯片约占全球份额的40%,但是这个数字逐年下降,到今天只剩下10% ,且最先进的芯片,美国制造不了,基本全靠进口。这种巨大的落差,再加上供应链的不稳定,让美国下定决心要重振对现代技术至关重要的半导体行业。

目前全球能够量产5纳米芯片的代工厂只有台积电和三星电子,双方都已经投产了5纳米工艺。而台积电目前正在中国台湾地区建设一座3纳米工艺芯片工厂,项目总投资近200亿美元。

这让美国非常紧张。2018年前后,美国就想方设法让制造业回流美国。2019年就有传言,美国希望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去美国建厂。

2021年,美国商务部更是借着缓解“芯片荒”的名义举行了一场全球半导体高峰会,全球芯片产业链的巨头公司都被迫纷纷参加。台积电、三星等企业纷纷参会,但去了之后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场“鸿门宴”。

在会议上,美国的态度非常强硬,以提高芯片“供应链透明度”、确定短缺原因的名义,要求台积电、三星这些芯片代工厂在45天之内交出机密数据。

都是哪些数据呢?比如, 库存量、订单、销售记录、客户信息等等,这很有可能会削弱这些芯片代工厂的议价能力和竞争力。

《芯片与科学法案》只不过是此前美国芯片政策的延续而已。

《芯片与科学法案》包括:拨款527亿美元用于半导体研发、制造以及劳动力发展;其中390亿美元将用于半导体制造业的激励措施,20亿美元用于汽车和国防系统使用的传统芯片。此外,在美国建立芯片工厂的企业将获得25%的减税;另有约2000亿美元将用于众多相关科研项目等。

该法案总额达到2800亿美元,换算是人民币,就是一个近2万亿的“大项目”!但其中的2000亿美元其实是划给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科研项目的,也就是画了一个巨大的“大饼”。


换成大白话来说,美国是想用“补贴+减税”的方式来吸引半导体企业,实现“ 在美国投资,在美国研发,在美国制造 ”的目标。

受这份法案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英特尔、台积电和三星等芯片巨头。目前,“三巨头”都有在美国设厂的计划,是该“法案”的“受益”对象,但反过来想,它们也是美国的主要防范对象。

另外,该法案还规定,在美国建厂的半导体企业,不能在“不友好国家”建设或扩建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工厂。一旦违反禁令,可能需要全额退还补贴。

这个规定暗藏两个“大坑”。 第一个是,想要领补贴,就需要接受美国的审查,不然怎么确定是否满足领补贴的条件呢?第二个是,所谓的先进制程如何定义。28纳米、14纳米、5纳米,还是3纳米?如何界定先进制程就是美国说了算。

所以领了美国的补贴,企业就要做好思想准备,接受可能的审查和打压。

另外,芯片产业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设备、人才都需要花大价钱。 以台积电为例,此前台积电宣布12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建一个5纳米的芯片工厂,随后台积电再投入151亿美元扩张,约合人民币1800亿元,尽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该工厂到2024年才能量产。

伴随着代工厂的搬迁,供应链要面临调整,所以这个过程会给相关企业带来大量的不确定性。

因此,在该法案签署的当天全球芯片股不仅没有涨,反而大跌, 费城半导体指数收跌4.57%,拉姆研究跌7.88%,迈威尔科技跌7.79%,应用材料、科磊、安森美跌超6%,格芯下跌5.95%,台积电和阿斯麦跌超5%,英伟达跌3.97%,美光科技跌3.74%。

可见,对于美国芯片法案,投资者并不看好。

小满工作室 | 腾讯新闻出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