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橘猫看球
CFA和CPA持证者从金融财务角度解读商业足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橘猫看球

随笔丨最贵女足俱乐部启发的「估值决定说」

橘猫看球  · 公众号  ·  · 2024-05-03 01:5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最近,美国国家女子足球联赛(NWSL)诞生了一笔巨额收购。 2022年才加入联盟的圣迭戈海浪被以1.2亿美元的整体估值出售,实际现金成交额为1.13亿,刷新了联盟新纪录,几乎是年初波特兰荆棘6,300万美元出售价格的两倍。

或许是因为在欧洲足坛男女队往往同属一个主体,难以确定俱乐部估值在两者之间的分配,严谨起见,媒体在报道这笔交易时克制地将其描述为NWSL纪录。


实际情况如何呢? 根据德勤足球财富榜,欧洲女足俱乐部中除巴塞罗那在22/23赛季实现了1,340万欧元的营业收入外,其他队伍均未超过800万。

Sportico对NWSL俱乐部的估值排名

作为对比,海浪2023赛季的营业收入高达1,630万美元,还不是NWSL商业价值最高的球队。 根据体育商业媒体Sportico公布的史上首份NWSL估值榜单,高居第一的是3,100万营收的天使城,和海浪同龄,估值已高达1.8亿美元。 考虑到估值9,000万的海浪卖出了1.2亿,天使城的实际价值可能会更高。


再加上 NWSL目前每年的转播收入 达到6,000万美元,正享受着世界女子体育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转播协议,而同时 女足英超 的年转播费只有800万英镑, 女足欧冠 也不过2,400万欧元。问题的答案不言自明。


尽管美国在去年的女足世界杯上止步16强,刷新历史最差战绩,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美国实力仍在女子足坛第一梯队之列,目前国际足联排名第四。从运动的普及发展角度看,美国女足运动过去几十年的积淀更是雄厚,群众基础良好,叠加独步全球的体育商业氛围,NWSL的兴旺顺理成章。

NWSL俱乐部估值排名

不可否认,目前女足世界的重心正在向欧洲转移,欧洲强队大赛的成绩、全球人才的流动方向和不断刷新纪录的观赛人数都是明证。但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似乎还处于赚吆喝的初级阶段。


女足英超豪强阿森纳22/23赛季的年报中如是说: “基于目前英格兰女子足球商业发展的阶段,俱乐部的运营较为依赖阿森纳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其为俱乐部本身的营收提供了一笔补充费用。” 22/23赛季阿森纳女足的总营收为1,100万英镑,“集团收入”为640万(德勤在统计时并未考虑此部分),才让整体盈亏勉强打平。


当然,并不是说NWSL俱乐部就一定能实现盈利,也没有公开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但能够作为独立主体吸引巨额投资,多少说明一些问题。即便考虑到美国人敝帚自珍、NWSL席位有限等因素,这些估值数据仍旧具备一定含金量,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强如阿森纳女足都难以养活自己

这不禁让我萌生了一个奇思,当我们在衡量一个国家一项职业体育的强弱时,该考虑的是竞技成绩,还是商业价值呢?


犹记得十年前,初入职场的笔者曾与一位供职于某股份制商业银行J的发小争论,到底是J银行厉害,还是阿里巴巴更厉害。从世界500强排名看,当时J银行遥遥领先,但我认为应当以资本市场的估值来衡量,“500强”评的不过是500家营收规模最高的企业,这本身并没有多大意义。


一家企业强不强、挣不挣钱、未来能不能挣大钱,投资人最清楚,毕竟他们是用真金白银投票的 (即便是资本泡沫时期,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社会看待“强”的价值观)。 不同行业看重的财务指标不同,估值方法也不同,公允的市值是一切综合因素的最终反映。


多年后,阿里在500强的排名早已超过J银行,多少证明了当年的观点。如今笔者供职于另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讽刺的是,公司A股市值不到200亿,应该是营收与市值最极致的反差典型了…

2022胡润中国500强非国有企业

体育不是纯粹的商业,毕竟球迷看的是比赛而不是盈利,把这套评价体系搬过来似乎有些荒谬。然而对于职业化程度最高的体育项目来说,估值和竞技成绩的确呈现了拟合的现象,例如男足世界的欧洲五大联赛、篮球世界的NBA。


这很好理解, 高竞技水平催生高商业价值,资本的汇集反作用于竞技水平的提升,形成了正向循环。从业者有饭吃,吃得好,就会有更多从业者加入,这就是健全、良好的体育产业生态。


女足运动就正处在建立产业生态的过程中,近年关于女足乃至整个女子体育商业价值觉醒的呼声屡见不鲜。观众人数在提升,球员待遇在提升,商业赞助和转播合同金额在提升,投资人闻风而至,俱乐部估值水涨船高。


尽管现在还比不上NWSL,欧洲的女足联赛未来会不会像男足一样统治世界呢?大趋势上看,背靠深厚的足球传统,有成熟的基础设施、技战术和资本支持,这似乎只是时间问题。如果女足未来能成为高度职业化的项目,这种竞技和经济上的拟合迟早会发生。

3万人见证巴萨女足夺得22/23欧冠冠军

这时候可能有朋友会说,咱们中国足球也有过值钱的时候。想当年阿里巴巴以24亿元的估值入股广州队,后续的少数股权交易甚至一度把球队估值炒到超过150亿,中赫集团收购北京国安时整体估值达到56亿,苏宁收购江苏队也花了5亿,和欧洲俱乐部对比不落下风。


难道这代表 中国足球 曾一度拥有强大的产业吗?答案尽人皆知,有两个可能的解释。


首先,这个估值并不持久,阿里、上港、中赫、苏宁、华夏幸福和权健都是在2014-15年高调进军足球的,说白了,中超俱乐部最值钱的就是那两年。同理,NWSL的估值膨胀也是在近一年来才发生的,能否立住也有待观察。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 彼时中超俱乐部的估值缺乏支撑,比起自身的价值,投资方在足球生意之外的诉求占据了绝大部分比重 体育资产的估值 本就是个“老大难”问题,按照传统的资本市场估值方法,海浪7.4倍、 曼联6.6倍 的市销率(交易估值/营收)都已足够高昂,但广州队当年以3.8亿营收、9.5亿净亏损的财务数据卖出几十亿上百亿的估值,着实超出了理性范畴。


金元泡沫破灭后,俱乐部无人问津的局面反倒成了产业现状真实的写照。

马云曾为金元足球添了一把火


尾声

以上「估值决定说」不过是笔者开的一个脑洞,既不严谨,也没什么崇高意义,只求能启发大家重新思考如何发展高度职业化的体育项目。


执着于竞技成绩往往欲速则不达,或许先做成一门转得起来的生意才是正途,让从业者先吃上饭,至少别做成亏大本的买卖。只要还有人热爱体育,一个小的正向循环就有可能逐渐变成大的正向循环。


其实国足成绩见“底”,也没见无人问津中超嘛。 商业导向(注意,不是母公司导向)的本质是要把作为“消费者”的球迷服务好 ,以现场体验和良好互动吸引来的球迷比用球星和成绩吸引来的球迷更有粘性。


这不,山东体彩女足最近就以11,732的上座人数刷新了本赛季女超联赛的新高。如果有一天,这样的上座率能转化为可观的门票收入就好了。



-- End --


作者:橘猫  CFA, CPA

资料来源:

San Diego Wave sold at $120 million valuation, an NWSL record

( https://theathletic.com/5343025/2024/03/14/san-diego-wave-sale-nwsl/ )



推荐阅读

欧冠新后揭晓,欧洲女足生态了解一下


毕马威、福布斯都是怎么对球队估值的?


热刺英超第一是什么鬼?再谈俱乐部估值


没收入、做慈善,如何摘掉“伪职业”帽子?


恒大时代终落幕,第六大联赛梦可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安卓开发精选  ·  Android Service的启动过程(上)
8 年前
柠檬网  ·  这家东北烤肉,最好翘班去吃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