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前几天微信小程序新上了“品牌搜索开放”的功能,开通这个功能不难,只要你的企业不是金融、医疗行业,且公众号获得了商标保护即可。
开通之后,有两个直接的好处:
第一,只要用户搜索你的品牌名,除了品牌官方信息曝光,旗下的产品也能出现在搜索下的专属区域,获得更多曝光;
第二,只要商家在系统内填好信息,依靠小程序提供的专用模块,便可拥有品牌微主页,这其实就是企业在微信里的官方站点。
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你的用户直观地获取到品牌介绍、主营产品、服务、联系方式,帮助提升你的品牌效益。
其实这次开放的品牌搜索更像完成了一次品牌整合,微主页、小程序、公众号都可以在用户搜索时第一时间触达用户,并让他们更快更完整地了解你的产品与服务。
当然,你可能会说:我是小企业,用户都不知道我的品牌,怎么可能会主动搜索我的品牌名呢?
要知道
所有品牌都是一点点累积而成的,小品牌更该主动扩增流量好的渠道,先从用户搜得到、看得到你开始。
▲
品牌搜索开放后搜索品牌小程序的界面
其实今天在移动时代拥有自家小程序,就好比在PC时代建网站,为的都是
让用户无论是在搜索产品名还是品牌名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我们。
而眼下,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知道小程序的价值。据阿拉丁
(专注于小程序的统计分析平台)
2018上半年小程序白皮书显示,微信小程序数量已经达成100万,对比年初张小龙公布的58万数据,几乎翻了一番。
另外,小程序今年 6 月份的整体留存率要比去年11月高,拿次日留存来说,整个行业去年是13.2%,今年则是 25.5% 。
从不被看好到全面爆发,原因很简单,
一来是因为小程序的优势越来越明显,除了“即走即用”、“用完即走”、“功能直达”等基础优势外,自身营销功能也在不断增加。
比如“附近五公里”的功能,就是一个开放式的展现与引流渠道;最近小程序广告组件全量开放,也是一个广告引流渠道;
二来,对于企业来说,拥有小程序只是第一步,如何做接下来的引流推广,去达到商业变现,才是小程序真正
的
价值所在。
而时隔1年多,已经有越来越多企业逐渐摸索出小程序营销的各种玩法以及变现方式,给后入局企业提供很多借鉴点。
▲
附近的小程序显示页面
那究竟企业应该怎么去玩转小程序,带来更多流量去达到商业变现?这就得分为两部分来分析。
如果你的企业服务对象是C端,那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覆盖人群,进行裂变,引导转化。
过去,无论是PC时代还是移动APP时代,我们用的最多的用户模型是漏斗模型,企业要花很多钱和资源去获取大量流量,再把流量拉回自己的平台,再一层层筛选用户。
但在微信生态里则完全不同,用户模型变成了先购买/使用、再互动、分享扩散、最后转化。
这就意味着,每一个进来的用户都会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关键人物,他们既是流量,也是流量拉力。
而
这种拉力的增长方式主要基于两点,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分享,另一个是人与群之间的分享。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微信群随着小程序的发展,也有了广告,而且已经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而随着群广告投放的价格越来越高,也印证了,通过群分享裂变的可持续性。
▲
小程序内置广告位
我研究了一些裂变做得比较好的小程序,发现有几种做法:
1.分享时,给予分享者炫耀的资本,或者让分享者觉得能获得一定的利益。
比如,电商卖家女装品牌阔色就通过“0元拼团”引爆群裂变,为新店初期高效引流,达到小程序每天新增3000+用户,平均一个老客户带来2个新客户的效果;
2.分享的预览页面做得足够引诱或足够简单,比如直接显示领红包,让人一看就觉得没有太多操作门槛;
植观使用小程序营销功能“好友瓜分券”,结合模板消息通知,活动2天就获得3倍交易额增长;
3.可以把小程序的核心任务栏变成会员动向,激活会员卡,立刻可以享受折扣优惠,再赠送百元新人大礼包。这不仅能够拉新,还能带动消费,一举两得。
讲完C端的玩法,我们再来讲讲B端的玩法。
对于这类企业来说,做小程序的目的应该是更好地服务你的用户、提高留存率,进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