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家长帮
好未来旗下专注家庭教育的新媒体平台,分享养育观点,精选教子良方,引领中国家庭教育的认知升级,和百万家长一起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电子日历 ·  2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电子日历 ·  3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在茶汤里体验“寒热温凉,升降沉浮” ·  3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筑基十一期招生开启——学习中医、厚朴筑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家长帮

9岁女孩到派出所"自首" ,大人拍手叫好,后果不堪设想

家长帮  · 公众号  ·  · 2020-05-07 21:16

正文

芸儿妈妈 | 家长帮主创团


近期,9岁孩子去派出所“自首”的新闻让很多网友啼笑皆非,也引起了很多父母的争议。



原来,一个快要9岁的女孩,因为偷偷拿爸爸手机充钱玩游戏, 被爸爸教育,让她去派出所自首进监狱


结果,女孩真的去了,在民警面前哭着自首。整个过程虽然只有1分多钟,但是女孩认真与警察对话的样子,和真诚认错的态度,获得了很多网友的点赞。同时这位爸爸的教育方式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以下是现场视频:



这个视频,引起了网友们的讨论,主要观点有2个:


观点1、爸爸的教育方法有点极端


不能拿警察,吓唬孩子,而且因为孩子偷拿手机 充钱 打游戏,就让孩子进监狱,有点夸大后果,还影响警察的正常工作。




观点2、爸爸的做法没错,有利于孩子认错


看孩子说出那句:做错了事就要勇敢承担,很多父母都觉得这位爸爸的教育方法还是不错的。



投票,说出你的观点:



投完票,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孩子犯错后,父母怎样做才能正确地让孩子知错就改!避免出现孩子被逼去派出所自首的窘境。



01
理解孩子的感受,不讲大道理

当孩子犯错后,99%的父母都会习惯性地通过指责、惩罚、羞辱等方式,让孩子为所犯的错付出代价,觉得这样孩子才会长记性。


可是,仔细想想, 孩子真的会因为我们的批评指责讲道理,而“长记性”吗?


事实上,孩子有情绪时,啥都听不进去。


就像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博士说的一句话:“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 认定如果想要让孩子做得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 ”? 这样不但没用,还是适得其反。



比如说,大部分父母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在批评孩子时,刚开始还有点用,越到最后,孩子越叛逆,一幅油盐不进,父母说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由于人的大脑发育造成的。人的大脑简单来看,可以分为情绪脑和理智脑。


孩子小时候最先发展的是情绪脑,理智脑是随着后期的学习,一点点发育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遇到事情,我们先是表现出情绪,慢慢冷静后才会理智处理。


就像很多家长会奇怪,为什么孩子犯错后,我还没生气呢,他倒是先发作起来? 或者,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在同一个问题上犯错?他是不是故意跟我对着干?



其实,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犯错了,会立马采取防御行为来自我保护,有可能会撒娇卖萌,也有可能撒谎逃避。也有很多孩子打死都不认错,不是孩子不愿意改正。而是因为害怕承认了会被批评和惩罚。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可能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想,下次我该如何避免犯错,而不是一直在想我犯错后,怎样才能避免挨批评。


所以,为了避免批评,孩子还可能增加一个撒谎的坏毛病。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我们大多数的决策和行动都是在无意识下完成的,并且与当下的情绪有很大的关系。


总的来说,想让孩子真的知错能改,我们首先要倾听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其次才能和还理智的分析。



就像视频中被点赞的警察,他耐心的对话让孩子哭泣的情绪越来越弱。最后女孩说,自己做错的事要自己承担后,警察叔叔说: 这是对的,这是好孩子。



孩子说谎和犯错时一定是很害怕的,内心是挣扎的。当被发现的时候,很多孩子会哭的很厉害,或者发脾气。


这个时候,其实说明孩子已经知道错了,而且内心还会自责,羞愧和生气。千万不要在气头上逼孩子道歉,或者批评和指责孩子。



02
平静沟通,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就像《小欢喜》这部电视剧中,高三的学生方一凡为了给暗恋的女同学拍照,不小心在誓师大会的顶棚摔下来,吓坏父母和老师。


而他呢,干脆躺在地上装晕,被送去医务室。



结果,在一旁的爸爸发现儿子给好朋友英子眨眼的信号,知道儿子假装晕倒。在校医院检查孩子没事的时候,爸爸还让妈妈配合着演戏,骗过老师,避免孩子在大庭广众下丢脸。


誓师大会结束回家后,夫妻俩才很认真的问儿子晕倒的事情。儿子说,自己是为了给全校学生和老师拍一张全景照片,不小心摔下来搞砸了誓师大会, 怕被批评,才出此下策,获得父母的理解。



所以说,当我们发现孩子犯错了,第一反应不应该是批评或者嘲讽,而是要问他发生什么事了,让孩子自己阐述事情,有解释的机会。


接着,我们可以继续问孩子:“这件事,你感觉怎么样?或者,你有什么想法呢?”


这个时候,一定要让孩子的情绪有一个出口。 他可能会说,我不是故意的。我也很生气,很害怕。


这个时候,一定要 告诉孩子他错在哪里。就事论事,不贴标签,接着再告诉孩子如何改正。


03
让孩子明白犯错的原因,会改错

就拿孩子拿父母手机充钱打游戏的事情,可以说是层出不穷了。小到几百几千,多到数十万。遇到这种事情,相信很多父母是该打打该骂骂,但是这样真的有效果吗?


看看下面的截图,大家就知道了!



结论是,往往我们大人觉得严重的事情,孩子根本没感觉!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孩子不会因为惩罚而明白犯错的原因,和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



就算我们逼孩子道歉,认错,哪怕孩子当时也连连点头承认错误,每次态度都很好。但这些只是表象,事实是孩子只是被我们的威严震慑到了,或者还在自责和懊悔的情绪中。 只是急于承认错误,而并没有认真地反省和思考


传统的管教方式,是教孩子不要做什么,做错了就要承担受罚之类的后果。正面管教,则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并且与孩子共同讨论,怎样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


这样不但能避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从自责,内疚,气愤的情绪中走出来。还能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直面困难的勇气。


只有受到尊重和理解,孩子才会以主动积极的态度来承认和改正错误。而不是以抗拒的心态来对逃避错误。


比如,咱们就可以问问孩子: “那这件事,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到了这里,咱们就帮助孩子找回理性了,也帮他从犯错的负面情绪中脱离出来。



最后,我们可以再问孩子:“你需要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吗?”


这就是给孩子一个情感上的支持。整个过程里,关键是我们要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即使你犯了错,爸爸妈妈依然是爱你的。爸爸妈妈会和你可以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不用害怕。


总的来说,我们做父母的, 要先理解孩子的情绪,再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而非制定惩罚措施,去责备和逼孩子认错。这样,才能真正让孩子知错能改。


04
3不责,教育孩子要分场合

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场合,以下这3种情况,千万不要指责孩子。

1、对众不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电子日历
2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电子日历
3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在茶汤里体验“寒热温凉,升降沉浮”
3 天前
财经早餐  ·  【量化财经早餐】2017.3.16
7 年前
商务范  ·  朋友圈鄙视链,看完扎心了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