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时报
做报纸,也懂互联网,这里是《IT时报》(IT Times)微信版。作为上海一份IT类周报的新媒体产品,这里汇聚了关注全球IT业的魔都资深IT记者。我们追求原创独家新锐,以及读视听多种表达方式。ps. 使用IT产品有问题?留言与编辑互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海龟社区  ·  小心,只差一点点了! ·  19 小时前  
散户成长基地  ·  注意看,开年第一轮机会来了! ·  昨天  
散户成长基地  ·  注意看,开年第一轮机会来了! ·  昨天  
l 看齐 l  ·  刚刚!王曼昱夺冠! ·  昨天  
l 看齐 l  ·  刚刚!王曼昱夺冠! ·  昨天  
北京青年报  ·  4比0战胜梁靖崑,王楚钦亚洲杯男单夺冠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IT时报

智能家居,你这么设计问过“家庭煮夫”吗?

IT时报  · 公众号  ·  · 2021-03-26 16:37

正文

30秒快读

1

在冰箱上放音乐、打游戏,在抽油烟机上放音乐,这都是什么操作?

2

冰箱、抽油烟机、扫地机器人......它们都监听我的话,还有什么隐私可言。


AIOT、IOT、智能家电、智慧家庭、智能家居、全屋智能等等名词,在刚刚落幕的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2021展台上随处可见,这些名词背后所指都是同一件事——让泛家居产品的联网智能化。


涉足者既有传统的家电企业海尔、TCL,也有京东、360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也有科大讯飞、涂鸦智能、盈趣这样的软件硬件解决方案企业,现在连恒大这样的地产开发商都来插一脚。基本上,这些企业本身就是身处智能家居产业链中,各自往上游或者下游拓展都不足为奇。


但我想说,家居产品为了智能而智能,有点过于超前了。

比如电冰箱加智能联网显示屏,如果我没记错,应该是韩国厂商先搞出来的。这次AWE 2021上,几乎所有白家电品牌都有这样的冰箱。

这块联网的显示屏能干什么?厂商给出的解释是,食物放进去时可以先拍保质期,以后临期前,手机上便会获得提醒——“牛排还有2天过期,建议今晚做烤牛排”,或者帮用户联网下单,补充食材等,根据保存的菜品提供菜谱介绍等。

如果这些功能还可以说是围绕冰箱主体拓展的,但在冰箱显示屏上放音乐、打游戏是什么操作?这些功能,用户本来在手机上操作就非常熟练,何必要在冰箱上弄?

如果这些智能还不够奇葩的话,把显示屏加到抽油烟机上可以说就略为“智障”了。看看现场工作人员熟练地在屏幕上播放歌曲,打开视频,一个大大的问号浮现在我脑海中,抽油烟机工作时烟雾缭绕,音量不小,你让我对着屏幕追番?


当然,厂商的这种设计可以理解,家电类产品的创新,除了突破性外观设计一目了然之外,功能更新和材质更迭,对消费者来说直观体验并不明显,那么加块能联网的屏幕就是最显性的卖点了。“别家既然都这样干了,我们也必须有,否则就是实力不够”。

我也承认家居智能联网是大势所趋,但会有多少消费者为几年后的功能埋单,相信厂商自己也清楚。

再来谈谈隐私的问题。几乎所有的智能家居产品都支持语音控制。虽然语音控制要比按键或者App操作方便许多,但让这些麦克风7×24小时监听,同时还连接互联网提供反馈?在手机、电脑都无法解决隐私保护的当前,让我信任智能家居产品能保护好隐私?

这样的事情不是没发生过。

LG的智能电视就曾因一个语音识别功能默认状态为打开,被质疑可能将用户隐私和家庭对话发送给第三方。另外,韩国某品牌的智能扫地机器人被曝存在安全漏洞,黑客可以远程操控其在用户家中自由行动,窥探个人隐私。

最后聊聊智能家居的互联互通。基本上所有智能家居都会提供App让用户下载,甚至是同一品牌不同类别产品都需要各自安装不同的App。



如果要实现不同品牌家居产品的互联互通,难度不小。 而智能家居的发展目标本该是将用户的信息和数据加以整合,通过软件支持、数据交互、云端交互实现所有产品之间的整合性联动。目前来看,国内企业也只有小米这样的平台企业做得还不错。

究其原因,互联网厂商、家电企业、手机厂商等切入行业的出发点不同,发展模式不一,连接协议对接过程中将需要付出一定的对接成本,再加上互联互通没有行业统一标准,所以造成了目前的局面。

作为一名家庭“煮夫”,要让我真心投入智能家居,还需要等上三五年。

作者/IT时报记者 林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