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界面新闻
界面是中国最大的商业新闻和社交平台,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界面新闻

大数据:帮你实现“贴身”营销

界面新闻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4-07 08:3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大数据时代已来,新零售,新制造,

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随之而来。

——马云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迅猛,工业4.0和制造业升级正逐步成长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驱动力,其核心将是 智能化和信息化作为整体系统的升级,成为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时代来临的标志。


数据时代改变了用户的消费方式,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更能够满足当前用户消费升级的需求,而“新生代消费群体,中产阶级,移动互联网购物”将成为消费升级主力军, 消费结构正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升级转变 。此时此刻,面对“上帝”的考验, 能否清楚认识到升级核心痛点?如何重构品牌营销策略?线上流量红利如何争取?品牌溢价又将如何实现? 或许这是很多企业正在深思的难题。



近日, 长江EE品牌活动“你好未来”2017年第一站在北京爱慕集团开展 ,同学们不但在参观中品味中国企业的“匠心”,还跟随长江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李洋的步伐,展开了一场 消费升级下的企业数字化品牌 打造等方面的 头脑大风暴。



长江学员走访记

感知“中国工匠”的坚守与转型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工匠精神,并将其与质量相联系。

在消费升级大环境下,不少新兴品牌越来越有机会抓住机遇,颠覆原有市场,但此时 能否像爱慕集团一样坚守“初心”显得弥足珍贵 正如爱慕集团总裁、长江商学院EMBA校友张荣明所说:“我们这些年就做了一件事,做内衣。”



爱慕定位于专业从事高品质的贴身服饰和用品品牌供应商,24年来,已从单一的生产型企业发展成为由几十家分子公司、合资公司组成的集团企业,并拥有十余个品牌和产品线。在参观学习中,同学们了解到爱慕 严守品质大门,坚持用有爱之心做每个产品的“匠心”



爱慕产品主题是“爱自己”,促使人们重视提高生活品质,追求个性化、独立化的消费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消费升级。 爱慕集团副总裁卜才友表示,伴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及其推动的供给升级与制造升级趋势,爱慕作为一个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价值产品、服务及消费方式的品牌供应商, 从产品升级、渠道优化、体验提升等方面不断创新与努力,以时尚的力量、品牌的力量来推动和迎接消费升级。



纵观全场,一件件璀粲罗衣如同靓丽的风景线,时尚的设计感、独具匠心的工艺细节、智能科技的运用等无不展现着爱慕把握消费升级新机遇的产品理念。

如今,随着“新零售”概念的提出,实体店+互联网的转型似乎即将迎来春天。虽然很多企业,像爱慕一样在产品、体验、服务上积极寻求突破。 但在这个风口上,如何构建品牌?如何紧抓机遇?来自长江商学院的市场营销学教授李洋从数字化品牌建设角度打开这样一个突破口。



洞见大数据价值

如何与用户做有温度的互动?




营销是什么?李洋教授结合自身实践说:“我做了很多营销品牌建设性工作,实际上都是 为了未来 ,不是为了当下。所谓数字化品牌,是希望整个品牌运营、顶层设计等都有数据驱动,都有数据可循。”



消费升级带来的四大变革



  • 趋势:增量消失,存量博弈。 从趋势上来看,原先的人口红利、市场暴力增长阶段差不多已结束。 增量消失,需要存量博弈,要比品牌,比品质


  • 关注点:价格—品质—品牌—内容。 最开始消费者考虑的更多的是价格是否便宜,但随着收入提高,开始注重品牌、品质。最近,内容消费也逐步兴起。


  • 传播端:信息民主化。 当下最强劲的趋势是信息民主化,现在信息的畅通,渠道的改变,如洪水猛兽般。原来传播是单点对多点,现在是多点对多点。


  • 用户端:消费细分、个性化消费。 消费细分情况下,企业要想好品牌定位,不仅说我是谁,还要明确告诉市场我不是谁。 为什么网红这么流行?因为消费者不再只看大牌,他们注重的是能否满足个性化需求。所以,具体我们去进行品牌构建时就要精细化,这时就需要在客观数据的支持下去了解用户,从而更有效地指导营销。




企业面临哪些数据课题?



如今,很多人把大数据当做一种概念,其实 大数据是一种技术 。数据不等于价值,数据到价值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就像原油开采到汽车使用之间经历的过程才是大数据。 在营销中,真正的大数据是把顾客是谁到顾客想要什么这个中间过程做出来。


如今,我们还处于一个数据不够的时代,当下的数据产业,虽然故事很美,但实际上 变现渠道相对较窄,而且缺少既会活用数据又懂市场的人才,整个过程中自动化程度较低 ,这是中国市场大数据面临的挑战。




数据业务化四大步骤



商业大数据的起点是业务数据化,最后通过这些数据,产生新的现金流,产生新的利润空间,实现数据业务化。 企业要实现数据的业务化还需自上而下打通数据孤岛,实现数据的有效收集、管理、分析及运用。



首先是数据收集 ,要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常态化。 与电商先天性数字化属性不一样,线下商店和产业天然缺乏数字化。



比如周大福,怎么把线下客户数字化?他们通过iBeacon,一种精准的位置定位技术,加入一些商业元素,把线下客流拉到线上去。2015年春节,周大福就通过iBeacon,在店里推送85折优惠券,客户通过微信拿到优惠券,定位非常精准,而且互动性非常强,关键转化率非常高。 实际上更主要的是通过某种技术把线下客流数字化。


但对中国本土品牌和企业来说,数据采集的长效机制,缺的不是成本、技术、人才,缺的是用户交互。 比如家电产业产能在世界排名前几,但实际上对终端用户了解的非常少。所以从数据采集的角度讲,要建立全流程的交互机制,比如制造端的开放性透明工厂,研发端的众创定制等。



数据管理 实现效率化、集约化,打通数据孤岛。 数据管理涉及软件、硬件、数据综合IP。但实际上这个步骤除技术外,对很多中国本土企业来讲,可能最头疼的是数据孤岛问题。企业都有一些数据,但没有整体的数据规划和平台。


海尔有1.4亿用户,但之前海尔的数据没有任何总体性管理。2012年以后,他们开始重视数据资产、数据规划。 他们首先解决技术性问题,就是怎么从上而下贯穿一个理念,即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解决数据孤岛问题。 然后才有可能把数据从不同业务部门收集起来,解决线上线下、交易交互等数据分散问题,再把数据汇集识别,最后形成用户画像等。



数据分析 ,实现智能化、自动化。 需要从纷繁复杂的数据里得到市场洞察, 数据分析不是在 分析数据,而是在分析产生数据的人, 包括行为、地位、心理等。其次, 大数据不是全部数据,所以我们要分析缺失的数据对现在的数据结果、运营 到底 产生哪些影响,我们看到的数据都是样本,是一个客观模型。


把数据结果加入运营体系,实现产品化、价值化。 海尔把数据打通后,能产生非常清晰的画像,最后驱动业务,不但实现销售,还实现了客户与企业间的交互管理。最近他们通过新浪微博系统的需求预测,预测出有3000多万人有某个电器需求,然后通过第三方数据平台发现有500多万人在微博上,决定做广告曝光,最后实现4.5‰转化率,这基本上就是互联网精准营销的准确度。那还有一个他们想解决问题是个性化定制,但因成本太高,绝对的个性化定制难以实现,现在比较流行的其实是 众创化定制,即建立企业众创平台,用户在上面表达期望,若得到多人认可,即可去实现。



去年,海尔发售的Hello kitty主题洗衣机,就是通过众创端平台生产出来的,有个性且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互动和讨论。从这个角度来讲,衣服、服装,包括像内衣拥有更高频,而且更具内容性。


此外,企业还需引进相关人才,尤其是在管理、分析阶段,需要即会编程又懂市场的数据科学家。




本次课程,同学们纷纷表示,不但实际触摸到了大数据时代的企业变革脉搏,通过李洋教授的指导以及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更是启迪了心智、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长江商学院“你好未来”活动,也将继续关注商业前沿动态,紧跟时代脚步,聚势聚力,为商业变革、经济变革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如果你也是一位“文创人”,如果你也有一个“文创梦”,不妨来 长江商学院文创课程听一听。 长江商学院文创课程10余年积累,承接优良基因,2017年“文创+”课程,与你一起 感受文化的力量,触摸商业温度,把握产业规律, 提升价值变现能力 新一学期,希望与你在中国物质消费时代转型进入品质消费、情感消费时代之际,共建大文创生态体系,让"文创+"变成"文创X"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即可申请报名!





点击“ 阅读原文 ”,快来报名占位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