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道学
普及道学、弘传道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墨香中华  ·  酒要和投缘的人喝,日子要和懂你的人过 ·  22 小时前  
墨香中华  ·  87年了,不能忘!不敢忘! ·  3 天前  
墨香中华  ·  茶食之美 ·  5 天前  
墨香中华  ·  吴冠中笔下“绝美四季”,美得令人窒息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道学

实用贴丨陈抟老祖睡功教你应对睡眠障碍 “零基础”可学!

腾讯道学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6-07 16:02

正文


梦游和夜惊,多发生在正相睡眠的后期;而梦呓则多见于正相睡眠的中期,甚至是前期;磨牙、不自主笑、肌肉或肢体跳动等多见于正相睡眠的前期;梦魇多在异相睡眠期出现。


文/李远国


在道教的历史上,陈抟老祖不仅是精通易理道学的思想大家,同时潜心修炼内丹,以先天睡功闻名天下。据《宋史·陈抟传》记载,陈抟曾修道武当山九室岩,辟谷服气,达二十余年,每天只是饮酒数杯。后来住在华山云台观,更加喜睡,“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坚瓠续集》说,周世宗曾经把陈抟关在房中,加以考查,一个月以后,陈抟仍然在熟睡之中。陈抟有一首“对御歌”:“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铺地。震雷掣电鬼神惊,臣当其时正鼾睡。闲思张良,闷想范蠡,说甚孟德,体言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怎如臣,向青山顶上,白云堆里,展开眉头,解放肚皮,且一觉睡!管甚玉免东升,红轮西坠。”看,好一个潇洒尘外的“睡仙”。


(图源:李远国)


仙家睡功第一玄


陈抟的睡功别具一格,深受历代丹家重视,并由之演变发展为几十种睡功,长盛而不衰。实际上,陈抟的“睡”不同于常人,是一种高深的内功——胎息法。其弟子金砺曾问曰:“睡亦有道乎?” 陈抟回答:“有道。凡人之睡,先睡目,后睡心;吾之睡,先睡心,后睡目。凡人之醒也,先醒心,后醒目;吾之醒也,先醒目,后醒心。心醒,因见心,乃见世;心睡,不见世,并不见心。宇宙以来,治世者以玄圭封,以白鱼胜;出世者以黄鹤去,以青牛度;训世者以赤字推,以绿图画,吾尽付之无心也。睡无心,醒亦无心。” 金砺仍有疑问,又问曰:“睡可无心,醒焉能无心?” 陈抟说“凡人于梦处醒,故醒不醒。吾心于醒处梦,故梦不梦。故善吾醒,乃所以善吾睡;善吾睡,乃所以善吾醒。” 金砺曰“吾欲学至无心,如何则可?” 陈抟说:“对境莫任心,对心莫任境。如是已矣,焉知其它。”


陈抟 宋代石像(图源:李远国)


陈抟说,世俗之人迷失在宦海利而之中,名利声色汩其神识,酒膏醴昏其心志,即使在睡乡梦境,也无片刻安宁。相反,有道德功夫的人,睡中亦在修炼。“至人之睡,留藏金息,饮纳玉液;金门牢而不可开,土户闭而不可启;苍龙守乎青宫,素虎伏于西室,真气运转于丹池,神水循环五内,呼甲丁以直其时,召百灵以卫其室。然后吾神出于九宫,恣游青碧,履虚履实,升上若就下;冉冉与祥风邀游,飘飘共闲云出没;坐至昆仑紫府,偏履福地洞天;咀日月之精华,玩烟履之绝景;访真人论方外之理,期仙子为异域之游;看沧海以成尘,指阴阳而舒啸;兴啸欲返,则足蹑清风,身浮落景。故其睡也,不知岁月之迁移,安愁陵谷之改变。” 诗曰:“常人无所重,惟睡乃为重。举世以为息,魂离形不动。觉来无所知,贪求心愈动。堪笑尘地中,不知身是梦。”这种高深的睡法,是道家内丹术的一种上乘功夫。

这种睡功又叫作“锁鼻术”,是由四川邛崃天庆观高道何昌一传给陈抟的。后晋天福年间,陈抟返归四川。宋文同《丹渊集》说:“希夷先生陈抟,字图南。后晋天福中来游蜀。闻是州天师观都威仪何昌一有道术,善锁鼻息飞精,漠然一就枕辄越月始寤。遂留此学,卒能行之。后归关中,所修益高,蜕老而婴,动加神人。”十分明显,这种能够“息飞精”的锁鼻术与之睡功完全同一法脉。

当然,这种玄妙的境界,非亲身体验者是不易领会的,正如陈抟所说:“至人本无梦,其梦乃游仙。真人亦无睡,睡则浮云烟。炉中长存药,壶中别有天。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夫大梦大觉也,小梦小觉也,吾睡真睡也,吾梦真梦也,非世梦也。”

不过,倘若溯源究本,则这类睡功源远流长。马王堆汉墓医书《十问》中,容成公向黄帝讲述了修炼睡功的方法及重要性:傍晚卧床炼功,呼吸应深长徐缓,连自己两耳也听不见,将有助于入寝安睡,使魂魄与身形相安,所以能长寿延年。半夜子时炼功,保持就寝时的姿势,全身放松,深细缓绵地呼吸,不要用力,让脏腑全部开啓,吸气尽可能深长。要使精神凝聚长存,一定要学会用肌肤、孔隙呼吸,出死入生,吐故纳新,同时以欢欣之情听牛羊鸣叫,饮牛羊乳汁,补益自己的身体,这就是炼气聚精。


睡眠障碍可由多种因素引起(资料图)


睡眠障碍与健康问题

就所有的人而言,睡眠是每天的必须,借睡眠使身心得以恢复和休息,这是自然的规律,谁也无法违背。在中国古代和古希腊时代均偏重于认为睡眠与心、脑有关。


《荀子·解蔽篇》曰:“心卧则梦。”古代中医理论虽然也有人认为“脑为元神之府”,但大多数人认为心主神明。若心气血充盈,则神志清醒;若心有病变,则少寐多梦。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情绪能力位于心脏,而脑不过是人体的一个“冷却”装置,因此他认为“睡眠是为了冷却头脑中的蒸气”。古代解剖学家加伦曾提出“动物灵气”的概念。R.笛卡尔则认为动物灵气较少有力时引起睡眠,反之则引起觉醒。



现代医学认为,睡眠是指大脑皮层内扩散开来一种主动而不是被动的抑制过程,是一个不活动的时相。它和觉醒一样都属于本能,也是生物钟的一种反映。生物节律的周期接近于地球自转周期的叫“二十四小时昼夜节律”,睡眠和觉醒的本质首先制约于接近地球自转周期的昼夜节律,后者对前者的制约是通过松紧体而作用于脑网状结构等部位。


现代研究表明,网状激活系统是调控睡眠和觉醒的基本部位。它开始于脑干下部,延伸至中脑,并包括丘脑的内髓板中线和网状核。电刺激网状激活系统的中脑部位可顷刻使睡眠动物觉醒。该部位因脑瘤、溢血或昏睡性脑炎等原因而引起的损伤,会导致昏迷而无法苏醒。网状激活系统中脑部位的“觉醒反应”与网状激活系统丘脑部位有很大不同。前者可激活几乎“全脑”,而后者不过是前者的中转部位。前者的激活可上达至基底神经节和下达至脊髓,因此运动活动与高水平觉醒活动相联系。已知延髓脊髓间横切的孤立脑标本能呈现正常睡眠和觉醒周期,而脑桥中间部位横切的孤立脑标本明显增加觉醒,上下丘间横切的孤立脑标本可持续呈现慢波睡眠,因此认为上下丘间和脑桥中间部位间的神经组织为觉醒的重要区域。


睡眠障碍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健康问题。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包括睡眠失调和异态睡眠。睡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患有睡眠方面的障碍或者和睡眠相关的疾病,成年人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高达30%。专家指出睡眠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人体必不可少。


睡眠中的发作性异常(资料图)


睡眠障碍临床表现

1

睡眠量的不正常

可包括两类:一类是睡眠量过度增多,如因各种脑病、内分泌障碍、代谢异常引起的嗜睡状态或昏睡,以及因脑病变所引起的发作性睡病,这种睡病表现为经常出现短时间(一般不到15分钟)不可抗拒性的睡眠发作,往往伴有摔倒、睡眠瘫痪和入睡前幻觉等症状。


另一类是睡眠量不足的失眠,整夜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表现为入睡困难、浅睡、易醒或早醒等。失眠可由外界环境因素(室内光线过强、周围过多噪音、值夜班、坐车船、刚到陌生的地方)、躯体因素(疼痛、瘙痒、剧烈咳嗽、睡前饮浓茶或咖啡、夜尿频繁或腹泻等)或心理因素(焦虑、恐惧、过度思念或兴奋)引起。一些疾病也常伴有失眠,如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症等。

2

睡眠中的发作性异常

指在睡眠中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如梦游症、梦呓(说梦话)、夜惊(在睡眠中突然骚动、惊叫、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全身出汗、定向错乱或出现幻觉)、梦魇(做噩梦)、磨牙、不自主笑、肌肉或肢体不自主跳动等。这些发作性异常行为不是出现在整夜睡眠中,而多是发生在一定的睡眠时期。例如,梦游和夜惊,多发生在正相睡眠的后期;而梦呓则多见于正相睡眠的中期,甚至是前期;磨牙、不自主笑、肌肉或肢体跳动等多见于正相睡眠的前期;梦魇多在异相睡眠期出现。


(图源:李远国)


返元归根真胎息


传世陈抟睡法的功夫有许多种。《天仙道戒须知》记载了一种姿式:“侧左者,曲其左肱,以手心垫—面,开其大指、食指,以左耳在大指、食指开空之处,则耳窍留空矣。直其腰背,曲其左股,达其坤腹,泰然安贴于褥际,直安右股于左脚侧,以右手心贴脐轮,再凝其神于脐后,存我一身咸如晶之明,而如睡于平波水面,下空无底,而一身被褥,存化白气,如鸡卵然,而我睡其中。此侧左之法。如侧右,亦如侧左法。”这是一种侧卧式睡功。在这种似睡非睡、神气相抱、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下,陈抟呼吸可出入无息,面色红莹,可以数日不动,不饮,不食,可以使脉博达到“六脉俱无”,闭气胎息,进入一个高度静寂的境界。


这里介绍陈抟大睡法,亦名五心胎息法。所谓“五心”,指手心、脚心和脐中。以却病强身、延年益寿为目的,能改善睡眠状态,治疗失眠、多梦、焦虑、忧郁等的疾病。只要持以练功,必有收效。


  • 先静坐片刻,以澄心静虑,凝神一志。

  • 待息调心静,即仰卧而睡。睡床最好用硬板床,上面厚铺被垫,枕头高低以舒适自然为度。全身平直,两脚伸直微开,与肩同宽。两手垂直,放置身旁,五指伸展,掌心内陷,向下平贴于床。

  • 力求身体舒适轻松,口中微微轻柔念诵“松”字,感觉从头部开始放松,逐渐一步步向喉咙、胸部、双手、脐中、会阴、双腿、脚掌、脚趾放松;连续诵念九次。

  • 两目微闭,呼吸绵绵,不可闻声。口闭,牙齿微叩36次;然后舌柱上腭,注想双手心、脚心及脐中、腰部左右命门、肾堂,待感觉手心、脚心及脐中、命门吐纳、张合之后,便意存下丹田,似守非守,似炼非炼,于温养中聚气、固精;使全身肌肉及神经放松,气血周流舒畅,润滋内外全体。

  • 如津生满口时,即可行吞津补益之法,将津液吞入腹中。两手掌心重叠,左掌在外,右掌在内,放置脐中,意想内气在内,顺时针团聚,共36圈,越旋越小,金光闪亮,最后凝为一点,即为金丹。存想金丹藏入丹田,即为收功。渐至物我两忘,身心俱抿境界,使得大休息、大补养的效果。

  • 倘若炼功中已悄然入睡,甚好,不必挂心。待初醒之时,两手掌心重叠,左掌在外,右掌在内,放置脐中,意想内气在内,顺时针团聚,共36圈,越旋越小,金光闪亮,最后凝为一点,即为金丹。存想金丹藏入丹田,即为收功。


(编辑:若木)


声明

1.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李远国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3.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