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这里大概是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给你不一样的视角,新闻从未如此有趣。关注我们~~~因为你除了帅,还有脑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什邡市场监管  ·  【鉴“案”知“标”】警惕“商标注册”陷阱 ·  8 小时前  
什邡市场监管  ·  【鉴“案”知“标”】警惕“商标注册”陷阱 ·  8 小时前  
新华社  ·  就在21时53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传媒研究

面试超过200家公司,从专科毕业到高级运营经理,他不过是走对了这3步

新京报传媒研究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05-05 08:59

正文



前些天,后台收到一个粉丝的留言,他说自己很苦恼,马上要毕业了,跑了很多场招聘会,因为学历背景不是很好,暂时还没找到心仪的工作,很迷茫。


回复他:“其实学历是一方面,但是你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或者擅长做什么吗?”


以学历背景给自己定能力标准,在我们看来是万万要不得的。


因为最近场妹在做一门职场课程,其中有一位老师,给场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从大专毕业,颓废了半年,幡然醒悟后开始到北京找工作,成为了标准的北漂一族。



他是申伟。


在他14年的职业生涯和12年的互联网生涯中,曾服务过空中网,搜狐,百度,脉脉等大厂和创业公司, 面试过的公司超过了200家 还曾创造过一天面试9家公司和4天面试30家公司的记录。


如今,他从脉脉离开,把很多精力都放在了帮助年轻人做互联网职业生涯规划和咨询上,希望能通过他的经历帮助更多的年轻人。


跟上面的粉丝一样,申伟也说过自己是那一拨同事里面 学历背景最低 的,也曾是一个普通的媒体小编, 为撰稿、值夜班等事情感到苦恼,绞尽脑汁


但他究竟是如何从从媒体小编做起,通过面试上百家公司,陆续跳槽到搜狐百度脉脉,如何做到从专科毕业到BAT高级运营经理,获得互联网“百晓生”称号的呢?




没机会时,想方设法创造机会


2003年,申伟从大专毕业,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在家呆了半年,无所事事,整天靠玩NBA2K打发时间。


亲戚看不过去,说他 啃老 ,为了证明自己,他买了去北京的车票。之后整整的一个月里,都在投简历,白天跑面试,晚上借住在亲戚家,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没有经验,学历缺乏竞争力,海量面试的挫败,让他看不到一点光。


最后还是兴趣给他留了一道曙光。


他是个篮球迷,经常会登陆在线的篮球论坛,在论坛里他如数家珍,对球队了如指掌。有天他突然想到,既然这么喜欢篮球,或许可以去试试NBA媒体记者或杂志编辑。

然而,现实的是, 他并没有相关的经验和经历,学历背景也是一个障碍。

为了改变,他开始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改变面试策略。


不再想着海量投递简历,而是:每天写一篇与NBA相关的稿子,并发表到各大体育论坛。


除了自己写,还拼命研究别人怎么写,把论坛里写得好的全找出来挨个分析和学习。

除了写稿和输出,还保持高频次学习,坚持多花几个小时来看书、看体育杂志、听体育广播,到处恶补专业知识,总结别人的经验。



渐渐地,他觉得自己准备好了。

于是,他又一次踏上了找工作的旅途,在各种招聘会、招聘网上投简历。


这次,机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一家名叫NBA时空的篮球杂志当时正好要做一份新的报纸杂志,需要招聘新人。

他凭借着之前的努力和训练,最终得到了这份工作。正式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编辑记者,但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份工作。

那时距离他到北京,已经过了大半年的时间。



机遇很重要,学会自我规划更重要



就像汪涵说的: “年轻人应该勇敢一些,去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只有找到了真正喜欢的事情,才能摆脱随波逐流带来的焦虑与迷茫。”


因为进入的是一个刚成立的报纸杂志,很多内容和板块都需要有人来承担和负责。


于是他主动承担值夜班的辛苦岗位,一般编辑记者每周需要写两个版面的内容,他都会主动地去思考需要增加或者改进哪一块版面。


也会在NBA论坛上跟网友聊天,将他们的关注的热点、动态结合报社实际,跟着团队一同调整。



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从普通编辑记者做到责任主编。


此外,由于长期坚持写稿、为比赛做采访文章和评论,又有体育媒体的经验,各大门户网站都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于是抓住了这个机遇,开始向各大门户网站投稿。


那个时候的他,已经靠写稿实现 月入近万元 了,这个数字在零五年的时候,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


当时国内的互联网氛围还没有现在那么好,但是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互联网的发展前景。



后来,他从报社离职,经过很多次跳槽,进入了空中网。


空中网最开始给他安排的部门是新闻频道,主要是负责纸媒的业务。后来他主动跟面试官争取到了体育频道的职位,主要负责互联网媒体的业务。


那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进入了互联网公司,从一个传统媒体人成为了互联网媒体人。


找对了方向,就坚持往这个方向走。


在空中网之后,他又陆续去了TOM网、搜狐、百度、脉脉等。


但无一例外,都是互联网行业。


10年底的时候,申伟在搜狐做高级编辑,当时的新浪微博已经做的是非常好了,所以当时搜狐也在全力追赶,申伟随即也被调到搜狐微博产品团队,这个时候,他的社群运营天赋正在被激发。



面对改变,不要惧怕,要学会寻找突破口


在去做搜狐微博之前,申伟的所有工作经历都与编辑写稿、媒体记者相关。这一次相当于让他从一个互联网的体育媒体,转型去做搜狐微博社区的产品运营。


现在回忆起来,他还能清晰记得当时的转型是不开心的,但没有想到,这一转型,却是他职业生涯最成功的一次转型。


在做搜狐微博的时候,他每天都会花 6个小时 的时间去和用户聊天,通过聊天互动来发现用户的需求,对搜狐微博进行优化和迭代。


那个时候关于用户运营的概念还比较不清晰,但是通过深入用户内部,贯彻“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原则,去倾听他们的声音,也让他发现了,其实他并不是只适合闷声写稿,与人交流打交道,原来也那么有趣。


后来他进入了脉脉,负责脉脉的动态内容和社区运营。 工作基本上是从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12点的一个状态。


除了做产品外,申伟还给公司其他部门内推了多名员工。


在脉脉一年时间内,他拥有了7000多个好友。


当时的脉脉有个bug,就是好友超过7000之后,就会有消息延迟的bug,但这个bug只在申伟的账号上出现过,因为其他人没有这么多脉脉好友。


2016年他大概推荐了 30多个人求职成功 ,有的去了百度,有的去了58同城,有的去了搜狐,去年也11月前后也成功给百度推荐了4个人入职,还有阿里、京东、汽车之家等。


慢慢的,他在圈内开始小有名气,很多人都来找他做职业咨询或者是内推。


作为编辑出身的他,从擅长内容到做用户运营,上能跟大厂高管、创业公司CEO,VC大佬social,下能跟90后年轻人打成一片,同时也是百度离职员工社群(百老汇)的秘书长。


至此, “互联网百晓生” 的称号也开始在圈内传开。后来他从脉脉离开,开始花更多的精力帮助年轻人做互联网职业生涯规划和咨询上,希望能通过他的经历帮助更多的年轻人。



————


看到这里,申伟从专科毕业到成为BAT高级运营经理,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的成功转型,都暗含着许多深刻的职场道理。


关于职场,每个人都有很多经验可以分享,在申伟12年的互联网生涯中,面试过的公司超过了 200家 ,其中BAT面试过三次,新浪三次,搜狐两次,而大大小小的创业公司更是多如牛毛, 曾经创造过一天面试9家公司和4天面试30家公司的记录。


经历过的比一般人都多。


所以场妹特地请来了申伟老师,给大家进行分享。


另外我们还邀请到了包括 前奥美董事总经理 余沛怡、 前万达集团总部人力资源总监 贺靖等在内,一共6位老师组成的 超级职场讲师团 ,给大家做职场分享。



他们不仅深谙职场价值所在

也懂得老板的高管思维

不仅能站在你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还会站在更高角度

帮你规划职场

谋取更好的薪资



6位老师的线下咨询价格

单次合计超过10000元

本次线上职场提升课

体验价仅为 99元

三人拼团 即可享受优惠价格 69元

上过这门课的学员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此外,购买此课程

还将免费赠送

六天打造全栈新媒体人 】课程

购买职场课程截图 联系工作人员

即可获赠下方课程 免费听课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