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审计之家
审内势,计天下。审计行业资讯、审计从业人员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审计之家

关于内审,你是否也有这四个误区?

审计之家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7-30 11:3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不少内审新人喜欢找审计底稿、要审计报告,这么做可取吗?生产制造企业,光主辅料加起来就上千,如何做采购审计?如果每种都要做询价,那得专门安排一个采购审计了,并且每月价格都会有波动如何审计?单纯的合规审计、内控审计就是有无、符不符合,如何突破并创造价值?


这么多问题都是内审人员面临的。如何站在运营的角度去开展审计项目,拓宽大家的审计思维,跳出常规审计思路,实现内审工作及个人价值增值。从采购审计、物流审计、仓库审计、工程审计、舞弊审计等五方面,来谈谈内审的实施技巧要点,总结成内审的经验与语录。


角色与套路


内审一直扮演着锦衣卫和钦差大人的角色,一方面,要查错纠弊;一方面又得解决老板不放心以及下面子公司总经理搞不定的业务。如何演好这角色,需要掌握一定的套路和避免常见误区等。 内审不一定要很精,但是要懂得套路。


首先与不少内审新人喜欢找审计底稿、要审计报告。我的建议 先研究,然后形成思路再做 。认为如果要想再突破,就必须要懂业务,才能有价值创造。我认为要审计底稿并不可取,审计底稿并不适合公司,审计报告涉及公司机密是更加不能提供的,不符合审计职业道德。


其次就是 模拟角色操作 ,内审实务操作时思考如果是你,你怎么做?会得出什么结果,背后的差异是为什么?


第三 多多沟通 。就是“多和财务、IT沟通,他们会提供给你一些有用的信息”。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找工作,一定要多去现场看看,多沟通。


内审误区


结合多年内审实际工作,总结出内审人员的一些思维误区及注意要点。


首先有内审人认为非上百万的项目才值得审计,鸡毛蒜皮没有必要搞。我认为内审事无巨细,耐下心来做事,比投机取巧,搞风险审计、内控审计更有意义。 内审就像管家婆,上到国家大事,下到鸡毛蒜皮,都可以搞。


其次有些内审人先入为主,没有调查,乱说话,听信一面之词等。我认为审计不能把思维固于已经有的游戏规则, 适当质疑现有的游戏规则,会有更多发现


第三有些内审人以为自己是CPA、CIA,就高高在上,不看现场看看,不沟通,自己一头埋在凭证或资料里。 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习 ,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


第四种内审人偷懒 只看别人加工的报表,不看原始单据,也是不对的


案例借鉴


如食堂采购窝案就是通过核对食堂工作人员每个月提交汇总表、送货单发现3年时间,多支付8万元,然后小黑屋取证。食堂采购窝案中审计人员把主要时间放在了物资盘点上、卡充值,想当然认为财务审核了,应该没问题。如零星采购案例,并不只是做流程检查,认为采购审计主抓的重点是:质量、数量、价款。内审是发现所有的零星采购的物资只有名称,没有品牌、规格、系列。通过物资整理,以及供应商目录到现场去核实等方式体现内审价值。项目审计案例通过该项目团队来自海南引发质疑开始入手,通过在百度文库查找到等方式证实涉及人员舞弊。


作为内审人,工作有许多无奈和迷茫,内审如何实现增值呢? 该出去多走走,多听,多看,多想。沟通交流很重要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借助工具,多调研,取证说话。追根原始单据,关注细节,找出蛛丝马迹,该出手时就出手,一棒子打死,堵漏洞。总的来说,内审就是做好锦衣卫,迈向拿尚方宝剑的钦差方向。



转自:视野财享荟

版权 说明: 如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更多精彩内容 可向 公众号 回复 关键词:

内控 | 2016版《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修订版》

会计 | 史上最全IPO审计的财务问题及其规范方法

报告 | 新审计报告准则发布,你做好准备了吗?

笔记 | 做财务总监十年,总结出98条精华笔记!

四大 | 都闪开,说到黑「四大」谁有我专业

审计 | 内部审计中常见的会计舞弊手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