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http://cics.fudan.edu.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慧田哲学  ·  二十位哲学大师的100句箴言,足以解决人生中 ... ·  18 小时前  
今靖江  ·  靖江家有宠物的请注意! ·  昨天  
哲学园  ·  刘易斯的模态实在论评析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斯科特·麦夸尔 | 网络化公共空间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 公众号  ·  · 2017-10-05 09:00

正文

CICS

欢迎点击上方“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订阅本公众号。


学术信息速递 | 地理媒介

新传播技术的崛起,不仅带来人与地理的密切连接,也将地理、空间等因素带入传播学研究的视野。为此,新近出版的《中国传播学评论(第七辑)》专辟“地理媒介”板块,刊载著名媒介地理学者、墨尔本大学麦夸尔教授的三篇文章。本期,我们推送该系列编者、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潘霁所撰写的前言,以及系列第一篇文章、麦夸尔教授2016年6月6日在复旦大学的演讲《网络化公共空间》一文摘要。




编者的话

潘霁


现代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人们摩肩接踵,车辆川流不息。城市中楼宇、广场、街道、马路将新的存在形态和交往方式向市民敞开,同时也遮蔽了城市的各种秘密。市民经由城市的生活实践令城中的地理要素一时鲜活起来。从此意义上地理即媒介。


如今,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更使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化去了本来的“体”。不再受“体”局限后,媒介得以化身为多种形态融入城市地理。一融一化之间不动声色地用数字技术的“语法”根本上重造了城市的交往时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麦夸尔教授于此时著书提出“地理媒介”概念,恰将这种转变凸显在我们面前。


鉴于此,本板块选译了斯科特·麦夸尔教授在2016年复旦论坛上对“地理媒介”概念的表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黄旦教授和孙玮教授基于其演讲内容与麦老师展开的学术对谈;麦夸尔新书《地理媒介》中题为“重构公共空间”的章节。选译意图借由对“地理媒介”概念的解析,刺激更多学科开展关于城市媒介的对话,并借此逐渐拓宽传播研究的理论眼界。



网络化公共空间

斯科特·麦夸尔

(摘要)


注:本文为墨尔本大学教授斯科特·麦夸尔(Scott McQuire)2016年6月6日在复旦大学的演讲之译文,褚传弘翻译,潘霁校对。


早上好!非常感谢此次盛会的组织者,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的黄旦教授和陆晔教授。我很荣幸能够来到这里。我今天想要谈论的是数字网络媒体对公共空间的影响:数字媒体为网络化公共空间的产生创造了先决条件。我认为在数字媒体的背景下探讨全球和地方城市将会饶有趣味。因为在网络化公共空间中,我们开始关注不同尺度的互动如何开始彼此交织融合。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趋势,我将讨论媒介技术中的几个关键性的转变,这些传播技术上的转变深刻地影响了媒介和城市空间的关系。


我想以解析“地理媒介”(Geomedia)这一概念开始我们的讨论。我们思考的是许多城市传播技术除了被用于商业广告之外,也会有效地促进公民日常的公共传播。这样一些有趣的技术设施有希望在市民、城市公共空间甚至是不同城市的市民之间建立起新的关联。我认为,今天媒介发挥作用的方式,相比20世纪末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在即将出版的《地理媒介》一书中,我主要讨论的就是这一转变。具体而言,这一转变可以从四个维度上加以定义,即无处不在(ubiquity)、地理定位(positionality)、实时反馈(realtime feedback)和多元融合(convergence)。


我认为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绝佳的时机,充分认识它们如何共同重新定义了媒介与地方的关系。我们能看到一边是媒介有能力将我们从特定的本土性中“拔除”出来,以便将我们与其他地方相连;另一边是数字媒介成为人们用新的模式制造本地地点,面对地方性生存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这两种力量同时作用下,地方性与全球性充满张力的勾连方式是比较有趣的话题。两个极端越来越紧密地彼此缠绕,才使得网络化公共空间能有足够的力量催生出一些不同的传播过程,在如今的城市空间中逐步展现出来。我们看到新的公共传播形式、新的市民表达形式以及新的市民自我组织形态不断涌现。数字网络本质上的分散性意味着用户可以快捷廉价地轻易获得来自多方面信息输入。我们给参与式公共空间的理念增加了新的实践意义。网络化公共空间的民主氛围可以由空间中的市民定义。


我们来专门探讨一下市民技术使用和市民行为模式问题。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不同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我想在这里用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大屏幕作为地理媒介的一个具体案例来加以说明。大约六七年前,我们开始与位于韩国首尔的Nabi艺术中心合作开展研究,另外通过和澳大利亚墨尔本的联邦广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可以操纵广场上的大屏幕。由此,我们通过发起一些公共事件来探索前面提到的一系列问题。


总体看来,所有这些实验性的媒介事件都在提醒我们原本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和所有我们在公共空间与他人互动交往的传统方式都越来越多地受到数字媒体的社会属性和技术规则的重塑。数字媒体引入了新的时空格局,以至于我们在体验城市公共空间的时候,能够同时感受到植入特定本地城市的具体场景和本地与远方地点之间的网络勾连。


我之所以要在这一语境下关注城市大屏幕,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我认为它们生动地凸显了信息技术连接地方与全球议题的潜力。另外,你可以立足于西方主流学界对于公共空间两种不同理念的交汇处来理解城市空间的大屏幕。大屏幕既具备传统广播媒体向公众远程直播的能力,又将远程直播置于公民聚集的传统公共空间之中。如此一来,公共空间两种不同的理念被结合起来并重构了两种理念各自不同的维度。


现在我们能够多少理解城市空间的群体行为与媒介技术(包括社交媒体平台)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今,人口散布在全球不同的地方,各个国家人口组成日益多元,全球范围内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新的社会交往形态不断涌现。我们是时候要认真考虑一下该如何在城市中更好地应用这些嵌入空间的技术来丰富城市生活和日常交往,而非简单地管理和控制城市。谢谢聆听!


作者简介:

斯科特·麦夸尔(Scott McQuire): 墨尔本大学教授。

[版权声明]本组文章发表于《中国传播学评论(第七辑)》。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个人转载不在版权限制之内)。如公开出版机构需转载使用,请联系刊发杂志及作者本人获得授权。

[引用格式] 斯科特·麦夸尔.(2017) .网络化公共空间.中国传播学评论(第七辑), 13-21.


关于我们本订阅号是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的官方微信帐号。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原名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成立于1984年,重组于2000年2月,2000年12月通过严格评审,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全国首批106个基地中唯一的传播学研究基地。本订阅号关注学界动态,推送学术信息,欢迎订阅。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右上方菜单选择“查看公众号”并进入“查看历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