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首款氢燃料电池机器狗在山东济南开展续航测试,测试采用了“双狗伴走”的形式。在寒冷的济南冬天,氢动力机器狗续航时长4小时,里程11.89公里;对比组的锂电池机器狗续航时长仅1小时12分,续航里程5.08公里。氢动力机器狗续航能力翻倍,解决了机器狗续航时间短、难以满足高强度使用需求的难题。
本次测试的氢动力机器狗由骥之翼(济南)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骥之翼)研发,所搭载的氢燃料电池系统为骥之翼自主研发,采用宇树科技 Go2 AIR 型机器狗进行改装。
氢能机器狗“双狗伴走”续航测试
骥之翼公司总经理刘海宁表示,此前行业中关于氢燃料电池与机器人的结合仅停留在概念阶段,本次测试是国内首次将氢燃料电池在机器人的应用推动至实施阶段。有着“未来能源”之称的氢能与机器人产业中正在迅速崛起的机器狗的“跨界融合”,进一步拓宽了氢能应用边界,同时有望推动四足机器狗续航能力进入2.0阶段。
机器狗应用尚面临续航难题,骥之翼氢能机器狗实现续航翻倍
机器狗又称四足机器人,相比双足机器人,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场景适应性、高负载性和高稳定性,是腿足式机器人的较佳形式,可以应用于军事、消防、巡检、安全巡逻、家庭陪伴等多场景中,尤其凭借在体积和造价方面的优势,未来在军用机器人的采购中或将占据主导地位。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预计,到2030年,中国四足机器人市场销量将接近40万台,2024年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或超过50%。
当前,机器狗要想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获得出色表现,真正实现市场高增长,还需要实现其在续航时间、负载能力、智能化水平等方面的不断迭代升级。目前市面上的机器狗一般使用锂电池,电池续航时间一般在2~4小时,难以满足长时间、高强度的任务需求。锂电池容量相对较小,如果增加续航时间则需要增加电池数量,重量和体积也会随之增加,对机器狗的机动性和负载能力产生影响。
因此,机器狗需要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以支持其大范围长时间作业场景的需求,氢燃料电池是一个有潜力的选项。近几年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和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出台,氢能源应用不断取得进展,氢燃料电池正在迈入早期商业化阶段,为在机器狗行业的应用做好了准备。
刘海宁表示:“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发电装置,能量密度远高于锂离子电池,将其应用在机器狗中,能够实现同等重量下续航时间的延长。”据介绍,此次测试的氢能机器狗所搭载的氢燃料电池功率300W,储氢瓶额定压力35MPa,最大储氢量770L,使用温度能够从-5℃覆盖至40℃。在测试中,氢能机器狗续航时间为静态站立7~8小时,动态行走4~5小时,与锂电池续航2~4小时相比,续航能力实现翻倍提升。
测试中的氢能机器狗
骥之翼公司专注于便携式燃料电池的开发与应用,核心技术团队自2016年开始进行便携式燃料电池的开发,先后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关键项目,是国内便携式燃料电池技术储备较为丰富的少数团队之一。此前,骥之翼公司已成功研发氢燃料便携式电源,净输出功率100W,连续电力输出时间超12h,整机重量不超过4.2kg,使用环境温度为-10~45℃,适合救灾、应急、户外活动等场景应用,已实现销售。
骥之翼研发100W便携式燃料电源
目前,这款机器狗配备的氢燃料电池处于测试与性能调整阶段,未来可实现定制化生产,广泛应用于各类机器狗,支持长时间作业,提升机器狗在军事、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水平。
氢能机器狗测试场地
氢能机器狗使用成本每公里不足0.15元,有望进入更多千亿赛道
骥之翼控股公司为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骥翀氢能”),背靠骥翀氢能的行业领先的电堆技术和成本把控,骥之翼高性能机器狗氢燃料电池实现了“赢在起跑线”上,不仅具有功率密度大、续航时间长的优势,更是依靠骥翀氢能在电堆单堆功率高、双极板材料成本低和制造成本低的多方面降本优势,在价格上具备商业化潜力。
另外,在氢气使用成本方面,氢动力机器狗也具备了商业化可能。“以山东德州为例,氢气价格25元/公斤,我们的氢燃料电池加满需要1.1升氢能耗,大约30~40克,用氢成本在1元左右,以测试中的续航里程11.8公里计算,平均每公里用氢成本不足0.15元。”刘海宁说道,“氢气价格的持续下降,将推动我们氢燃料电池在机器狗行业应用。”目前,除了山东之外,广东、河南的氢气价格也已达到市场化水平。
氢能机器狗的诞生,将推动氢能源在机器狗这一高增长赛道的商业化应用。同时,有了氢能机器狗的成功探索,骥之翼未来将持续探索氢燃料电池在人形机器人、工业级无人机、物流无人机、野外监测设备、移动电源等领域的应用,开拓氢能源在机器人产业、低空经济产业等千亿级新型赛道的应用,推动氢能源成为国家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
1、如何破局?氢高速将成为氢车商业化新起点
2、氢云研究 | 氢能两轮车“爆发”,如何实现商业化“逆袭”?
3、氢云研究:氢能在船用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4、“我们是所有人的竞争对手”!从光伏企业氢能战略看中国氢能企业全球布局雄心
5、氢燃料汽车真没商业化机会 ?Nature发文前提至少5个缺陷、论证不充分、结论不可靠!
6、氢燃料发动机是内燃机的一次绝地反攻、还是垂死前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
7、氢能市值第一股易位,中日韩“三国杀”再现!如何抢占氢能产业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