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经典,就是能突破时空限制,能跟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人对话的作品。也就是说,经典所设置的话题,所思考的对象,具有普遍的意义,能诱发每一位接触经典者的共鸣。《论语》就是这么一部常读常新的经典。每个人,同一个人不同时段,阅读它,感受的程度可能都不相同。短短十几篇小文章,限于学力,也根本无法传达出我想表达的全部内容。这一作业,假如能做引玉之砖,我就于愿已足了。
文明之所以能累进,不过后人在前人他人的基础上,点滴积累而来。《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论语》中,孔子虽然也强调“言”的价值,但相比行,孔子更重视“行”,往往言行并举:“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必信,行必果。”相比“言”,孔子更重“行”:“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刚毅木讷,近仁。”并多次表示“予欲无言”。
然而文明还是建立在“言”上。孔门十哲,连子贡与国君分庭抗礼那样的事功,也都过眼成空,遑论其它。立德者、立功者,都赖“言”以传。譬如颜渊之好学而乐道,闵子骞之孝,都因孔子之言,而能让后人怀想其流风。世事纷纭,目不暇给,在这么个以速度和效率衡评一切的年代,语录体的《论语》,无意中切合了碎片化的生活,幸也否也?
譬如在这么个推销发达的时代,牢记孔子的两句话,可能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成本:“巧言令色”者,“鲜矣仁”的可能更大;“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对那些大言不惭海口搞定一切者,敬而远之或者是最得体的态度。总之,读一句《论语》,理解一句《论语》,就有一句的受用。
如果不得不割爱,只选一条的话,我愿意选择“黄金法则”的孔子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据说,在所有表达“黄金法则”的语言中,孔子的这八字,最为简洁。)
——杨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