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至今,港股指数收益已达5%-6%,而A股上证指数仅上涨1.6%,创业板指数跌3.72%,尤其2月8日,港股恒指逆袭上涨,截止收盘创近4个月新高。
A股昨日午后虽也发力,但从年初至今,依旧处于欲涨还休之势,而隔壁的港股今年以来已经上涨6.75%了,甩了A股几条街好吗?!
消息在飞
2月8日上午,港A股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午后开盘,恒指疯狂上涨,A股跟随港股架势,亮瞎了港小扒的双眼!
果不其然,有消息在飞!
2月8日整个下午,机构圈开始疯传央行降准降息,这则还未落实的传言,却激活了港A股市场的金融地产圈,尤其是香港地产股,就像是出了口恶气般的疯狂上窜!
就连A股的券商股和地产股也拔地而起,看来真的是跌太久了····
港交所昨日午盘从无涨幅迅速拉升至涨5%,成交额放量大涨,由此带动港股券商股也大幅上涨。
港小扒突然觉得“港股A股化”的说法有点道理,从本周一开始的内险股和汽车股到2月8日的地产股和券商股上涨,如今A股也受港股影响翻身上涨,港股完全是带着A股玩儿的节奏啊!
港股与机构的小九九
坊间传言,两地市场金融地产股异动是因为央行有降准降息的消息,不过多数机构还是认为传言不真,有机构表示,央行刚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提升了利率走廊的上线,被市场广泛解读为变相加息,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降息降准?
而这一则看起来就不真的传闻,在传来传去中就放大了影响力。这就是市场,无风起浪,处处撩拨着投资者的心。
为何港股最近总走在A股前面
市场的传闻往往会与行情强强叠加,就好比,如果不是市场出现波动,“央行降息降准”的传闻也不会被放大化,投资者也不会到处打听。加之港股开年来的走势,从诸多角度来讲,近期港股真的走在A股的前面。
中金曾给出如下理由
(1) 港股年初至今跑赢A股受几方面因素支持。年初至今港股显著跑赢A,除了众所周知的港股依然相比A股大幅折价外,我们觉得有如下几方面因素:1)人民币年初至今没像去年四季度市场普遍预期的那样继续大幅贬值,反而出现了升值;
2)海外资金近期对港股的兴趣也在增加,我们监测的资金流向显示对在人民币不再继续贬值的趋势之下,资金有开始回流的迹象(参看我们近期的资金流向监测周报);
3)中国整体的增长还相对平稳,一些关键的行业,如汽车、地产等,存在需求好于预期的可能;
4)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支持港股市场;
5)内地A股近期受央行紧缩流动性的干扰,相比之下港股市场相对少地受内地流动性紧缩影响。
(2) 在2016年相对看好港股的基础上,港股跑赢A股依然是我们2017年的主要预测之一。特别是目前,内地A股受制于内地流动性收紧、债市不确定性等因素制约,而港股估值相对低、更少受国内流动性影响的情况下,除非海外市场如欧美股市出现极端波动,否则在我们看来港股仍有望继续跑赢A股,受益于涨价及供给侧改革的部分原材料、有稳健业绩的科技与消费(汽车等)以及相对落后的金融板块,是我们目前相对看好的方向;火电板块连续两年跑输市场、估值较低,如果煤价开始更显著回调也值得逐步关注。
(3) 历史上存在A股不涨、港股涨的案例吗?很多投资者担心在A股目前情绪相对偏低迷的情况,港股能否有表现。虽然港股市场的确存在海外市场干扰的可能性,但相对来说估值优势依然明显,且之前被海外资金严重低配、反应的预期也较为悲观,因此当前特别是上半年我们对港股的信心比A股更足。历史上存在较多时间段A股不涨、港股涨的案例,比如典型的2003年港股在内地经济开始复苏好转的支持下已经开始步入牛市,而A股仍在继续调整的途中。
(4) 关注近期A股通与港股通的新动向。近期沪深港通较为罕见地呈现了南向、北向都比较活跃的局面,最近几个交易日南北向净流入均在10亿或以上。
北向更是实现了自去年8月份以来的最长时间段连续净流入。我们注意到,北向流入重点关注的是海外投资者传统关注的偏低估值、消费的个股,即使在深股通通道下也是如此。
考虑到A股近期整体趋势并不高涨,近期北向流入的高涨不排除可能是从传统的QFII通道换至沪深港通的流量,后续进展值得继续观察。
南下资金反击战
1月上旬,A股经历了创业板的一波血杀,而港股却走势喜人,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并且走了较长一段时间,可谓凸显了价值洼地的本色。
春节之后的四个交易日,内地资金借道港股通持续大举买入,从成交活跃股情况看,南北向资金“你买你的我买我的”,北向资金热衷于追捧白酒股、家电股和基建股,南向资金则偏爱汽车股、保险股,以及李宁、融创中国、汇控、腾讯等大蓝筹。
春节开市后的四个交易日港股通全部资金净流入,合计净买入额高达88亿元。
广证恒生预计,由于港股估值低、股息率高,随着人民币汇率下行及内地投资者对海外资产配置、分散风险的需求上升,今年沪、深两市港股通累计净流入金额有望继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