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德黑兰遇袭身亡后,中东局势的突变。美国国防部向中东地区增派海军巡洋舰和驱逐舰,以及中央司令部司令访问以色列以应对可能的袭击。文章还探讨了哈尼亚遇刺的影响、背后的玄机、中东局势的危险性以及哈尼亚的接班人等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哈尼亚遇刺对哈马斯及中东局势的影响
哈尼亚遇刺导致哈马斯战斗力受影响,引发外界关注。中东地区全面战争的风险在累积,形势自去年10月7日以来最为危险。哈尼亚的遇刺将如何影响中东局势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关键观点2: 哈尼亚遇刺的细节与玄机
哈尼亚遇害的细节扑朔迷离,存在多种说法。伊朗、美国等国官员透露的细节存在争议,背后可能涉及不同势力的责任和策略。
关键观点3: 哈尼亚的接班人问题
哈尼亚遇刺后,谁将代表哈马斯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辛瓦尔、马沙尔和哈立勒·哈亚等人都被认为是可能的继任人选,但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策略存在差异。
正文
刚刚过去的一周,因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德黑兰遇袭身亡,中东局势风云突变。8月2日,美国国防部宣布向中东地区急调可击落弹道导弹的海军巡洋舰和驱逐舰,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库里拉也于8月3日抵达中东,并计划访问以色列,与以方就防御可能来自伊朗等的袭击进行磋商和协调。
中东站在悬崖边上,谁将填补哈尼亚留下的权力真空,也是一个问号。是曾经的政治局领导人马沙尔?又或者是与哈尼亚关系密切的哈利勒·哈亚?有关猜测甚嚣尘上。
与此同时,哈尼亚遇害的细节依然扑朔迷离,有“导弹说”、“床下炸弹说”、“短程抛射体说”……这些争论的背后又藏着哪些玄机?
不到四个月前,4月10日这一天,哈尼亚的3个儿子和多名孙子孙女在加沙地带死于以军空袭。哈尼亚随后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自本轮巴以冲突开始以来,已有大约60名家族成员被杀害。他说,“我孩子的鲜血并不比其他巴勒斯坦人民孩子的鲜血更宝贵……”
哈尼亚1963年出生于加沙的沙提难民营,后就读于加沙伊斯兰大学并加入哈马斯,成为哈马斯创始人亚辛的得力助手。2006年,哈马斯赢得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后,哈尼亚成为巴勒斯坦国总理。2017年5月,哈尼亚当选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执行院长牛新春认为,短期来看,哈尼亚遇刺将对哈马斯的战斗力产生一定影响。
最近一段时期,以色列定点清除了一系列的哈马斯的高层领导人。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以色列就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定点清除了哈马斯政治局的二号人物阿鲁里。最近一段时期,以色列还宣布在加沙定点清除了在加沙哈马斯的二号人物戴夫。据以色列国防军自己评估,以色列现在对哈马斯的军事领导层已经清除了一半以上的人,这对哈马斯的战斗力肯定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目前有关哈尼亚遇害的细节依然扑朔迷离。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7月31日发表声明称,当天凌晨,一枚导弹击中了哈尼亚的房间并发生爆炸,哈尼亚及其保镖遇难。但据美国《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伊朗、美国等国官员透露,暗杀哈尼亚所用的炸弹大约两个月前就被偷运入德黑兰北部一家宾馆。这家宾馆由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负责运营和保卫,哈尼亚曾多次入住。7月31日凌晨2时左右,确认哈尼亚待在房中后,爆炸装置被远程引爆。此外,黎巴嫩记者埃利亚·马尼尔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以色列情报机构通过向哈尼亚手机中植入了间谍软件,掌握了其详细行踪。
不过,8月3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再次发表声明称,经调查核实,一枚弹头重量约为7公斤的、短程的“抛射体”从外部射向哈尼亚的住宿区域。
现在争论这个细节,实际上就是争论谁负有更大的责任,谁犯下更大的罪过。如果说像英美媒体报道的,哈尼亚的房间里边事前两个月就被置入了炸弹,并且置入炸弹是以色列情报部门做工作,策反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人员,以色列就不涉及侵犯伊朗的领空主权,这就是一个间谍的暗杀行为。如果是另外一种情况,以色列用导弹炸死哈尼亚,这就涉及到以色列是严重地侵犯了伊朗的主权,伊朗报复的力度就会很大。
哈尼亚的遇刺将如何影响中东局势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美国国防部8月2日宣布,已经批准派遣更多可击落弹道导弹的海军巡洋舰和驱逐舰前往中东和欧洲,还将向中东增派一支战斗机中队。五角大楼发布声明称,此举旨在“提升美方军事保护力量,增强对以色列国防的支持,确保美国做好应对各种不测的准备”。牛新春观察,中东地区全面战争的风险正在不断累积,这是自去年10月7日以来最危险的时刻。
中东地区全面战争的风险在不断地累积,现在的形势是从去年10月7日以来最危险的时刻。伊朗、黎巴嫩真主党、胡塞武装和哈马斯现在已经做好准备,要对以色列进行报复。也就是说,这一次伊朗很可能会直接打击以色列本土,打击的范围和烈度会比4月13日那一次更大。这样就存在一种可能性,如果伊朗和哈马斯的报复引起以色列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色列也一定会进行实质性的、更大规模的报复,这样的话就让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大大地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