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市场目前有4大特点:
1、全民收藏
富人们竞相于拍卖行拍卖高端的艺术品。国内像华娱兄弟的王中军,万达集团王健林等,在境内市场拍了很多高端的艺术品。并且每次都有媒体爆出突破拍卖纪录等类似的新闻,像娱乐新闻一样吸引全民的眼球。
普通老百姓对艺术品收藏的热情也非常高。你可以看到,很多电视台都有像《鉴宝》、《一锤定音》等收藏类节目。这类节目广受欢迎,会科普一些文化和艺术品的知识。
2、中国传统艺术品观念深入人心
艺术品虽然有其财富的表征功能,但大家更多地是去追求其精神价值,就是说以艺术品本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为主。
3、艺术品金融创新活跃
从拍卖数据上看,在2009年的时候,艺术品市场突然拔地而起,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年处于一种快速增长的状态,到2011年的时候中国艺术品市场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市场繁荣促成了艺术品和金融的对接。在全球的市场上,艺术品市场、金融市场和时尚中心这三个中心是高度重合的,像纽约、伦敦。2009年的时候很多的艺术品金融的创新产品在中国出现了,像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信托,艺术品的份额化交易等。
4、中国艺术品贴合大众需求
2016年初,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发布了《中国艺术品电商报告》。报告把艺术品电商定位为消费市场,以区别于以收藏为导向的画廊与拍卖会。报告提出,当前在中国内地正处于起飞阶段的消费金融,将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艺术品电商热潮推波助澜。
网络的普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让更多百姓有机会了解艺术品、增长艺术品收藏知识,对艺术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有很多非遗文化、传统文化,艺术品承载文化内核,贴合了大众需求。
企业家收藏艺术品已成为一种潮流
当今,中国企业家投身艺术收藏,已经可以称为是一种潮流。在很多企业家看来,这是一种时尚,正如曾经有一段时间,企业家们会以高尔夫和户外运动作为主要谈资,而如今,收藏,是一种品位的象征,在企业家的圈子里,收藏正成为一种时尚风向的标签。
对于他们的艺术品收藏,同他们的经商之道一样,如出一辙,各有不同。
马化腾:喜欢就好
马化腾喜欢收藏一些近现代名家作品,生于70年代的他,收藏艺术品多以个人喜好为主。马化腾在2015爱佑慈善夜以1000万元拍得李可染作品《蜀山春雨》,还分别拿下了黄胄的小品(260万元),林风眠《枝头繁鹊》(750万元),傅抱石《深山访友图》(650万元)。
早在2013年,马化腾就以1700万元在2013爱佑慈善夜拍得徐悲鸿珍贵作品《四马图》。
马化腾收藏的李可染作品《蜀山春雨》
马化腾收藏的林风眠作品《枝头繁鹊》
马化腾收藏的徐悲鸿作品《四马图》
王健林:
从中国近代到西方抽象派艺术
从中国近现代到西方抽象派,万达在近现代中国画收藏上,跟万达在商业地产界的地位相似。王健林步入收藏圈也是在1990年代初期,他手上有中国近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如傅抱石、刘海粟、李可染、潘天寿、黄宾虹、吴冠中等。
去年11月,万达集团收藏团队以1.72亿元买下毕加索的《两个小孩》,此举宣告了他们收藏西方抽象派经典名作的开始。目前万达集团已经收得高更、塞尚、毕沙罗等名家名作。
傅抱石作品《龙盘虎踞》
李苦禅《五鹰图》
石齐《人人都在幸福中》
王中军:钟爱陈逸飞画作
与王健林将藏品放在银行保险库和美术馆不同的是,王中军将他收藏的当代油画和铜雕用于装饰家居。油画收藏集中于陈逸飞、艾轩、杨飞云、王沂东、袁正阳这样的当代名家,而铜雕则大都购自欧洲。
陈逸飞《玫瑰与展翅的鸟·娟娟》
王中军对陈逸飞的喜爱与他在美国的留学经历有关。据悉,前些年,悬挂在他家门廊通往游泳池影壁墙上的巨幅油画正是陈逸飞的《娟娟》,是王中军当年花400万从拍卖行买下的。
靳尚谊《小提琴手》
王沂东《醉新娘》
梵高《雏菊与罂粟花》
冯小刚也开始关注艺术品收藏:
冯小刚收藏的艾轩《圣山》(2070万)
史玉柱:收藏“美人图”
据圈内人士透露,巨人集团创始人史玉柱爱收藏油画,而其油画又以“美人图”这一题材为主。
许家印:钟爱岭南画派作品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前几年刚刚步入艺术品收藏,就大手笔买下几幅岭南画派画家的作品。2010年9月,许家印曾以1120万元的天价买下岭南派画家周彦生的代表作《春风含笑》。2011年迎春拍卖会上,他再次出手,以1281元买下《风来香气远》、《东风富贵冠群芳》以及《花鸟四屏》。
周彦生《春风含笑》
周彦生《风来香气远》
周彦生《春风富贵冠群芳》
马云:收藏当代艺术
保利董事赵旭曾在一次公开讲演中提到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正在收藏当代艺术。除此外,马云本人还画画,继马云的“马体墨宝”后,最近,他还与当代画家曾梵志合作创作了油画《桃花源》。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