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艺sao客
新京报文娱艺术公号,艺术圈新鲜事、冷知识、尖峰话题一手掌握,艺术里的大众,大众中的艺术,文艺无处不在,sao客无所不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文艺sao客

焦虑、压力、爱无能……在这部戏面前不值一提

文艺sao客  · 公众号  ·  · 2018-10-24 20:3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采写: 新京报记者杨畅, 实习生张馨心

摄影: 新京报记者郭延冰

新媒体编辑:报报


由以色列戏剧 大师约书亚·索博 尔编剧导演的 2018央华戏剧年 度制作《犹太城》中 文版即将于11月 9日在北京保利剧 院开演。


这部戏根 据真实历史事件改 编,讲述了二战期 间犹太艺术家在集 中营里,勇敢直面 所有灾难和死亡的 动人故事,作品中 出现的人物和故事 都能在历史中找到 真实原型,它曾是 以色列历史上最轰 动的话剧之一。


日,新京报记者探 班该戏并对12位 主创进行了专访以 及一场有趣的同题 问答,听听在“犹 太城”里学会希望 和乐观的他们,怎 么看待每天朝夕相 处的《犹太城》。


孙强和安娜


幕后主创一句话“讲戏”


约书亚·索博尔(编剧导演)


“中国版很年轻”



中国版《犹太城》跟以往版本比 最大的不同是--演员们都非常年轻,他们的年龄都跟当年生活在犹太城里的原型非常相近。因为当年犹太城遭遇“大清洗”时老人先会被杀,所以活下来的人大多是年轻的、身体强壮的人,这样就可以帮助德国人干活。以往版本的演员年龄会比较大一些。也因为中国版演员年龄偏小,所以我们在编舞设计上可以增加一些比较有难度的动作,和他们合作非常棒。


诺阿·沙朵尔(编舞)


“最自由的一版”



我这次编排的舞蹈其实不限于某一个历史时期,而是可以展现人类的生存状态,它可以把人与人联系在一起。这次演员都非常年轻且热情,这在以往的制作里非常少见。所以我给了大家很大的自由度,让大家发挥出最好的一面。


因为《犹太城》这部戏的根基已经很稳固了,所以更为现代的舞步也可以与这部戏发生联系,比如当年民族舞可以跟现代舞结合,我也融入了像武术这类的传统元素,这不是为了融入而融入,其实它们跟整部戏非常搭。


埃德娜·索博尔(舞美服装设计)


“新设计大桥”



这部戏是充满活力的,跟年轻的团队合作让我见到了在别处见不到的能量。在服装上面,并没有和以往版本有很大的区别,因为要根据当时的真实历史来做,所以没有很大的改动空间。不过有时候我也会做一些自己的创作,比如最后有一场希特勒的舞,那是我设计的。不过布景和舞美就不一样了,我已经为《犹太城》设计了四次舞台,每一次都不一样。


这次会有一架很大的桥,桥下是一堵墙,它的原型来源于波兰的犹太城,凡是能上桥的人都是要进出犹太城的,但是犹太城里绝大多数犹太人是不允许出去的。1984年这部戏在以色列诞生第一个版本的时候我就设计过这个桥,但是跟现在的版本非常不一样。


“犹太城人” 的同题问答



A


安娜(饰演哈亚)



新京报:如果朋友问你,我为什么要看这个戏,你怎么回答?

安娜:总会有一些特别重要的作品影响我们整个生活,《犹太城》就是这样会影响你一辈子的作品。


新京报:如果用三个关键词形容《犹太城》给你的感觉,你会选择哪三个?

安娜:记忆,敬畏生命,高贵。


新京报:你最喜欢《犹太城》的哪句台词?

安娜:有很多很多。我记得闫楠饰演的那个角色说,“他们把我们当老鼠,所以我们会像老鼠一样反抗”。这是我印象很深刻的台词。


新京报:三个形容词形容下你饰演的这个角色的性格或风格?

安娜:她是一个快崩溃的人,但是勇敢而且有才华,非常有魅力。


新京报:你觉得这部戏或者你演的角色能治愈现代人的某种社会病吗?(如社交障碍,焦虑,压力恐惧,网络依赖,审丑出位,冷漠蔓延,爱无能,熬夜成性)

安娜:完全同意。因为我来自海边一个有60万人口的地方,每天都会遇到朋友,每天都会跟别人打招呼,很温暖。但现在大家在大城市的生活特别孤单。而《犹太城》这部戏就是一个集体,大家在一起,这样就会告诉你,你不是一个人,你并不孤单。



A


孙强(饰演基特尔)



新京报:如果朋友问你,我为什么要看这个戏,你怎么回答?

孙强:《犹太城》告诉你怎么好好活着。如果你生活中有困难有困惑,看看《犹太城》,你就能解脱。


新京报:如果用三个关键词形容《犹太城》给你的感觉,你会选择哪三个?

孙强:希望,征服,自由。《犹太城》这部戏让我很深地能感受到人是征服者这样一个赤裸裸的本质,但人活着的最大意义是争取身体和灵魂上的自由。


新京报:你最喜欢《犹太城》的哪句台词?

孙强:有一句歌词,“我的人生一无所有,只有盼望和祈祷”。这句话我觉得是整个犹太城里人生存的一个状态。


新京报:三个形容词形容下你饰演的这个角色的性格或风格?

孙强:热爱艺术,邪恶又纯洁,冷酷又热情。


新京报:你觉得这部戏或者你演的角色能治愈现代人的某种社会病吗?(如社交障碍,焦虑,压力恐惧,网络依赖,审丑出位,冷漠蔓延,爱无能,熬夜成性)

孙强:如果给每一个生命一种治愈,我不敢说这个戏有这样的功效,但是看完这个戏,我觉得对自己的生命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努力。



A


闫楠(饰演金斯)



新京报:如果朋友问你,我为什么要看这个戏,你怎么回答?

闫楠:这是近些年来最值得看的好戏。


新京报:如果用三个关键词形容《犹太城》给你的感觉,你会选择哪三个?

闫楠:黑色,白色,红色。


新京报:你最喜欢《犹太城》的哪句台词?

闫楠:“如果他们不让我们把鲜花带进犹太城,我们就互赠秋天的落叶吧。”


新京报:三个形容词形容下你饰演的这个角色的性格或风格?(注:制作人不参与该问题)。

闫楠:热爱,责任,悲剧英雄。


新京报:你觉得这部戏或者你演的角色能治愈现代人的某种社会病吗?(如社交障碍,焦虑,压力恐惧,网络依赖,审丑出位,冷漠蔓延,爱无能,熬夜成性)

闫楠:我只能回答这个角色对我的治愈,我也有这些社会病,演完金斯这角色后,觉得身上多了一份担当和责任感,也多了一份积极向上的心态。我觉得既然我有这个感觉,我就会把这个感觉演绎给观众。我希望观众也会有这种感觉,走出剧场后更有勇气。


A


艾米丽(饰演莎拉)



新京报:如果朋友问你,我为什么要看这个戏,你怎么回答?

艾米丽:这是我们这部戏第一次在中国上演中文版,我们要超越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把这个故事呈现给观众。这个戏有很多非常好玩的地方,但也能让你思考。


新京报:如果用三个关键词形容《犹太城》给你的感觉,你会选择哪三个?

艾米丽:致敬,反抗,艺术。


新京报:你最喜欢《犹太城》的哪句台词?

艾米丽:是孙强饰演的角色说的,“我溜进了你们的犹太城,突然之间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切都充满生机,闪闪发亮,爆发这混乱的、绝望的活力,那么美,那么富有想象力。”这句是整个戏的关键,我们是沉重的一部戏,但犹太城里的人有他们的幽默感,导演一开始就告诉我们,生活中遇到再大的困境也不能整天抹泪,所以这句台词有强大的生命力。


新京报:三个形容词形容下你饰演的这个角色的性格或风格?(注:制作人不参与该问题)。

艾米丽:热情、坚强、纯洁。


新京报:你觉得这部戏或者你演的角色能治愈现代人的某种社会病吗?(如社交障碍,焦虑,压力恐惧,网络依赖,审丑出位,冷漠蔓延,爱无能,熬夜成性)

艾米丽:它是充满人性的一个戏。生命本来就是一个礼物,我们很多的焦虑可能来自过往或者是担心未来,这部戏就是希望让我们记住,生命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你跟谁在一起。



A


郑星源(饰演戈尔维什)



新京报:如果朋友问你,我为什么要看这个戏,你怎么回答?

郑星源:我会跟他说,我在里面。


新京报:如果用三个关键词形容《犹太城》给你的感觉,你会选择哪三个?

郑星源:蓝色,因为我喜欢蓝色,所以我喜欢这部戏。满怀期待的,以及振奋人心,这是演这部戏时我的感受。


新京报:你最喜欢《犹太城》的哪句台词?

郑星源:最喜欢的是我吃东西的时候有一句台词叫“真香”。


新京报:三个形容词形容下你饰演的这个角色的性格或风格?

郑星源:天真、冷静、傻白甜。其实我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是我在剧里有一个哥哥,因为现实生活里我没有哥哥,我喜欢剧中跟哥哥相遇那部分。


新京报:你觉得这部戏或者你演的角色能治愈现代人的某种社会病吗?(如社交障碍,焦虑,压力恐惧,网络依赖,审丑出位,冷漠蔓延,爱无能,熬夜成性)

郑星源:我觉得目前比较低落、找不到工作、比较倒霉的,或者是感觉自己生活坚持不下去的人,看这部戏会对他们有帮助。



A


迪伦(饰演小提琴手海金)



新京报:如果朋友问你,我为什么要看这个戏,你怎么回答?

迪伦:这个戏不仅有它悲伤的时刻,也有很多很有趣很好玩的事情发生,它很人性,普通观众很容易接受。


新京报:如果用三个关键词形容《犹太城》给你的感觉,你会选择哪三个?

迪伦:记忆、火、舞蹈。


新京报:你最喜欢《犹太城》的哪句台词?

迪伦:没有具体哪句台词,台词对于演员来说都有意义。


新京报:三个形容词形容下你饰演的这个角色的性格或风格?(注:制作人不参与该问题)。

迪伦:我的演奏风格就是欧洲音乐、犹太人的音乐、传统古典音乐与宗教音乐结合的风格。


新京报:你觉得这部戏或者你演的角色能治愈现代人的某种社会病吗?(如社交障碍,焦虑,压力恐惧,网络依赖,审丑出位,冷漠蔓延,爱无能,熬夜成性)

迪伦:这部戏能帮助很多人,我们现在很多的问题都是因为自己把内心封闭了起来,不去分享,但在犹太城里,虽然处境很艰难,人们还是通过自己的行动、自己的主意和自己的艺术去继续生活,所以这个是能治愈现代人的,我们的生活其实没那么糟。



A


陈敏华(饰演手风琴手 克拉拉)



新京报:如果朋友问你,我为什么要看这个戏,你怎么回答?

陈敏华:这些音乐真的是当年犹太城的居民所写,包括有些歌曲是他们可能被送去集中营前创作的,但一点悲伤的氛围都没有,像探戈,像舞曲,特别感动。


新京报:如果用三个关键词形容《犹太城》给你的感觉,你会选择哪三个?

陈敏华:人,自由,铭记。


新京报:你最喜欢《犹太城》的哪句台词?

陈敏华:闫楠老师他自己的一个独白,“你们可以保持自己心灵的纯洁,你们可以有你的良心,但如果我不去做这件事情,我不去挑选这一千个人,德军会拉走2000个人,所以我能怎么办?我只能这样做。”


新京报:三个形容词形容下你饰演的这个角色的性格或风格?(注:制作人不参与该问题)。

陈敏华:反抗,保护,近乎于疯狂。正因为我们下秒钟就可能会死掉,所以没有那么恐惧。我能演奏的时候我就演奏,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拥抱他们。


新京报:你觉得这部戏或者你演的角色能治愈现代人的某种社会病吗?(如社交障碍,焦虑,压力恐惧,网络依赖,审丑出位,冷漠蔓延,爱无能,熬夜成性)

陈敏华:我觉得帮助会特别大,这部戏让我更加明白了在生活当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可能就是真正面对自己,所以我觉得这部戏会让人们有代入感,就是当你被逼到这种困境之下的时候,你会去想很多问题。



A


张瑞(执行制作人)



新京报:如果朋友问你,我为什么要看这个戏,你怎么回答?

张瑞:我觉得这个是在国内现在的话剧里面很少能看到的一部剧。因为它的结构跟丰富性是现在很少见的,它很综合,音乐、舞蹈,情节都非常完整。


新京报:如果用三个关键词形容《犹太城》给你的感觉,你会选择哪三个?

张瑞:哭,生动,复杂。


新京报:你最喜欢《犹太城》的哪句台词?

张瑞:戏里有一段金斯把那些人从下水道里放出来之后的独白让我很感动。


新京报:你觉得这部戏或者你演的角色能治愈现代人的某种社会病吗?(如社交障碍,焦虑,压力恐惧,网络依赖,审丑出位,冷漠蔓延,爱无能,熬夜成性)

张瑞:我觉得可以,现代人不是在看一段历史,是在看一个故事,任何进到剧场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个故事的感染力。



A


李雄(联合制作人)



新京报:如果朋友问你,我为什么要看这个戏,你怎么回答?

李雄:我会回答因为你来看了这个戏之后会觉得,它给了你更多活下去的理由


新京报:如果用三个关键词形容《犹太城》给你的感觉,你会选择哪三个?

李雄:极致而鲜亮的生命。


新京报:你最喜欢《犹太城》的哪句台词?

李雄:当你被迫夹在两个魔鬼之间作抉择,你怎么可能兼顾道德?


新京报:你觉得这部戏或者你演的角色能治愈现代人的某种社会病吗?(如社交障碍,焦虑,压力恐惧,网络依赖,审丑出位,冷漠蔓延,爱无能,熬夜成性)

李雄:我觉得对于现代人最明显的代表性社会病——冷漠以及对于生活与工作的压力恐惧症、爱无能症状都太有治愈性了,不仅仅如此,更大的层面上这部戏也会让现代人对于生活的种种浮夸症状起到治标治本的功效,因为《犹太城》会让很多人看懂和体会到什么才是生命真正的高贵。



本文为文艺sao客(ID:so_art)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