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30日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强调不建议实施旅行和贸易限制,并再次高度肯定中方的防控举措。
日内瓦时间1月30日20:30,即北京时间1月31日凌晨3:30,世界卫生组织(WHO)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基于中国感染者数量增加、多个国家都出现疫情的事实,WHO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WHO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表示,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十分有效的管控措施,不只对有效地控制了病毒在国内的传播,也有效地防止了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但由于病毒可能会传播至医疗设施较弱的国家,为了更好地支持这些国家,WHO仍决定宣布,中国疫情已经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WHO总干事谭德塞在记者会上
他强调,虽然会有一些经济损失,但中国采取了超常规的有力措施,在很多方面为应对疫情提供了榜样。此次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是对中国没有信心,相反,WHO相信中国的疫情一定能得到遏制。
1.不建议对中国实施旅行和贸易限制,任何措施都应当以证据为基础;
5.审查备灾计划,找到缺口,并评估在识别、隔离和照顾病例并防止传播上所需的资源。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它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并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的不同寻常的事件。”
PHEIC是世卫组织传染病应急机制中的最高等级,该决定有效期为三个月,如疫情发生重大变化,总干事有权提早召开会议,解除紧急状态。
此前,在1月23日,WHO曾宣布,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尚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基于疫情不断升级、影响范围扩大的现状,在经过长达一周的反复讨论后,WHO最终决定将此次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世卫组织宣布的第6起PHEIC。此前的5次分别为2009年的甲型 H1N1 流感、2014年的脊髓灰质炎疫情、2014年西非的埃博拉疫情、2015-2016年的“寨卡”疫情,以及 2018 年刚果(金)埃博拉疫情。
在1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世卫组织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Michael Ryan)表示,PHEIC是一种工作框架,它将有利于开放疫苗等方面的国际协作。此外,如果没有统一协调,每个国家就会只根据自己的利益和对风险的评估,来采取不同的限制措施,而不是基于医学数据的理性措施。这将给全球带来灾难。但另一方面,一旦宣布了PHEIC,可能对疫情中心国带来经济上的压力。各国可以据此更具正当性地对该国发布旅行建议、限制航空、限制贸易往来,对该国形成实际意义上的经济制裁。从全球防疫的角度来说,这可能会导致该国隐瞒疫情的真实情况。
对此,世卫总干事将有权力向缔约国发布建议,敦促他们不要关闭边界或实施旅行、贸易制裁。
对身处疫情中心的国家来说,PHEIC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给防疫带来更多的人力、财务、医疗资源,帮助该国更快更好地战胜疫情;但它也可能触发各国关于旅行、贸易的相关限制,给该国带来经济损失和社会压力。
在此次WHO宣布将此次肺炎疫情列为PHEIC前,网络上曾出现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称“中国将被列为疫区国,其影响更甚于贸易战”,但值得注意的是,PHEIC与疫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疫区国”更是一个生造词。正确认识PHEIC,有助于遏制恐慌情绪的蔓延。
目前,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传染能力及致死率尚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WHO将本次肺炎疫情列为PHEIC,无疑能为控制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提供强大助力。尤其是在目前国外病例仍较少时,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对降低疫情扩散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我们不应过度悲观,而应报以理解与支持的态度,与各国携手并肩,共抗疫情。
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微博、界面新闻、第一财经
编辑:小池
责编:椰子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