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歪脑运营
这里不会提供大量的正常运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连线Insight  ·  寻找新风口的华熙生物,还有多少想象力? ·  2 天前  
连线Insight  ·  寻找新风口的华熙生物,还有多少想象力? ·  2 天前  
鹤城发布  ·  严禁下班时间开会!知名企业发文 ·  2 天前  
鹤城发布  ·  严禁下班时间开会!知名企业发文 ·  2 天前  
鄯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今日辟谣(2025年2月7日) ·  3 天前  
AIGC开放社区  ·  实体机器人Figure ... ·  3 天前  
AIGC开放社区  ·  实体机器人Figur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歪脑运营

前亚马逊中国区副总裁和我说的职场“潜规则”,今天都爆给你们

歪脑运营  · 公众号  ·  · 2018-12-05 14:00

正文

大家好

我是 央木木

好久不见,憋的大招终于要放了





最近

脑洞好不容易招 了一个

既有颜值又有才华 的实习小妹妹

木木已经盘算着退休的日子了





可惜实习小妹才来一周

就被脑洞 一穷二白 的处境

还有整个编辑部只有2人的

复杂职场 人际关系

吓得萌生了要走的念头





好不容易把人招 过来

当然不能轻易放过

于是,木木跟柚子密谋了一下

决定找一位 大咖

给实习小妹来一次 职场的洗礼





首先,这位大咖得励志

22岁被辞退,43岁当上亚马逊副总裁

其次,很能跟00后聊得一起

人气爆棚的MBA导师

“在厦大、川大MBA中心担任企业导师”

最后,当然得有个人魅力

领英网专栏作家,拥有270万粉丝





他就是

拥有24年职场经验

3年连跳5级

从实习生逆袭为集团总经理

人称“职场鬼见愁” 木木起的名字

张思宏 先生





这次张老师的专访

除了为脑洞实习小妹指点迷津

还给我们这些职场老鸟

带来不少值得学习的职场“ 潜规则





当然,在开始专访之前

自然少不了 福利

15本 张老师的新书

极简关系 》会送给脑瓜门

具体规则看文末





下面 正式开始 我们专访





Q-木: Hello,张总。在正式采访之前,先跟脑洞的粉丝打个招呼吧! 我们先点些吃的吧!


A-张 :Hi,小伙伴们大家好,我就是颜值高不装逼只讲干货的职场老司机 Peter哥 。很开心接受脑洞的采访,来和小童鞋们聊聊职场生存之道,顺便 介绍一下我的新书《极简关系》啊 ,这个愿望不违和吧,哈哈哈!





采访“大咖”

难免让木木跟柚子有点紧张

于是我们问了个有意思的问题

来奠定本次采访的 基调





Q-木: 张老师的新书里提到处理职场的各种关系,像同级、上级、跨部门等等,但木木觉得缺了那么一个,对于办公室恋情,Peter哥是怎么看的?


A-张 :像这种“色情”的内容我怎敢写进公开发行的书里面呢?像什么“ 漂亮 女秘书暗恋男老板.avi ”“ 男女同事加班至深夜.mp4…… ”普通人我一般是不说的!


但是今天为了打开大伙的“脑洞”,我就透露点自己的看法吧: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一般是“ 嘴上说不反对/不鼓励 ”,但其实内心是 非常 抗拒和排斥的,因为这会给管理团队增加负担和成本。


Q-木: 不过感情突然来了, 据说 是很难控制的呢……


A-张:感情这个玩意谁也控制不了,你想爱谁就去爱吧!但是最好不要吃“窝边草”啊!


如果已经吃上了,而且还是真爱,那么我建议你们尽快分到不同的部门,别给老板/同事和你们自己 找不自在


Q-木: 还好,我是条单身狗…… (自然自语.表情)





Q-木: 在职场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或者说人性是复杂的 ,但张老师的新书却叫做《极简关系》,这是为什么呢?


A-张 :俗话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职场小伙伴们之所以会被“ 关系 ”这两字折磨的痛不欲生,就是因为TA们没有把这个问题的本质想清楚,搞简单。


作为一个在职场混迹了24年的老司机,以我看来,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困惑,原因很简单,就是以下两点:


A. 错误短视以及局限的思维方式

B. 没有掌握高效/正确,系统的方法和工具


举个栗子吧,比如说和老板的上下级关系。每次我在MBA中心给职场小伙伴讲“ 搞定老板 ”这门课,我都会问大伙一个问题:请问搞定老板最终要 达到的结果和价值是什么


Q-木: “搞定老板” ?嘿嘿嘿嘿……



A-张 (喝你的咖啡,别想歪!) 这时候大伙的 阴暗面 就开始暴露出来了,有人说“搞死老板自己上位”;有人说“让老板对我言听计从”;还有人讲“要和老板成为好兄弟和好闺蜜无话不谈亲密无间”


每回听到这些 “真实正常” 的心声我都会替大伙捏一把汗啊!


(木木、柚柚还有实习妹妹也捏了把汗)


A-张: 因为这些都是 极其错误 的思维方式,如果小伙伴们不能树立搞定老板其实就是 帮助老板成功,帮助组织成功 ,从而最终你才能成功这样一个正确的理念,那么你一定会把自己和老板的关系搞得无比的复杂和混乱的。


Q-木: 在书的开始,Peter哥就写到“要多跟老板接触,走进他的内心”,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职场发展。但现实是,我们跟老板走得近了,很容易成了同事眼里的“马屁精”“跟屁虫”,导致被同事疏离甚至孤立,那该怎么办呢?


A-张 :哎呀这真是无比弱智 (弱智X1) 的想法!



A-张: 职场不是 慈善机构 ,它是一个 充满竞争和讲究游戏规则 的地方,我问你个最最简单的问题啊!


第一,你在企业和职场的发展最终要看谁的评价?是老板,还是那些在背后对你羡慕嫉妒恨的吃瓜群众?


第二,你想不想成为走进老板内心深处/最懂他的人?


第三,你想不想成为被老板最信任的人?


Q-木: 想。 独自BB



A-张: 记住我的话, 别给自己加那么多的戏


其实那些背后骂你和老板走的太近的人,并不是恨你拍马屁, 只是恨他们自己不能像你一样被老板信任/欣赏/授权/激励


再说的极端一点,就算有一天你在他们的骂声中幡然醒悟,突然不再去主动撩老板了,变得和他们一样了,那么你猜他们会怎么对待你呢?


他们不但不会跟你成为好基友/好闺蜜,反而会觉得你就是个nobody,没人会把你当回事儿,为啥呢?


因为你对他们没有价值,懂吗? 职场是讲价值的一个地方!如果你没有价值,那么没人会把你当回事!





Q-木: 很多职场新人,进入职场的第一关是学会“打杂”, 像木木刚来公司后,得给老板跑腿买咖啡。 请问这个算“体现职场的个人价值”吗?


A-张 :怎么不算呢?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做了不到6个月就被老板干掉了,为啥呢?


Q-木: 为啥? 你蠢?



A-张 :因为我和老板对我的价值认知产生了很大的 分歧


在22岁的我的眼里,我应该做的工作和价值是去解放全人类/拯救银河系。


可我那个弱智 (弱智X2) /低能/脑残的老板却觉得我应该先学会踏踏实实的做事做人,把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个”杂事“做好先,然后再去操心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大事”。


你说我那里受得了啊,于是大闹一场和他一拍两散!


结果呢?20年过去,当我也做到了比他还高的位置时,我才明白:其实我拯救不了全人类,更不可能改变银河系,我最多只能改变我自己,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其实已经非常非常难了!





Q-木: 作为新媒体运营,木木的跨部门协作更多的是向别的部门“发号施令”,比如:得跟关系紧张的设计部打交道,让他们帮忙做设计稿。请问这种情况怎样才能做到你书里所写,把“我”的问题,变成“我们”的问题?


A-张 关键就是看你能不能给别人带来价值。


当你向别人伸手提要求/要帮助/想协作时,如果对方总是爱答不理的样子,那么在骂别人不懂事/不配合/毫无团队合作精神之前,先想想为什么。


先问自己一个弱智 (弱智X3) 的问题: 别人为啥要心甘情愿的配合我? 如果我是TA,我会怎么做?我只有在何种情况和条件下,才会欢天喜地的帮助别人?


我相信如果你用这种思路,而非抱怨/责怪的心态考虑问题,那么结局将完全不一样。


(脑洞编辑部忍不住怀疑起自己的智商……)


A-张: 记住,企业的运作靠的不是什么交情/关系,而是 价值!


你能不能给别人/组织/团队创造价值?如果不能,那么没人有义务帮助你!这不叫自私,只能说你自己太天真,不上道而已。





Q-木: 假如木木不小心背了黑锅,那木木应该怎么和领导交代,才能既不委屈自己,又不会让领导觉得我有“甩锅”的嫌疑?


A-张 :实话实说,然后用 积极主动 的心态去想:如果这件事重来一次,那么我可以如何做的更好,让这件事不要再次的搞砸了?注意啊,此处是说 “我” 可以如何做的更好。


事情搞砸了,可能既有你的原因也有别人的原因。在和你的老板沟通之前问你自己:如果再来一次,我能怎么做才不会再次失败?


先想如何改变我能控制的东西,然后再想那些这次我不能控制的东西该怎么在下次做的更好。


如果你不是带着解决方案去找他,没有老板喜欢听解释。


Q-木: 张老师觉得决定我们职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么呢?


A-张: 这个世界上决定我们职业发展和人生成功的因素有好多,比如说: 出身/长相/学历/老板/人际关系/技能。。。。 等等


比如说出身吧,你能决定嘛?那是你爸妈的事,跟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但却对你的发展无比的重要,没个好爹真的在职场寸步难行, 同意吗?


Q-木: 同意 !那像我们这些普通人,该怎么弥补出身的短板?



A-张: 有些东西是可以改变的,比如说学历:可能你的爸妈没钱没条件,所以你刚参加工作时只是三流野鸡大学的毕业生,那么此时你应该怎么办?天天去哭去抱怨?这有用吗?


没用吧。如果你真的是对自己积极负责的人,那么你就要懂得这样一个道理:通过自身的努力, 把“关切圈“里的因素改变成”控制圈“里的东西 ,然后通过自身的影响/发力,去为下一次争取更好的结果。


在这个世界要想成功,那么你最应该回答的问题不是去YY如何才能拿到一手好牌(出身/爹妈/长相),而是去积极主动的想办法: 如何才能把已经拿到手里的这副牌打到最好!



Q-木: 张老师在书里给团队领导者提出不少经验的建议,但是在小公司的小团队里连管的人都少得屈指可数, 像在脑洞,木木和柚子轮流当领导。 请问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培养领导能力?


A-张 :谁告诉你“ 领导 “就是管人的人了?!或者领导就是具有经理以上title的家伙?!



A-张: 领导不是一种职务,也不是权力,更不是一种技能, 它是一种行为习惯。


它是 知识 (我知道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能力 (我能做到/做好我应该做的那件事)+ 意愿 (我愿意做)的合体。


这和组织大小无关,更不是一种授权,他是像一种摸了电门你的手就会缩回来这样的本能反应。那么这种领导力行为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


A. 没事找事(非授权型的领导力)

B. 关注价值而非廉价的好关系

C. 张老师又卖广告,此处打码跳过


Q-木: 有时候,职场里的同事相处久了,也会成为生活里的好朋友。但作为他的上级,遇到他在工作上“得过且过”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A-张 :直言不讳。如果你想害他,就只说好的不说坏的;如果你想真的帮助他,那就实话实说。


职场不是 慈善机构 ,既然你想玩这个游戏,那么大家就都要遵守游戏规则,只有这样,和谐的关系才能长久,否则时间长了,你觉得自己委屈的半死。


为他遮掩保护,可对方不一定会这么看啊,他会觉得你是应该的,所以永远不会改变和进步。


我信奉的职场关系原则很简单,那就是:『大家在遵守 共同的游戏规则 的前提下, 和谐相处 。』能成为生活中的朋友最好,不能成也别勉强,不刻意,顺其自然。





Q-木: 张老师在书中提到“管理者≠领导者”,可以在这里给粉丝们剖析一下吗?


A-张


管理者:Do things right

领导者:Do right things


管理者是时钟,他们只关心把手头的事情作对做好做的高效;


领导者是指南针,他知道什么是对自己和组织最重要的事情,而且有能力把这件(或者这些事)作对做好。


在职场混没人关心你做了多少件事,或者你有多少苦劳,老板最关心的是你是否做了 最应该做的;最有价值的;最正确的那件事





经过这次 深入 的采访

我们通过Peter哥

吃到 学到了很多东西





虽然

咱们老大没有亲自出席采访

蹭点吃的跟喝的

但也不忘让我们 打包一份

不对,是问Peter哥一个问题


Q-木: 替咱们老大问最后一个问题,像他这么逗比,时常跟我们00后打成一片,像这种领导是否真的适合一个初创型的企业?


A-张 :(再点些甜品,继续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鹤城发布  ·  严禁下班时间开会!知名企业发文
2 天前
鹤城发布  ·  严禁下班时间开会!知名企业发文
2 天前
鄯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今日辟谣(2025年2月7日)
3 天前
最爱大北京  ·  看懂了建国门也就读懂了北京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