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创板日益靴子落地的今天,中国的各大城市争相把自己比做“中国的硅谷”,例如北京的中关村,或者立志要建设成为“中国的硅谷”,例如北方的大连、上海附近的苏杭。
但如果说全国范围,最具有硅谷模样和硅谷气质的地方是哪里,多数创业者和企业家会首选深圳。
经过中央批准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2019年2月18日公布。这可以说在某个角度和某种程度上,肯定了深圳作为全国科技创新龙头城市的地位。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这珠三角九市中,
谁最具条件能吸引世界范围的高新技术初创公司和创业者?深圳是首选。
如果把粤港澳这个大湾区和旧金山大湾区做类比的话,严格地说,本文题目中的“深圳是硅谷”这个说法也欠妥,应该修正为“深圳大于硅谷”,或者,深圳不仅是硅谷。硅谷已经是世界高科技产业的创新中心,深圳在成为世界高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道路上,还在路上,所以仍需努力。从这个意义上,深圳是(中国的)硅谷,比照对标的是创新,不褒不贬,恰如其分。
之所以可以说深圳最像中国的硅谷,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硅谷汇集了世界上最有创新想法、最想凭自己辛苦努力付出成功创业创富的一群人才,是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创业人才。而深圳,从改革开放之初就汇聚了全中国各个省份和城市的一群创业梦想激励下的年轻人。这种比照,范围不同、性质相同。
在深圳和硅谷,“创业—融资—做大—上市—国际化—世界500强”这十五个字,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年轻人。
长江后浪推前浪,在深圳,当公务员当官不是人人羡慕的。
如果说有差别,那就是硅谷旁边有斯坦福和伯克利这样的世界级名校。深圳开埠才40年,岁月太短。
2018年,深圳GDP总量反超香港221亿元人民币,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全国城市中位居第三,世人惊叹。硅谷出了惠普、脸书、谷歌、苹果,以及现在年轻人已经不知道的雅虎、网景等一堆世界著名大公司,深圳也诞生了自己的华为、比亚迪、大疆、万科、招行、平安以及迈瑞、华大、优必选等一堆行业领袖和龙头企业。深圳是硅谷,也是旧金山,说的也有道理。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正式推出,更进一步确认了一个对标:广东对标加州,广东就相当于中国的加州。
加州是美国国际贸易的第一大州,广东的进出口在中国论省份也排在首位。不仅是这改革开放四十年,广州一直有个广交会,那是自1949年之后我们进出口贸易的最主要的展览和贸易洽谈会,论资历,远不是上海的进口博览会可以比的。更远一点,清朝那个遥远古老的年代,广州就是极少的几个官方许可海外贸易的交易之城,个别历史阶段还是唯一的国际贸易官方通道。
就这一点而言,经济总量排“千年老二”的江苏,没有哪个城市拥有如此特别的国际贸易悠久历史,不服不行。
广东的广州、深圳,类比加州的洛杉矶和旧金山,虽然有很多地方不能类比,但在城市的经济地位和版图格局中,多少也是相当的。而佛山或东莞能不能赶上或者发挥圣迭亚哥的作用,让我们拭目以待。
从这个意义上,回头再看一下粤港澳大湾区,理解就会更加透彻和深刻,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和对国家的未来,信心就会更足。
(完)
赵民
2019-5-4 星期六
下午13:3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