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艾邦高分子  ·  高分子材料在3D打印鞋类中的应用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安徽工业大学李占库、水恒福与东南大学李岸教授 ...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香港大学Alan C. H. ... ·  2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内华达大学雷诺分校金翼飞教授团队 Adv.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一个不怕任何事的顶级思维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 2024-08-30 17:58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讲述了成功背后的不易,经历磨难和困难是成功的必经之路。通过几个名人的经历,阐述了面对挫折和困境应该如何调整心态,以及如何从经历中汲取经验、成长和变得更优秀。文章还提到了孤独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并鼓励读者拥有成熟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成功背后的不易

文章中强调了成功需要经历磨难和困难,这些都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关键观点2: 名人的经历

文章通过几个名人的经历,让读者明白如何面对挫折和困境,并从经历中汲取经验成长。

关键观点3: 孤独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文章中提到了林风眠如何在孤独中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画风——“风眠体”,说明了孤独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4: 成熟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文章鼓励读者拥有成熟的心态,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从经历中学会成长。


正文

*贴片包含广告

作者 | 每晚Leyla
来源 | 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
主播 | 帆书 · 童童


知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自己的成功之道归因于三点:

以前常生病,生活困顿潦倒,而且学历是零。

因为身体不好,所以他特别珍惜时间,总想着在短暂的生命中创出一番事业;

因为贫穷潦倒,他不得不十分努力,所以被迫成为一个不会因为一点困难就放弃的人;

再加上完全没有学历可言,他只好持续学习、终生不辍,来提升自己的水平。

后来他就明白了一个顶级思维: 凡事发生,其实皆有利于我。

正如生命中那些看似不利的条件,却造就了他的辉煌。

人生所有的磨难,换个角度看,其实都是成功的垫脚石。

想通了这一点,你就不再惧怕任何困难的来临。



作家张德芬说:

当你脚下的那块安全毯突然被抽走的时候,这是人生的关键时刻。你的反应,都一再地左右着你此后的人生格局和布局。

许多挫折的来临,看似是命运的低谷,但同时也是最佳的转运时期。

近两年间,雷军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

然而,众人往往只目睹了他闪耀的一面,却鲜少人知道,雷军也曾有过人生的至暗时刻。

1996年,26岁的雷军成为金山公司的总经理。

原本他以为,自己会在这家公司大展拳脚,可很快现实就给了他重重一击。

当时,雷军带领团队花费心血研发出一款新的办公软件——盘古。

可就在盘古发布之后,销量却惨不忍睹。

新产品卖不动,老产品WPS也在此时遭受市场冲击,金山的收入瞬时锐减。

最困难的时候,公司甚至连下个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雷军说,当时有好多个夜晚,他失眠睡不着觉。

焦虑中,他只能绝望地看着对面楼的灯光一盏一盏熄灭,再看到天色一点点亮起。

为了解决困境,雷军思来想去,决定亲自到一线去卖货。

在北京中关村最大的一家软件店,雷军站了数百个小时,嗓子都讲到沙哑。

跟客户交流的过程中,他终于搞清楚了盘古卖不出去的原因:

用户需要的,不是盘古这种高大上的产品,而是真正实用的东西。

找到问题根源后,雷军迅速转化思路,后面的金山词霸、金山毒霸等都成了爆品。

雷军说,如果没有1996年的这次危机,就没有现在成功的自己。

这次经历,不仅帮金山活了下去,也成为雷军整个职业生涯一笔宝贵的财富。

正所谓,经事长志,历事成人。

人这一生,不可能永远顺风顺水,挫折和磨难都是必然的经历。

鹰不经历坠落,无法学会高飞的技巧;

蝶不经历破茧之痛,无法展翅飞翔于绚烂的花丛之间。

最痛苦的时候,往往也是我们成长最快的时候。

换个思路看,所有的坎坷和不平,最后都会让你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过分相信真情。

直到受过伤、撞过南墙,才发现:真情也会惨遭背叛,感情往往敌不过现实。

但当你遭受过欺骗,就会明白一个道理:

那些烂人破事的出现,其实自有其深意。

它们是为了让你看清人性的复杂多面,也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加聪明。

导演贾樟柯年轻的时候,经常当“枪手”,为别人写电视剧本。

有一天,一个老朋友找到他,让他帮忙写一部二十集的电视剧。

朋友让他放开写,说钱不是问题。

贾樟柯埋头写了很久,终于做出了成果。

当他兴高采烈地把最后一集剧本交给朋友时,对方却突然翻脸,还骂他是傻X,合同也不知道签。

话说完,朋友将两箱卖不出去的杯子堆到贾樟柯面前,并对他说:

“这杯子我不要了,留给你当稿费吧。”

贾樟柯后来回忆说:“这些杯子在我的阳台上,我常常看着这些瓷实的稿费发呆,它让我对人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终于变得更加成熟。

他不再轻易对别人付出真心,也不再感情用事,而是有了成年人的思忖和考量。


后来,但凡有人跟他谈合作,他都会提前签署合同,再没有像年轻时那样轻易上当。

人生路上,见识人性的险恶,固然难受。

但未遭受过欺骗,又如何看清这个世界的真相。

利益面前,就会明白感情经不起高估;跌落一次,就知道人情经不起检验。

永远记住:凡是经历,皆是成长。

那些受过的伤、吃过的苦,都是为了提升你的心智,让你的余生变得更加从容。


毕淑敏曾说:“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耐不住孤独的人,只能在喧嚣中逐渐沦为平庸之辈。

经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才能拥有一番作为。

在中国 20 世纪的画坛,林风眠被许多人誉为是神一般的存在。

他当过校长,坐过监狱;享受过风光,也经历过落魄。

但贯穿他一生的词汇,却只有孤独二字。


1926年,26岁的林风眠受蔡元培邀请,成为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校长。

可就在上任之后,无休无止的人际往来却让他厌倦。

当时林风眠大力推行艺术大众化,于是雇请人体模特请学生们描摹。

但这样的行为,却引起了教育总长刘哲的反感,他几次扬言要逮捕林风眠。

无奈之下,林风眠只好辞去校长的职位,毅然选择了归隐。

他先是迁居上海,躲到一个仓库里去画画。

后来觉得上海吵闹,他索性独自跑到重庆的一间茅草屋里住下。

在这间屋里,仅有菜刀、砧板、油瓶列于画纸毛笔旁边。

每天太阳升起时,他就在桌前绘画;到了夜幕降临,就点燃油瓶欣赏艺术。

无人问津的日子里,林风眠是孤独的。

但正因这份孤独,他才能沉下心来,用画笔捕捉山野的静谧,最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画风——“风眠体”。

现实中,很多人害怕孤独,于是选择涌入人群来掩饰自己的懦弱。

但他们却不知道,拼死抵抗寂寞,其实也是丧失了沉淀自己的机会。

孤独的时光,其实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所以不必畏惧、无需担忧。

当你能沉浸在自己的孤独中,用力向下扎根,迟早会拥有更加圆满丰盈的人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