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 「简单心理 WEEKLY」 👏
这个栏目致力于为广大的泛心理学爱好者提供前沿、专业、有趣的心理学研究解读,并时不时搜集一些「如何把日子过好」的灵感。
虽然它的确有减压、提升专注力的功效,但近年的实证研究发现:冥想也有副作用。近三分之一的体验者,在冥想后出现身心解离、更大的焦虑和情绪波动。
正念冥想可能导致「身心解离」
近年来,「正念」和「冥想」作为两种不同的概念得到了大量关注。正念(Mindfulness)是一种心理练习,强调对当前时刻的觉察和接纳,而不进行评判和反应。它的目标是帮助人们关注"此时此刻",增强对自己身心状态的的理解,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和焦虑(Kabat-Zinn, 1990)。而冥想(Meditation)作为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是指通过集中注意力达到放松和精神平静的过程,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方法,用于培养正念觉察或其他心理技能(Creswell & Lindsay, 2014)。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由 Kabat-Zinn 教授提出并引入现代医学,也是最被大众熟知的形式。它注重对当下的觉察,练习者会关注呼吸、身体感受或周围环境的声音,尽量不让思绪漂移。这种冥想有助于减轻焦虑、改善思绪,并增强专注力。▨ 集中冥想(Concentration Meditation):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特定对象上,如一个词、一个声音(咒语)或一幅图像。它帮助练习者减少杂念,提高心智的清晰度(Jha,Krompinger & Baime,2007)。▨ 慈悲冥想(Loving- kindness Mediation,或Metta):通过反复练习培养对自己和他人(包括陌生人、困扰你的人甚至敌人)的爱与善意。练习者会心怀善意地送出祝福,如"愿你/我健康、快乐、平安" (Salzberg,2011)。▨ 禅修冥想(Zen Meditation):起源于日本的禅宗,它是一个坐着冥想的形式,要求练习者坐直,专注于呼吸,并接受任何出现的思想,但不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放开心灵,培养内心的平静(Murata & Otake,2012)。▨ 引导冥想(Guided Meditation):由冥想导师或者音频引导,通常包括可视化、冥想语音或放松练习,适合冥想初学者 (O'Hara & Hunsinger,2014)。2024 年剑桥大学精神病学系的朱丽叶·加兰特(Julieta Galante)博士和其团队发表于《PLOS ONE》的一项研究,通过历时一年的随机对照实验,发现正念冥想虽然能帮助人们减压,但也可能导致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尤其是身心解离的现象。
在这项研究中,670 名剑桥大学的学生被随机分为正念冥想组(MSS)和常规心理健康支持组(SAU)。实验结果显示,参与正念冥想的学生在「统一感」和「精神愉悦」方面的得分显著更高,平均增加了 6.26 分。这意味着他们更频繁地感受到自我与环境之间的界限消失,进入一种融合的状态。
然而,这些学生在「解离感」方面的得分也存在提高,增加了 4.84 分 (这种增加幅度虽然不及「统一感」的提升显著,但对于一些个体来说已经足以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这表明他们更加频繁地感受到身体与自我分离的感觉,例如身体边界的模糊或感觉自己像是从身体中浮现出来。
研究中有 32 %的冥想组参与者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解离体验,尤其是那些在研究开始时已有较高心理压力的参与者,其解离感和焦虑水平在冥想后显著升高。
身心解离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表现为个体感受到自我与身体或外部世界的分离。例如,个体可能感觉到自己“漂浮”在外,或感知到身体边界的模糊,甚至像是旁观者在观察自己的行为。这种状态通常伴随注意力分散、认知模糊和情绪波动,可能影响个体的日常功能 (Sass,1994)。
研究作者提到,当冥想参与者的心理状态已经较为脆弱时,这种身心解离的现象可能被视为"冥想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但这种体验并非积极,反而会加重他们的焦虑和情绪困扰。
因此正念课程的设计者和导师需要特别关注此类潜在风险,并帮助参与者妥善处理这些体验。
▷《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
冥想的负面体验有多普遍?
一项发表于《心理治疗研究》,基于美国人群的大规模调查揭示了冥想的另一面,该研究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 Simon B. Goldberg 博士及其团队领导。
他们发现在接受调查的 953 名参与者中,有 470 人表示他们有冥想的经历,而其中的 434 名参与者更详细地报告了他们在冥想中经历的副作用。
数据显示,32.3 %的冥想者表示自己曾经历过至少一次与冥想相关的负面体验,更有 50 %的人报告经历过具体的负面效应。这些负面体验并不仅限于短暂的情绪波动,而是可能持续更长时间,甚至对生活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研究中提到的常见副作用包括:
▨ 焦虑感:有 27 %的参与者报告在冥想过程中感受到焦虑。这种焦虑感往往出现在深度冥想或长时间冥想之后,参与者会突然感受到强烈的不安,甚至心悸。
▨ 创伤性记忆重现:约 25.8 %的受访者报告在冥想中曾经历创伤性记忆的重现。这对有创伤历史的人来说尤为常见,因为冥想可能会让人更加专注于内心,从而意外唤起深埋的负面记忆。
▨ 情绪敏感性增强:22.8 %的冥想者发现自己的情绪在冥想后变得更加敏感,容易被外界的刺激触发情绪波动。
此外,约 10.6 %的参与者表示,他们的负面体验对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有 1.2 %的人表示这些影响持续了一个月以上。具体表现包括难以专注于工作、失眠以及与他人相处时的情绪不稳定。
▷《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
研究表明,这些副作用的出现并非随机。那些有过创伤经历的人,例如童年时期经历逆境或虐待,更容易受到冥想负面效应的影响。
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进行独立冥想的人群也更容易经历长期的副作用。与有专业指导的冥想相比,单独通过 App 练习冥想缺乏专业的干预和支持,容易在出现负面体验时无法及时调整,导致不适感加重。
冥想并非适合所有人,尤其是那些有心理创伤或高度敏感的人群。因此,在推广冥想时需要格外谨慎,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冥想的潜在风险:
▨ 创伤敏感性指导:对有创伤史的个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在冥想中遇到情绪波动时能够及时获得帮助。
▨ 透明的信息传达:在推广冥想时,应公开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过度宣传冥想的好处,而忽视潜在的风险。
▨ 专业指导的重要性:减少仅依赖手机 App 进行冥想的方式,增加专业指导的可获得性,帮助练习者更好地处理冥想中的不适反应。
如果你在冥想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不适,甚至这些不适影响到了你的生活,不要勉强自己继续。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放松方式,才是最为重要的。
▷《与我同行》
正念:接受与改变的冲突
你有没有尝试过正念冥想,结果反而让自己更焦虑?或者你本想让内心的焦躁消失,却感觉它愈演愈烈?这其实是许多正念练习者经历的常见困惑——接受与改变之间的矛盾。
心理学家 Shauna Shapiro、Ronald Siegel 和 Kristin Neff 于 2018 年发表的研究文章《Paradoxes of Mindfulness》中指出,正念冥想的核心在于接受当下,但这种“接受”本身又是实现改变的第一步,这似乎构成了一个让人迷惑的悖论。
文献中提到的四个正念悖论:接受与改变、逃避与参与、努力与非努力、自我关注与无我,实际上都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心态有很大关系。
许多人认为正念是逃离压力的方式,是找到一种让自己“轻松”的避风港,但正念的真正目标并非逃离,而是以更开放、更深的方式与生活重新建立连接。
▷《与我同行》
我们生活在一个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的社会,大家总是希望找到一种“方法”来摆脱痛苦,获得平静。于是,冥想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解药。然而,这种抱着“改变”的目的去练习冥想的心态往往适得其反。
这也印证了冥想教师 Shinzen Young 提出的公式:“痛苦 = 痛楚 × 抵抗”——你越想要摆脱痛楚,反而会倍增自己的痛苦。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Carl Rogers 曾说过:“当我能完全接受自己时,我才能改变。” 这种似乎有些矛盾的话语正好揭示了正念的精髓。
在正念的练习中,接受当下并不意味着放弃改变,而是停止与现实的对抗,承认事情就是这样,才能让自己从中获得一种清晰和力量,从而促成改变。
然而,另一个难点在于,它需要练习者既要投入努力,又要避免过度的“目标导向”。很多冥想初学者都会有一个常见的误解:太过于追求特定的状态,比如“我今天一定要完全放松”,结果反而变得更加紧张。
这种“用力过猛”的心态会让我们陷入过度控制的陷阱,结果背道而驰。
作者认为,正念的悖论性让它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在于它无非是“保持觉知、接受当下”;复杂在于,我们需要学会在接受与改变之间找到平衡。
很多时候,我们渴望改变,但越是渴望就越难实现,反而在不刻意追求的情况下,变化自然而然地发生。
正如日本禅宗大师铃木俊隆(Shunryu Suzuki)所说,“寻铁得金”。我们最初是想摆脱痛苦,却往往在练习的过程中找到了更深的自我解放。
▷ 《与我同行》
放松的方法千千万,冥想只是其中一种。以下的几个小 tips,希望能帮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
1. 探索不同的放松技巧:尝试深呼吸、瑜伽、渐进性肌肉放松,或是听些轻音乐,看看哪种更能让自己放松身心。
2. 适量为宜,避免过度冥想:冥想不必过长或频繁。可以从每天 5-10 分钟开始,根据自己的感觉逐渐调整时间。
3. 实践正念,不必拘泥冥想:正念不仅仅体现在冥想中,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可以是练习正念的机会。无论是吃饭、洗澡还是走路,都可以尝试感知当下,享受那一刻的宁静。
本期的 weekly 就到这里,祝你又收获了一些有趣的心理学知识~下期再见👋
Creswell, J. D., & Lindsay, E. K. (2014). How does mindfulness meditation work? Theories from psychological science.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9(1), 47-64.
Galante, J & Montero-Marin, J et al. (2024).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caused by a mindfulness-based programme up to a year later: results from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PLoS ONE . DOI: 10.1371/journal.pone.0305928
Goldberg, S. B., Lam, S. U., Britton, W. B., & Davidson, R. J. (2022). Prevalence of meditation-related adverse effects in a population-based sam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Psychotherapy Research, 32(3), 291-305.
Illouz, E. (2008). Saving the Modern Soul: Therapy, Emotions, and the Culture of Self-Help.
Jha, A. P., Krompinger, J., & Baime, M. J. (2007). Mindfulness training modifies subsystems of attention. Cognitive, Affective, &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7(2), 109-119.
Kabat-Zinn, J. (1990). Full Catastrophe Living: Using the Wisdom of Your Body and Mind to Face Stress, Pain, and Illness. Delta.
Murata, T., & Otake, K. (2012). The effect of Zen meditation on the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processes in a group of Japanes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5), 423-430.
O'Hara, M., & Hunsinger, M. (2014). Guided meditation practices and stress reduction: A clinical trial.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70(1), 48-55.
Salzberg, S. (2011). Lovingkindness: The Revolutionary Art of Happiness. Shambhala.
Sass, L. A. (1994). The paradox of the self and the pathology of the "personality disorder." Philosophy, Psychiatry, & Psychology, 1(2), 109-118.
Shapiro, S., Siegel, R., & Neff, K. D. (2018). Paradoxes of mindfulness. Mindfulness, 9, 1693-1701.
对于0基础非科班的职场人来说,想要转型做心理咨询师,或许你有很多疑问。
11月28日,晚19:30,简老师将在直播间为你答疑解惑,带你迈出转型第一步。直播内容包括,0基础如何快速入门心理咨询师,系统学习路径及三阶段成长模式,心理咨询行业前景及个人职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