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逻辑】:解读当前经济现象,剖析背后经济本源,寻找宏观与微观的必然逻辑,只做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的深度阅读,为用户提供最有价值的宏观研究,产业链调研,产业链基本面深度研投,致力于大宗商品衍生品领域内最具价值研投平台
本文由经济逻辑宏观与商品研究院出品。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
2018年四季度
2019年第一季度
(总第
83
84
次)例会12月26,4月12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会议认为,当前我国经济
保持平稳
呈现健康发展
,经济增长保持韧性,
总供求基本平衡
,增长动力加快转换。人民币汇率
及市场预期
总体稳定,
金融市场预期改善
,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增强。稳健
中性
的货币政策
取得
体现
了
较号成效
,
逆周期调节的要求
,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金融风险防控成效显现,金融
对
服务
实体经济的
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
,质量和效率逐步提升。国内经济金融领域的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但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突出矛盾,国际经济金融形势
更加
错综复杂,
面临更加严峻的
挑战,不确定性仍然较多。
经济逻辑解读:基本上认可经济的初步复苏对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基本肯定,从18年4季度经济加速下行到现在经济状态已经发生了转变,从保平稳转向健康发展,不谈总供求,表示对去年四季度需求出现重大下行的风险解除,对过去的逆周期对冲而采取的货币政策已经得到了市场的体现,未来的逆周期对冲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的角度看可能会低于市场预期。
会议指出,要继续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边际变化,增强忧患意识,
加大逆周期
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逆
周期调节,
进一步加强货币
、
财政与其他
政策
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
之间的协调,
适时预调微调,注重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
更加注重
松紧适度,
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
,同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保持
广义货币
信贷
M2和
社会融资规模
合理增长
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稳妥推进利率等关键领域改革
,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按照深化
金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
,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综合施策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能力的
质效,
改进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
,推动稳健货币政策、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之间形成三角良性循环,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进一步扩大
对外开放,增强金融业发展活力
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
和防控风险能力,
提高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
经济逻辑解读:因为目前的CPI已经到了2.3,基本上进入2.5以上,央行的决策系统会出现红色警报,而目前的一系列变化实际上也市提前预警通胀的一系列措施,增加把好货币总闸,不搞大水漫灌,去掉对信贷增速的强要求,我们判定货币政策未来一定会出现微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结合比过去要更加协调。改进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基于总量的货币政策全面降准可能会转到以定向降准为主。
会议强调,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
府工作报告精神
,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
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进一步
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利率、汇率和国际收支等之间保持平衡,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稳定市场预期,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兼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易纲主持,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连维良、刘伟(财政部)、陈雨露、刘国强、宁吉喆、郭树清、易会满、潘功胜、田国立、刘世锦、刘伟(中国人民大学)、马骏出席会议。丁学东因公务请假。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济南分行、成都分行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完)
欢迎商品,债券,宏观,投资总监,研究员,分析师,大宗商品各产业链研究员入群(汇聚全国3000名公募,私募基金经理,3000名产业链高级研究员,1000名宏观研究员,10000名大宗商品现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