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明,超加工食品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增加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抑郁、全因死亡风险。
7
月
27
日,天津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
Neurology
杂志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提示,经常吃超加工食品,痴呆风险会显著增加,而用不加工或尽量少加工的食物来替代超加工食品,可降低痴呆风险。
多因素分析显示,中位随访
10
年期间,饮食中超加工食品的比例每增加
10%
,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症、血管性痴呆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
25%
、
14%
、
28%
。
若以等量的未加工或最低限度加工的食品(比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牛奶、肉类)替代
10%
的超加工食品,痴呆风险将下降
19%
,血管性痴呆风险将降低
22%
。
如每天用半个苹果或一份玉米或一碗麦麸麦片(均大约
50 g
)来替代
50 g
的超加工食品(大约相当于一块巧克力或一份鱼条),痴呆风险即可降低
3%
。
研究者指出,软饮、咸甜零食、冰激凌、香肠、炸鸡、罐装烘烤的豆类、番茄酱、蛋黄酱、果酱、包装好的面包和调味麦片等超加工食品中,糖、脂肪、盐含量高,而蛋白和纤维含量少,尽管方便、美味,却大大降低了饮食质量。
另外,超加工食品可能含有食品添加剂以及包装或加热的过程中产生的分子,而研究表明,这些物质对大脑思维和记忆力有不良影响。
该研究从英国生物数据库中纳入
7.2
万余名基线无痴呆、年龄≥
55
岁的成年人,一直随访至
2021
年
3
月。
超加工食品根据
NOVA
分类法进行定义。在超加工食品摄入量最低的人群中,每日饮食中超加工食品大约平均占
9%
,即
225 g/d
。而摄入量最高的人群中,每日饮食中超加工食品所占比例高达
28%
,即
814 g/d
。
软饮料和苏打水是超加工食品的主要组成成分,在该研究中,占所有超加工食品的
34%
。其次是含糖食品,占
21%
;奶制品和咸的零食分别占
17%
和
11%
。
10
年随访期间,
518
人诊断痴呆症,其中
287
人为阿尔茨海默症、
119
人为血管性痴呆。
与每日饮食中超加工食品占比最低的人群相比,每日饮食中超加工食品占比最高的人群发生痴呆症的风险增加了
50%
,其中血管性痴呆风险增加了
1.19
倍。
来源:
Associa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 Consumption With Risk of Dementia: A Prospective Cohort. Neurology. July 27,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