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提供7*24小时财经资讯及全球金融市场报价,覆盖股票、债券、基金、期货、信托、理财、管理等多种面向个人和企业的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浪财经

五分之一未参保!年轻人为何对基本养老保险失去兴趣?

新浪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10 16:3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关注新浪财经微信号,把 牢你的 股票代码

回复给 我们 ,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哦!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现在就经常听说养老保险收不抵支,谁知道几十年后到我们退休的时候,还能领到多少钱呢?”刘林说。就像很多年轻人一样,相对于看起来渺茫的养老保险,刘林宁愿先拿到更多的现金来应付当前的生活。


刘林在北京一家动漫公司上班,每个月的工资中有300元是他和公司“友好协商”得来的。上班之初,刘林就主动向公司提出不参加社会保险的要求,公司决定每个月额外发300元作为“补偿”。


刘林知道这是违法的,但他依然冒险选择不交,原因是一方面不知道能在北京待多久,怕交了再转移太麻烦,更重要的则是他发自内心地认为交社保并不“划算”,尤其对社保中占到“大头”的养老保险,没什么信心。


“现在就经常听说养老保险收不抵支,谁知道几十年后到我们退休的时候,还能领到多少钱呢?”刘林说。就像很多年轻人一样,相对于看起来渺茫的养老保险,刘林宁愿先拿到更多的现金来应付当前的生活。


刘林生于1987年,职业生涯可能尚未定型。34岁的上海人小莉就不同了。她从某单位辞职后,在上海徐汇开了家手机电玩店,并继续拓展网店的业务。“社保之类的五金我都交了”,挂靠在某个熟人的公司,全部自己出钱就行。她告诉记者,有可能还会再到正规单位求职,以后接起来方便。“无论怎样,老了之后是一个保障或补充。”


虽然刘林担忧养老保险制度是否会破产可能只是杞人忧天,但年轻人不愿意参保,却是当前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一个真命题。


在老龄化的冲击下,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本来就面临着缴费者少、领取者多的风险。若本来就减少的年轻人还不愿意缴费,那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将受到更大的挑战。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年轻人来说,既看不到实在的收益,又缺乏激励性,而且还充满陷阱,政府必须加快养老保险改革的步伐以增强制度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参保


按照《社会保险法》,像刘林这种与公司“合谋”来逃避养老保险缴费的做法是违法行为,一旦被社保稽查部门发现,会对公司进行查处和处罚。然而,刘林开画室的同学王明也选择不交社保,却没有这样的“风险”。


王明在北京北四环的一个小区中租了一间房子,教孩子们学画画,每个月刨去房租、水电等支出后,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


他曾经了解过北京的参保政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养老、医疗和失业三险,每个月需要交1000元左右,这笔钱对于“个体户”王明来说不是个小数目,更关键的是,灵活就业人员必须有北京户口才能参保。即使掏得起钱,“北漂”的王明也没有资格参加。


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为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制定了不同的缴费政策:有工作单位的职工总费率为28%,单位缴费20%进入社会统筹,个人缴费8%进入个人账户;对于没有正规工作的人员则可以按照灵活就业人员来参保,总费率20%全部由参保人自己缴纳,其中12%进入社会统筹,8%进入个人账户。


杨燕绥说,参保门槛太高,是阻碍年轻人参保的首要原因。个人缴费20%对于创业起步或灵活就业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一般而言,缴费基数也在每年上调。

同时,现行的社保制度仍是基于正规就业的框架设计,对于灵活就业形态缺乏规范管理,比如,很多地区对灵活就业参保者仍然有户籍限制,而且制度流动性也不好,导致年轻人一旦离开一个城市就会“断保”。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林治芬对第一财经表示,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些缺陷造成了年轻人对制度缺乏信心。


1997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个人账户的记账规模和管理模式,全面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但在实际运行中,个人账户资金也被挪用来发放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本质上仍然是现收现付制。


林治芬说,统账结合的制度本身,无论哪一块对于年轻人来说都缺乏吸引力。就社会统筹来说,年轻人知道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到他们老了的时候,为他们缴费的年轻人会更少,前景并不光明;就个人账户而言,他们现在所交的钱当作税收一样贡献给退休人员发养老金了,与自身利益的关联度不大。


非正规就 业倒逼改革


杨燕绥说,尤其是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政策不能采取任何强制措施让他们参保,这是一个政策失灵的角落。根据相关测算,我国还有1.8亿劳动年龄的人口应该参保而没有参保,这种情况不仅对于养老金制度来说是不利的,而且这部分人养老的权益也难以保障。


究竟有多少年轻人没有参保并没有准确的官方数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等五家机构发布的《2015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大中城市报告》曾表示,基本养老保险未覆盖人群主要集中于30岁以下的年轻职工,比例高达20.1%,也就是说,这个年龄段每5个人就有1个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而这一年龄段未参保人数占全部年龄段未参保人数的70.9%。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来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都在1300万人以上,但与过去相比,在新增就业中存在很大比例的灵活就业。


过去,灵活就业主要存在于低端就业中,如今灵活就业的层次得到了很大提升,受年轻人青睐的自雇型就业、自由职业、“双创”企业,以及基于互联网平台发展起来的分享经济和电商经济等从业者都可以归入灵活就业。


人口老龄化是现收现付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参保人的多寡是决定制度是否可持续的重要变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养老保险制度是改善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状况的一条出路。


近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直在推进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扩面)的行动。经过两年多来的试点之后,今年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灵活就业人员也是今年扩面的重点之一。


从第一财经了解的情况来看,养老保险扩面的难度比较大。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显示,虽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总参保人数在2015年仍然有所增长,但企业和其他人员的参保人数增速下滑,总参保人数的增速进一步下降。


报告还称,从各个省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人数看,2015年广东省的参保人数超过5000万人,浙江省则成为第一个参保人数负增长的省份;与2014年相比,2015年绝大部分省份参保人数的增速都有所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广东,由14.98%下降至5.76%,浙江的下降幅度也比较大,由7.27%下降至-1.72%。


调结构增强制度吸引


林治芬认为,用行政化扩面来增加制度收入的空间已经不大了,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个制度,必须对养老保险制度本身进行改革。


林治芬说,首先应该降低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费率,建议将灵活就业者和正规就业者的参保费率统一并同步降低,在增加制度吸引力的同时也避免参保人的道德风险。


杨燕绥表示,应该继续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建议对8%的个人账户进行分割,可以将4%用来做真正的积累。如果参保人在账户中每存一元钱,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单位配款、政府税收让利以及市场化运营的分红来支持他,这对于年轻人来说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林治芬认为,即使个人账户不做实,也应该改变当前“统筹”“个账”之间一本糊涂账的模式,把个人账户的账“记实”,定期向参保人交代个人账户收益的状况,让他们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的钱没有白交。


社保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支柱,各级财政对其补助支出也在不断增长。

林治芬也表示,仅靠理财或是商业保险来养老并不适合大多数人,社保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支柱,年轻人不应该放弃这一支柱。虽然距离退休时间还长,但时间长更有利于点滴积累,年轻人也理应尽早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她建议,年轻人采用“低基数、长年限”的缴费方式来参保,以获得养老保险的最大收益。


令人高兴的是,支持小莉做法的人群也在增长。网友“我就是死胖子”的意见颇有代表性——虽然抱怨养老保险体制的人特别多,“尤其是当你交的钱不知道被怎么用了的时候”,但是真正敢不参保的,只有一种人:买得起商业保险的人。换言之,人寿或养老类的保险对大部分人而言是刚性需求。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本文编辑:李思阳

推荐阅读:

新锐中产标准出炉:10万-50万年薪!你入围了吗?

有地区提前退休占30%:部分国企退休金比收入还高!

富豪榜别光看热闹,十年变迁中的玄机更值得你关注!

全球新闻眼
欢迎关注我们的小伙伴
新浪财经头条
欢迎关注我们的小伙伴

版权说明: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众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投稿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