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活字文化
活字文化是一家以优质图书为核心内容、以全媒体形式为载体的文化创意机构,致力于出版优质的思想文化艺术类图书和儿童教育类图书,其宗旨是立足本土、面向世界,活化海内外优质人文资源,力图以领先理念树立一个人文和儿童教育领域的全媒体领先品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活字文化

逝者 | 谢和耐、海登·怀特两位著名历史学家同日去世

活字文化  · 公众号  ·  · 2018-03-07 12:0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谢和耐,1921-2018)



据法兰西学院文学院官方网站消息,法国汉学家谢和耐(Jacques Gernet)于2018年3月3日在布列塔尼的瓦纳(Vannes)去世。一辈子研究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他笃信: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中国不可能全盘接受外来文化,中国所走的路都是中国化的。

谢和耐(1921—2018)是法国著名的汉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法兰西学院名誉教授。1945—1947年,谢和耐在法国巴黎国立东方现代语言学院学习汉语。1948年毕业于高等实验学院。1949—1950年在当时设在越南河内的法兰西远东学院学习,后师从法国汉学权威戴密微(Paul Demiéville,1894—1979)教授。1957—1969年任教于巴黎大学文学院,1969—1975年任职于巴黎七大,1975—1992年在法国最高学府法兰西学院担任汉学教授,主持中国社会和文化史讲座。1975—1993年,他与荷兰大学汉学院前任院长许理和(Erik Zürcher)教授共同主编创刊于1890年的国际汉学杂志《通报》。谢和耐曾多次来华访问。

值得一提的是,谢和耐的父亲路易·和耐(Louis Gernet,1882-1962)也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大学者,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专攻古希腊历史与宗教,还是著名古典学家韦尔南的老师,并曾担任涂尔干创办的《社会学年鉴》主编一职。可谓名副其实的“学二代”。但谢和耐并未追随他的父亲走上西方古典学的研究道路,而是选择了古典学的“表亲”东方学作为自己的志业,在中国研究领域作出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谢和耐毕生孜孜学术,笔耕不辍,著作颇丰,除了代表性的大书 《中国社会史》 Le Monde Chinois ,直译“中国人的世界”)外,已有中译本的著作包括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刘东译)、 《中国与基督教》 (耿昇译)、 《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 (耿昇译)、 《中国人的智慧》 (何高济译)等,这些著作均晓畅易读,广泛被推荐于历史类通识课程与书单当中。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参考李硕《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去世》文,文汇APP3月6日


海登·怀特(1928-2018)


根据美国卫斯理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官方网站上贴出的讣告,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史学理论家海登·怀特(Hayden White,1928-2018)日前逝世,享年80岁。怀特曾于1970年代任教于卫斯理大学,并长期担任该校出版的《历史与理论》(History and Theory)期刊主编。海登·怀特是战后美国最重要的史学理论家之一,他开创性地将文本批评与文学理论的诸多方法运用到史学理论当中,从而建构了他自成一派的历史研究方法论和史学反思体系,对美国史学界乃至整个西方史学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有学者称,在战后的西方史学理论中,海登·怀特的地位和造成的影响“只有福柯能与之相提并论”。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海登·怀特最为知名的著作是初版于1973年的《元史学》(Metahistory)一书。这本书的书名来自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字面含义是“物理学之后”。故此,这本书与其称为带有形而上学意味的“元史学”,毋宁称为“后史学”。

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用最通俗地话说,怀特告诉我们:历史就是文学,文学就是历史。二者之间不存在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历史源于真实,文学源于虚构。在怀特看来,这种实证主义假定是不可能的和可笑的。任何历史编纂都会带有文学色彩或诗学意味。因此,历史研究就像文学研究一样,要运用种种语言学、文献学和修辞学的方法,探讨历史编纂中的文体、叙事、情节、象征、隐喻、修辞技巧等等问题。不难看出,怀特的观点对历史学来说,即使不是颠覆性的,也是非常激进的。因此,他也常常被视为“后现代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元史学》一书,自2004年以来已由译林出版社先后三版,由著名学者陈新译、彭刚校。此外,文津出版社2005年出版有《 形式的内容 : 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一书,大象出版社出版有《话语的转义》一书。不过,怀特的另一部代表作,也是他早年最重要的作品《历史学家的重负》(The Burden of the Historian)目前尚无中译本。需要说明的是,怀特的著作与通常历史学家的行文风格大相径庭,充满飘忽的学术概念和令人费解的洋洋洒洒的长句,阅读他的作品不会是一件多么轻松愉快的事。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布迪厄(2002)、德里达(2004)和列维-施特劳斯(2009)等几位大师的相继辞世,曾经烜赫一时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运动”已经渐渐凋零。而作为“68一代”学术遗产的一支“教外别传”,怀特的逝世或许也提醒着我们那个人文学术的辉煌年代的逐渐远去。

活字文化原创


活字文化

成就有生命力的思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