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行业】
【一】
今天能源局发布了上半年的电力数据,随便说几句。
电力数据主要反映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能源结构的变化,第二个是工业状态。
我们正在向新能源转型,明面上的口号是实现“碳中和”,为全球环境做出贡献。
当然这肯定是没错的,新能源确实是清洁能源,不会产生污染气体。
不过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需要这么一个突破口。
工业革命我们没赶上,所以被欺负了那么多年。
希望我们的科技升级能再快一点。
互联网浪潮我们是模仿者,追随者,所以至今为止互联网底层依然被别人垄断,
比如我们的电脑主要还是用的Windows,我们的手机主要用的还是安卓和苹果。
希望华为的鸿蒙能尽快发展起来。
金融上我们是后来者,美元控制着全球金融系统,利用“美元潮汐”肆意收割,现在依然是绝对主导地位。
希望我们的货币能顺利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这三大希望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但是公平的说,难度都非常大,而且会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新的突破口来发展和过渡。
既然是新的突破口,就意味着这是一个新方向新产业,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
很显然,新能源是最佳选项。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也非常成功,整个新能源产业我们做到了全球领先,新能源电力我们几乎把全球市场都给包了,新能源汽车国外只有特斯拉这一根独苗比较有竞争力,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全球大部分市场也被我们笑纳。
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一个产业在全球范围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带来的好处可不仅仅是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国际地位。
因为新能源产业不断在全球各地落地生根,我们走出去了多少企业?
他们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先锋,已经为我们后续更大规模的国际化趟出了一条路,也积累了很多经验。
所以别看现在我们的光伏
,锂电,新能源汽车好像竞争很激烈,不少企业很艰难,其实这只是经济脉络中的一个小环节而已,太正常不过。
站在更高的纬度,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真的就没那么重要。
三五年后再回过头来看,今天大家觉得很重要的事情,到时候就只是酒桌上的谈资而已。
历史的潮流只会滚滚向前,作为时代的参与者,都是棋子之一。
不管结局如何,也不管他们是自愿的也好,还是不得已而为之也好,总之他们都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该破产的破产,该发展的发展,没有那一盘棋能保留所有棋子。
至于谁能享受胜出后的红利,一方面由棋手的选择决定,另一方面由自身的重要性决定。
我们作为旁观者,无非就是做两件事,第一件是去看清棋手的意图,第二件是选择重要程度比较高的。
看得越清,选得越对,在资本市场自然会如鱼得水。
当然这个前提是你要相信我方棋手会胜出,否则怎么选可能都是错。
我始终是坚定不移相信的,这一点我也讲过很多次了,而且很多数据都在佐证这一点,比如开头讲的电力数据。
这张图表是能源局公布的,数据一目了然。
上半年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0.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
其中,水电装机容量4.3亿千瓦,同比增长2.2%,火电装机容量14.1亿千瓦,同比增长3.6%,核电装机容量0.58亿千瓦,同比增长2.3%。
增长最快的当然还是新能源,太阳能装机容量7.1亿千瓦,同比增长51.6%,风电装机容量4.7亿千瓦,同比增长19.9%。
火电装机容量已经不到一半,风电装机容量也超过了水电,太阳能发电更是一路狂奔。
水电无疑是非常好的一种能源,成本也低,但是受限于水资源,适合建大型水电站的地方只有那么多,天花板很明显。
核电因为需要冷却,最理想的地方就是建在海边,但近海又是风电的主场,而且核电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都比较高,所以注定只能作为补充能源。
未来的主要新生力量,就只能是光伏和风电。
我们自身庞大的市场需求,自然就会催生一批优秀的企业,他们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必然领先于全球。
而能源是一切工业的基础,如果能源落后,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抵制他人,采用本地落后能源,导致整个工业体系成本升高,全面降低工业竞争力。
第二个是采用进口先进能源,提高或者保持整个工业体系的竞争力。
就是选择保一个行业还是保一个体系的区别,或者说选择眼前还是选择未来的区别。
这是赤裸裸的阳谋,棋手落下这一子,可以说是“神之一手”,手筋之强令人惊叹。
就凭这一手,我们的工业竞争力就会继续保持,而未来的经济,可以说已经锁定胜局。
【二】
7 月 19 日消息,海思技术有限公司今日宣布,2024 海思全联接大会将于 9 月 9 日在深圳举行,这也是首届海思全联接大会。
海思表示,本次大会以“以创新启未来”为主题,旨在打造一个开放、共享的产业平台,汇聚思想领袖、商业精英、技术专家、合作伙伴等业界同仁,共谋合作,共赢未来。
届时华为可将会发布多款海思芯片,这是华为时隔4年多以来再次举行芯片发布会。
这预示着麒麟芯片已不再受任何外部限制,正式活过来了,
可以正大光明地走到大家的眼前,再也不用像发布华为Mate60和华为Pura70时,对自带麒麟9000S和麒麟9010还要遮遮掩掩,
说明华为芯片制造问题已经彻底解决,而且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美国芯片制裁彻底失败。
这也预示着华为每年的产品发布节奏将重归正常:
每年9月份发布麒麟旗舰芯片,次月发布搭载这款旗舰芯片的华为Mate系列旗舰手机,然后是发布搭载这款旗舰芯片的华为P系统手机,
接着是发布搭载这款芯片的华为nova系列中端机型;再到次年9月再发布新款麒麟芯片依此类推,循环不止。
中国IC设计顶流的华为海思其实有两个分支,一个是大海思,一个是小海思,这次主办海思联接大会的是小海思“海思技术有限公司”。
大海思和小海思有什么区别呢?
定位上,大海思是以自研自用为主,
而后来独立的小海思则是除了自用,很看重以第三方供应商角色对外出售芯片。
更直接一点,产品上,最出名的麒麟,昇腾是在大海思,
小海思则是从视频监控、机顶盒、WIFI路由开始。
现在的小海思发展为覆盖联接,智慧视觉,智慧媒体,显示交互,MCU,智能感知,模拟,光模块,激光显示等多个领域的,以使能万物互联的智能终端为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