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大就业
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即时发布南大校园最新招聘、实习和宣讲会信息,为在校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及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京日报  ·  福利!这次是《一生所爱》音乐会 ·  9 小时前  
麦音乐  ·  我看见许许多多他人的面孔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大就业

【人物】张佳芸:用爱心、匠心、初心托举幸福——立志成为城市更新领域的基层管理者

南大就业  · 公众号  ·  · 2025-02-04 17:05

正文






















张佳芸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22级建筑学硕士研究生


荣誉奖项

南京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

南京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

南京大学优秀志愿者

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南京大学总决赛就业赛道三等奖

南京大学“奋进人生、职向未来”生涯主题征文大赛二等奖


目标职业

立志成为城市更新领域的基层管理者






















1

职业规划:从萌芽扎根到枝繁叶茂



张佳芸回忆到,她和城市更新之间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儿时。“为城市更新做些实事”的想法伴随着张佳芸的成长,她也在不断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加深对这条道路的探索。从生涯意识的萌芽到职业蓝图的摹绘,张佳芸总结为四个阶段。

钟于城市,埋下生涯地基。 上海是张佳芸的家乡,“提起上海,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是摩登都市、高楼林立、夜幕璀璨。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儿时居住的地方则可能与大家印象中不同。”在张佳芸的回忆里,老上海建筑楼梯狭窄,爷爷奶奶总不小心跌倒;环境昏暗,总是找不着东西在哪儿;房间隔音差,稍有高声讲话,四邻八舍都能听得清……但幸运的是,2008年,张佳芸一家在上海“30年旧改行动”中搬迁到了现代化住宅区,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房间变得明亮又宽敞、邻里们聚在花园里唠嗑,看着这样的温馨的场景,张佳芸逐渐萌生了一个念头: “我想成为一名建筑师,让千家万户都能在城市建设中迎来更美好的生活。” 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张佳芸就以实际行动,向着她的目标与愿景努力奔赴。

衷于专业,搭好能力梁柱。 确立了内心的志向。在大学五年中,她将所学、所思、所想付诸实践之中,设计了艺术馆、学校、高层办公楼等各类现代化建筑。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也经常活跃着张佳芸的身影。就这样,在稳扎稳打、持续积累自身专业能力的过程中,张佳芸收获丰硕, 她的设计类作品覆盖了4大领域,获得了8项省级以上荣誉。 荣誉与收获背后是无数个钻研专业,深耕能力的奋进时刻,也铺展开属于未来的新篇。在2022年,张佳芸以第一的成绩推免至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进入了学业与生涯发展的全新阶段。


张佳芸钻研专业知识

张佳芸部分设计作品


忠于初心,建起认知高楼。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为张佳芸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与实践平台,助其跳出单一建筑视角,拓宽视野。“在这些实践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和企业专家。 我从他们的故事中逐渐探索到,城市更新是物质空间改造和社会、经济、公共政策的结合 它所追求的,始终是为我们营造出更美好的生活体验,正如我自身所经历的那样。”除了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汲取经验,张佳芸还以实践的方式深入了解城市更新的现状与痛点。例如,在一次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中,张佳芸发现了城市更新工程的复杂性——它涉及到政策制定、资金筹措、多元主体协调、全流程工程推进等多方难题,这意味着很大程度上单纯的建筑设计无法解决城市更新问题,“基层管理者”的角色则显得尤其重要。同时,通过调查学院近5年的就业数据,张佳芸发现超过60%进入机关单位的学长学姐从事城市更新相关工作,可见基层需要大量专业人才。 无论是亲身的体验还是客观的数据,都为张佳芸进一步指引了方向,让她明晰了走向基层、下沉一线的志向。


张佳芸在安居集团城市更新项目跟岗实习


终于基层,绘制更新蓝图。 至此,张佳芸明确了自己希望成为一名城市更新领域的基层管理者。向着这样的目标,她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在其中锤炼领导规划、统筹组织、沟通协调等综合能力,学校、院系、团支部三级都有着张佳芸的身影。她分享到,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期间,她思考着建城人的使命与担当,将院系特色、专业特色落实到志愿服务当中。在工作中,她统筹兼顾着制度完善、活动引领、宣传推广等多项任务,能力也得到了全面、多维的提升。在乡村振兴工作营志愿服务期间,张佳芸担任支队队长,对外对接村镇书记、协调双方需求,对内安排成员分工、组织调研讨论。“零下5度,大雪纷飞,我们走过6个有待开发的村子和景区、翻过宽不足50公分的危险山路,在7天时间内,为资源并不丰富的岭南乡设计了6条路线规划、18套改造方案。” 在多年探索中,张佳芸以足迹丈量祖国南北,立足专业基础,向社会传递爱与温暖,希望在城市美好蓝图的构建中描绘自己的职业蓝图。


张佳芸参与乡村振兴工作营雪山调研


在不断地向外探索和向内砥砺中,“成为城市更新领域的基层管理者 ”的梦想在张佳芸的心里逐渐扎了根, 怀揣匠心、初心与爱心,为打造富有温情的城市生活添砖加瓦,成为了她努力的方向 。她深知,城市更新不仅是对城市空间的物理重塑,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治理与人文关怀的实践,旨在让那些不再适应现代城市生活节奏的区域重焕生机。



2

实习实践: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张佳芸的职业探索之旅中,两段独特的实习实践经历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赋予了她深刻的见解与坚定的方向。

首先是大三那年的社区调研更新经历,这不仅是一次对老旧社区的物理改造,更是一次文化和创意的深度融合。南昌路上的老旧变电站,原本只是城市角落里一个不起眼的存在,但在张佳芸及其团队的巧思之下,它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他们深入挖掘社区的历史底蕴,将徐志摩故居的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巧妙结合,创造出一个既蕴含诗意又不失现代感的新貌。《偶遇》一诗的灵感转化,让这个变电站成为了一个城市微更新的典范,不仅解决了实用问题,还提升了城市的美学品质,赢得了“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的认可。这段经历教会了张佳芸, 城市更新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修修补补,更是文化和情感的细腻嫁接,需要用心去感知和创造,这也促使她更加重视人文关怀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为她的学术深造铺垫了思想基石.


张佳芸参与老旧社区改造更新项目


在研究生阶段,张佳芸通过浦东青年种子计划,投身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民生工程中。这次经历是她职业生涯方向明确的关键转折点。面对高温酷暑和居民的不解,张佳芸亲身体验到了城市更新背后复杂的人际沟通与协调工作。她深刻认识到,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涉及政策、规划、民众意愿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每一步推进都充满了挑战,尤其是基层管理者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 他们既是政策的执行者,又是民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承担着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重任 。尽管遭遇了诸多困难,张佳芸却从中看到了自己能发挥作用的空间,坚定了她选择基层作为职业起点的决心。这次经历,如同一场实战演练,让她明白,真正的城市更新不仅是图纸上的线条和数字,更是关乎人心、社会和谐的细致工作。她期望通过成为这样一名基层管理者,亲自参与到政策的优化、规划的落地、群众工作的细致开展中,推动更多高质量的城市更新项目从蓝图变为现实。 她想 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温情,惠及更多市民, 让城市的每一次呼吸都充满活力与希望。


张佳芸参与浦东青年种子计划老旧社区基层实践


这两段经历,如同双翼,助力张佳芸飞越了理论与实践的鸿沟,让她从一个对城市更新充满好奇的学子,成长为一位有着清晰职业愿景和社会责任感的青年。 张佳芸的故事,是对“城市更新”这一概念最生动的诠释,证明了在城市发展的宏大叙事中,每一个细微的努力都能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3

参赛历程:向外看、向内求、向前走


从校赛一步步前行,直到省赛夺银,回首一路历程,张佳芸颇有感触。最初,张佳芸参加职业规划大赛的初衷非常简单——想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临场应变能力。然而,随着赛程的推进,张佳芸感受到了新的价值与意义。 “人生有许多事情,就像船后的波纹,过后才会意识到美和意义——比赛促使我向外看、向内求、向前走。” 张佳芸总结道。


张佳芸参与职业规划大赛校级决赛


首先,是向外看——向外不断探索职业路径。 在张佳芸心目中,虽然站在比赛演说席上面对观众和评审的只有她一人,但背后师长、朋辈的支持至关重要。在比赛过程中,她通过学姐学长链接、导师与辅导员的引荐、就业中心搭桥等多样化方式,与多职位、多地区的生涯前辈进行交流访谈。在接受新案例、新观点、新思路的同时,张佳芸不断深化自我对城市更新这个领域的认知。“ 正是比赛给了我动力进行就业数据调研、专业报告分析、实习实践体验,多维度了解基层工作者的需求和工作方式。 ”张佳芸认为,这场比赛给了她更加广阔的视野,不断地探寻职业的多元向度和自我的无限可能。

其次,是向内求——向内始终坚定生涯初心。 “职业规划大赛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伴随了张佳芸整个备赛过程,也在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答案。“ 起初,我觉得是表达能力,后来我认为是自身积累,但是最后我发现可能是一份挚诚。 ”张佳芸坦言,曾经有一段时间,她对自己的储备不太自信,因此状态低迷。这个时候,指导老师卞晓琦老师察觉到了她的困境,并主动分享了自己从业多年来的心路历程。张佳芸觉得,在这场分享中,她深切地感受到了“热爱的力量”。“我开始停下来问自己,我为什么想去这个职位?我有多想去?我去了能做些什么?”回归到这些最本真、但又最关键的问题后,张佳芸渐渐地拨开比赛的面纱,重拾自己的生涯初心。她意识到, 比赛的结果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反而是对职业的那份追寻与向往,鼓舞着她把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热爱诉说给大家。


张佳芸与指导老师合影


最后,是向前走——向前持续积淀自身能力。 欲成大事,须有笃实。张佳芸认为,这场比赛促使着她多维度地发掘自己的可能性,一边探索、一边认知、一边提升自我。备赛过程也是不断更新知识、积累实践的过程,她一方面主动投身城市更新相关实习实践,加强自身专业领域的积累;在另一方面,职业规划大赛也关乎“讲故事的艺术”,她学习着故事建构方法、PPT制作技巧、语言渲染能力、结构化面试技巧等等,期望能讲好属于自己的职业探索故事。张佳芸认为, 通过职业规划大赛积淀的硬技能与软实力都很重要,它们会在日后的学业、就业多方面持续发挥力量,显现出长远的意义与价值 。这也是她非常感谢职业规划大赛的原因之一。


张佳芸参与江苏省第十八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从城市更新中来,到城市更新中去。在比赛中,曾有评委提问张佳芸,是否会为去到基层岗位,而无法发挥扎实的专业能力而感到可惜吗。张佳芸的回答很坚定:“不会。”她坚信,深入基层并非专业能力的浪费,而是一场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之旅。对她而言,扎实的学术功底与专业技能,正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让城市更新的理念从理论走向实践,从书本走进千家万户的生活之中。她认为, 基层岗位是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最前线,专业知识的积累与基层实践经验的结合,才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个人职业理想的完美途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