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先进制造观察
高端装备强国的时代在加速到来,依托高端装备和军民融合建立一个强健的工业和国防体系是当务之急,本团队致力于为一二级市场投资者提供深度而有效的高端装备的研究,提供咨询服务。重点了解在于中国高端装备产业链的深入变化。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先进制造观察

年报点评 | 东软集团:营收规模连续三年稳增,战略变革开辟未来新路

先进制造观察  · 公众号  ·  · 2024-05-06 09:59

正文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 东软集团 600718 ‍2023年报点评: 营收规模连续三年稳增,战略变革开辟未来新路

对外发布时间: 2024年4月30日

公司点评 东软集团

事件: 公司 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 105.44 亿元( +11.39% ),归母净利润 0.74 亿元( +121.56% ),扣非净利润 -1.47 亿元(同比 +3.83 亿元)。


报告正文

投资要点


业务布局彰显发展韧性,营收规模连续三年稳增

公司紧盯数字化时代产业变革机遇,实施 AIGC+ 数据要素战略转型,致力于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不利市场环境下,在行业内实现营收规模连续三年稳健增长,并且 2023 年营收增速同比 +3.02pcts 。分行业来看,( 1 )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实现营收 25.71 亿元( +29.74% )。签约近 20 个覆盖“智慧医院”关键领域的千万级项目,树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多个全国样板案例,形成可复制推广模式。在国家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评级、国家高水平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等领域,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 )智能汽车互联营收 39.16 亿元( +9.36% ),与众多国内外车厂保持深度合作,整体出货量持续提升。作为面向全球的 Tier1 厂商,出海业务持续加速,年内新增定点金额约为上年同期 3 倍。( 3 )智慧城市营收 16.23 亿元( -2.41% ),基本保持稳定。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驱动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先后签署覆盖南宁、郑州、南京等 20 多个城市的战略合作协议,在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4 )企业互联及其他收入 24.33 亿元( +8.64% ),与国内外多个战略客户保持深度合作。依托东软大模型系统工程 LLM-SE ,在 IMS AMS 、云等业务领域构建知识工程、提示工程、质量工程等多项能力,助力客户提高数智化运维水平。 我们认为,公司在“医疗社保 + 智能汽车”两大主赛道业务领域拥有前瞻性布局优势。近年来相关业务持续稳健成长,彰显发展韧性。


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创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持续为正新记录

2023 年度,公司整体销售毛利率 24.20% 、同比 +3.42pcts ,扣非净利润同比 +3.83 亿元,经营性盈利能力有所提升。费用支出,销售 / 管理 / 研发费用增速分别 +9.21%/+9.74%/+12.16% ,分别较同期营收增速( -2.18pcts/-1.65pcts/+0.77pcts )。管理提质增效,加强前沿技术研发投入。现金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7.98 亿元( +18.69% ),创 2003 年以来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持续为正新纪录。从研发创新成果看,公司正式成立东软魔形科技研究院,基于 LLM-SE 东软大语言模型系统工程, 持续探索 AI 技术创新与应用。率先推出垂域大模型——添翼医疗领域大模型,陆续推出飞标医学影像标注平台 4.0 、 基于 WEB 的虚拟内窥镜等行业应用,形成在“ AI+ 医疗”领域的“ 1+N ” 组合。此外,落地医保政策 AI 助手、商业健康险 AI 理赔服务、应用于医保费用审核的 AI 病历检索分析、应用于医保结算清单的 AI 辅助编码、 血液罕见病风险预测、数字医生助手等,并且逐步实现在数个标杆项目中获得实际应用。报告期,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153 件,主要分布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与云原生、区块链、医疗健康、汽车智能化等前沿技术领域。其中,在 AI 及大数据领域新增专利数量约为去年同期 3 倍。 公司积极拥抱 AIGC 、数字人、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相关新产品、新应用、新场景正在持续落地。


战略变革或开辟未来新路,股权激励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公司 3 11 日在上海召开“变革向未来”主题发布会,正式开启全方位战略变革。 在组织架构、战略管理、软件生产、技术研发、人才与领导力等个维度,开始系列战略调整和举措创新。 从去年 12 月开始,用 3 个月时间,进行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组织体系改革。 例如,研发体系由分散变为集中,实现公司级系统规划和指挥; 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升级,取消事业本部,重组事业部,实现高效、扁平化运营; 管理流程简化,重组财经部,形成“一次办成”窗口; 推出 CEO 轮值制,管理干部竞聘上岗和轮岗制,打造专业化、年轻化的领导力。 此外,根据今年 2 月发布的《 2024 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司 2024-2026 年业绩考核目标为主营业务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4.2 亿元 /5.0 亿元 /6.0 亿元,分别同比 +17.98%/+19.05%/+20% 主营业务净利润,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且同时扣除东软医疗 / 熙康 / 望海 / 融盛保险 / 东软睿驰等五家创新业务公司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包括公司对其确认的投资收益,以及公司对其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 我们认为,全面战略变革或带来创新发展活力,股权激励措施进一步坚定了企业中长期发展信心。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业务布局彰显发展韧性,营收规模连续三年稳增。开启全面战略变革或带来创新发展活力,股权激励措施进一步坚定了企业中长期发展信心。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118.40 亿元、 135.04 亿元、 156.44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47 亿元、 2.97 亿元、 4.42 亿元,对应目前 PE 分别为 39X /33X /22X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技术迭代加快;市场竞争加剧。


盈利预测摘要


附表:盈利预测

中航先进制造 团队介绍


邹润芳:中航证券总经理助理兼研究所所长。先后在天风证券、安信证券等负责管理整个先进制造业多个行业小组的研究,团队在军民融合、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新材料、半导体设备等多个领域有较深的产业资源积淀。并受聘为多家国有大型机构和上市公司的外部专家和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带领团队曾五次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机械(军工)第一名、上证报和金牛奖等也多次第一。践行“资本服务产业”的原则,团队拥有军工、新能源和先进制造产业核心资源,曾帮助多个公司导入龙头公司供应链,曾协助多个上市公司完成产业并购和再融资等项目。 SAC 执业证书: S0640521040001。


卢正羽:先进制造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理学硕士,2020年初加入中航证券研究所。覆盖通用设备、军民融合、计算机板块。 SAC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