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
有网友在知乎上提问,关起门窗就能将外界雾霾阻挡于门外吗?演员张译通过自己的实验回答称,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在通风内循环的条件下空气质量明显高于外循环;而在其他室内空间,雾霾浓度并不会好于室外。还有网友通过PM2.5检测仪实验称,即使在雾霾天,也要进行通风,通风后室内的污染情况会减轻。
求证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介绍,实验数据显示,一般情况下,室内环境都会差于室外环境,因此要保持一定的通风。
“在重污染天期间,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哪个好,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彭应登说,即使在雾霾天,如果小区楼层高、或者位于小区中央、绿化好、远离马路和商铺,室内环境差于室外环境,这样的房间可以开大一些窗用于通风。如果是楼层低,或者紧邻交通干道或餐馆等商户,室外环境要差于室内环境,开窗通风的缝隙就应该小一些。
彭应登说,
即使在雾霾情况下,也需要保持一到两个手指的窗缝用于通风。
他认为,人体呼吸需要一定新的氧气,即使室内有空气净化器,也需要保持一定的通风,但不需要大开门窗。
传言
12月中旬,华北黄淮等地遭遇大范围雾霾天气,在持续性的雾霾阴影下,一些流言也开始在网上滋生。一则在网上流传甚广的消息称,“内部说这次雾霾里主要是含硫酸铵,本来不到红色预警的程度,但因为存在硫酸铵所以才到这个级别。提醒孩子们都不要出门。家里净化器长时间开启。多喝水。原来伦敦有次硫酸铵超标,有好多人没有防护而死亡。”
真相
按照《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规定,红色预警为预测连续4天及以上出现重度污染,其中2天达到严重污染;或单日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500。
硫酸铵不是发布红色预警的标准。
11月下旬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论文《从伦敦雾到中国霾:硫酸盐的持续性形成》指出,在中国,农业氮肥和工业排放产生大量氨气污染,碱性的氨气促进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反应过程,形成大量硫酸铵,但也中和了酸性环境,使得中国雾霾在酸碱度上呈现中性。
中国雾霾的中性酸碱度尽管并不意味着中国雾霾没有伤害,但不具有伦敦的酸性大雾那样强烈的急性毒性。硫酸铵急性毒性不大,伦敦雾致命元凶为高浓度二氧化硫。
传言
有网友发布一张从徐州到北京南的高铁图片,并称这是一辆穿过雾霾区的高铁列车。图中可以看到,进站停靠的这辆高铁列车车头就像被灼伤过,有些熏黄的颜色覆盖在车头上,整个车身也是污浊不堪。网友称这辆列车披上了一层“雾霾金”。
网友发布的“雾霾金”高铁的图片。
求证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孙章介绍,雾霾天对高铁列车运行是有影响的,我国高铁列车也一直在升级材料性能,试图解决这个难题,“高铁供电网暴露在空气中,大的污染环境,肯定会影响到供电设施。”
在网传的这张照片中,孙章找到了可能是因为接触网与受电弓之间放电引起的灼烧残留迹象。
孙章说,雾霾其实是小粒子,如果粒子密度很大,空气就不是绝缘的介质了,因此形成导体,至少是个半导体。动车、高铁等列车在运行中可能发生高压设备绝缘闪络现象,即“雾闪”现象。在空气质量差的情况下,“雾闪”难以完全避免。
这种“雾闪”会瞬间放热,灼烧空气中的金属微粒,然后附着在高铁列车上,形成一层脏脏的“盔甲”。
此外,列车高速运行中会产生空气压,强大的空气压力会更容易将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紧贴到高铁车身。
传言
2016年11月23日,瑞典哥德堡大学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中心四位学者在研究中提到,“从北京雾霾中检测出抗生素耐药性基因”。随后国内部分微信公众号发表题为《呼吸的痛!北京等地雾霾中发现耐药菌》《北京雾霾中含有耐药菌60余种将导致药物失去作用》等文章。
11月24日,有媒体发布题为《北京雾霾中发现有耐药菌,“人类最后的抗生素”对它束手无策》的新闻,该新闻在25日被大量媒体、自媒体转载和评论。
真相
北京市卫计委回应称,细菌的耐药性和致病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耐药性的增加不意味着致病性的增强。
国内外多位专家表示,细菌耐药与雾霾无关,雾霾不产生耐药基因,雾霾与耐药菌无必然的因果联系。细菌耐药性的获得是由于进化选择和抗生素等诱导选择引起,并非由雾霾引起。雾霾中的危害因子主要为化学污染物,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存在不利健康影响,微生物引起的健康风险很小。
传言
有人认为,内蒙古建设了大量风电站偷走了北京大风,三北防护林使北方风力衰减,导致雾霾无法被吹散。
真相
风碰到障碍物绕流是可以恢复的,局部风力发电或局部防护林不会对距离较远的下游风力造成影响,雾、霾形成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地面污染物碰上大气静稳条件。
目前没有任何的科学研究显示风电场或防护林与雾霾的形成有因果关系。
传言
据传,内蒙古鄂尔多斯地下发现大规模铀煤资源,通过燃烧,煤炭中的铀进入到空气中,这是目前国内大范围雾霾的原因。
真相
雾霾难散主要影响因素为气象条件。铀元素本身是很重的元素,不容易被氧化,不会变成粉尘;而且电厂对排放物都会进行除尘、脱硫脱硝,就是真的有,也应该是留在燃烧残渣里,进入空气中是很微量的。
传言
雾霾影响健康毋庸置疑,但网上流传的一些说法却是五花八门:北京肺癌发病率远高于全国,呈现年轻化趋势,空气污染是元凶?80个PM2.5微粒可以堵死一个肺泡?雾霾会让鲜肺六天变黑肺?吸一天雾霾就可能导致偏瘫?雾霾会导致不孕不育?雾霾让人折寿5年半?
真相
钟南山院士近日发布声明,称“雾霾致癌的资料有不少是断章取义,夸大其词或肆意篡改”,澄清《别拿雾霾开玩笑了,它是一级致癌物质》文章存在概念错误,并非本人所写,并就引用相关数据致歉,表示“可能引起公众的过度恐慌”。2003年-2012年间,除去老龄化因素,北京肺癌年平均增长率为1.2%。2011年北京市肺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23.53/10万,而全国可比的最新肺癌标化发病率为25.34/10万,可见北京市肺癌发病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市2011年肺癌发病中位年龄为71岁,相对于2002年肺癌发病中位年龄69岁增长了2岁,
可见北京市肺癌发病并没有年轻化趋势。
其他如“80个PM2.5微粒可以堵死一个肺泡?雾霾会让鲜肺六天变黑肺?吸一天雾霾就可能导致偏瘫?雾霾会导致不孕不育?雾霾让人折寿5年半?”等传言,无科学根据,已被相关权威机构证实为谣言。
传言
有人认为,现在雾霾频发,北京的空气质量不是在好转而是在恶化。
真相
根据环境保护部监测数据,截至12月27日,2016年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7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下降8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20%(下降18微克/立方米)。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今年发布的《北京空气污染治理历程:1998-2013年》评估报告显示:1998至2013年,北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年均浓度分别显著下降了78%、24%和43%,
15年间北京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
此外,美国NASA等国际机构的监测数据也支持北京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趋势。
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