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碗丸的料理研究
喜欢料理和料理史。公众号:日料栈(关于日本料理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舰大官人  ·  深夜美食😋 -20250209021138 ·  9 小时前  
舰大官人  ·  -20250207065657 ·  2 天前  
舰大官人  ·  真不错!就喜欢看大恐龙🦖吃人!-202502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碗丸的料理研究

我的2016 | 喜迎鸡年,请干了这锅乌鸡汤~

碗丸的料理研究  · 知乎专栏  ·  · 2017-01-21 11:50

正文

咦,2016年不是已经过去很久了吗?为什么有人的年终总结现在才发呢?( ̄. ̄)


你可以将这位作者诊断为:

懒癌晚期

(放大了字体仔细看看,原来“懒”字头上也斜插了一把刀,难怪会痛……)


因而果断取关,放弃救治她的微茫机会。也可以半信半疑,接受她无力的辩白:毕竟阴历年还没过……而我,我,我只是思绪万千,脑内小剧场里翻滚着无数条阿基米德螺线,不知从何处落笔。本来我打算像圈中好友们一样,写写这一年去过的地方,吃过的食物,可是后来我发现,其实这一年里最大的收获并不是来自于这些,而是理清了一些思绪。


于是,这位非著名美食撰稿人话锋一转,敛了敛嘴角轻微溢出的口水,开始正色地说她的思想收获。




Point 1 只要有好奇心……

只要有好奇心,就没有什么搞不砸的安稳人生。


这个观点解释了这位作者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基金从业人员,变成巴黎厨师学校里满脸油烟的炒菜小妹,又变成了北京朝阳区的一名两眼冒金星的码字猿(听说比较客气的说法是“文字工作者”)。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好奇心,是无知者无畏的好奇心。




在这个崇尚财富的时代,码字猿朴实的工作从未被高估。 人们每天谈论着无处不在的通货膨胀,而只有书籍在灰头土脸地打折售卖,很多纸质媒体面临生存还是死亡的抉择。于是,在刚刚变成码字猿的时候,一位业内资深前辈意味深长地问我,怎么会乐此不疲?言下之意,日子久了,一切难免都成了套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像张佳玮那样,可以保持每小时2000字的写作速度。对于很多人而言, 效率甚至是卓越的敌人 。所以,在效率优先的氛围里,我们很容易沦为大自然的搬运工,copy 和 paste键成了键盘上最容易被磨损的地方。



而唯一让人不对这份工作生厌的办法 (我是说这份工作本身,而非工作带来的回报) ,就是保持好奇心。 当然, 保持好奇心是一种成本非常高昂的玩法 ,有时候你任由自己的思绪四处驰骋,从天妇罗查到木乃伊保存技术,从双壳贝查到对数螺线……沉浸在不断的提问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直到心中所有的疑惑得到解答才肯收手。你似乎领悟到很多道理,但是几个小时,没有写下一个字。


如果以效率而论,你这一天无疑是失败的;如果你有一位主管观察到了你如此天马行空的行为,他必定要对你翻500次白眼╰_╯。


这时,这位内心坚若磐石(或故作坚若磐石状)的作者,会将自己微微发烫的头埋进冰箱零保鲜层(随便说说而已,危险动作,儿童请勿效仿),对自己进行心理建设:



1、 人生即是求仁得仁。 选择的总和,便是结果。所以,应该在每次选择的时候都发自内心,且做到尽兴,这样最后才不会跑偏。


2、 真理总是殊途同归 。微观事物,千差万别,泛泛观之,难有所悟。细细察之,穷尽疑问,终会发现背后隐藏的客观规律。当对不同事物的规律汇总起来,彼此印证, 在心中形成复杂的逻辑与结构,对世界和人类的理解才会变得通透 。所以, 看似最辛苦的求索,其实是为了最终的一劳永逸



Point 2 只要有对世界的独立思考……

只要有对世界的独立思考,就可以做一个有趣的怪人。


作为一只码字猿,码字的时候会常想着“信”、“达”、“雅”这三件事。然而,对我而言,“信”显然更重要。 “达”、“雅”似乎有更多变通空间,而“信”是利落的非黑即白。 世界上并没有永远可靠的信息来源,唯一近乎永远可靠的只有逻辑 所以, 相比笃信权威,更接近真理的做法应该是独立思考 ,在搜索、比较、分析、判断、归纳之后形成自己的观点。



码字如此,看人与事亦然。迷信煽情网文、股市追涨杀跌、盲目生二胎……很多时候, 我们认为,独立思考是一件复杂的、困难的、冒险的事情。我们因为想走捷径而从众,结果却为此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更多的经济损失,或是更不愿面对的生活方式。可是即使到了那个时候,大多数人也不会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独立思考,反而会觉得自己命运多舛,时运不济,自己唯有拿出极大的勇气,硬着头皮继续麻木走下去。其实, 最优之选,永远不在捷径里,捷径里躺满了懒人的权宜之计。 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哪有什么可以随意套用的人生?



作者说出这样的话,并非因为她自己多么的阳春白雪。相反,在若干年的时间里,她都是个低眉顺眼的悦人者(people-pleaser)。然而,单纯的悦人从宏观上来看,是多么自我消耗又不可完成的任务(据说卓别林都有抑郁症……)。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在试图满足他们需求的同时,我们自己的人生会变得多么四分五裂。而最终没有人会尊重和喜欢人生四分五裂的我们,残局只能留给自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