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说,管理就是抓住三件事:客户、流程与绩效。
仔细想一想,企业管理千头万绪,其实认真归纳起来,却也就是这么三件事。但事情就是这样,往往越是看起来简单,就越难做。
因为简单的事情,大家都能做。结果大家都能做的事反而成了最难做的事情。因为除非你比大家做得好得多很多,你才会产生吸引力。
而现实是,你要做到与大家一样已属不易,要做到好一点就很难,而要做到好很多很多,并且要保持住,更是难上加难。
客户导向
“产品发展的路标是客户需求导向。”
“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这是华为的魂。”
这个使命是奠定在黄金法则的基础之上的,它
蕴涵
的崇高精神、丰富哲理和展现的美好前景,无疑可以牵引出人性的真善美情怀,使人浮想联翩。
正因为如此,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所有的组织都制定了以顾客为中心的使命阐述或是公司宗旨之类的文件。
但企业内照样有人把技术当作出发点与归宿,照样有走不出部门围墙的灵魂,照样有人动手脚做假账。
可见把路标写在纸上容易,树立在人人心中难。路标,说到底,是一种直觉,是一种高尚的本能,是与潜意识兼容的一种信仰。
首先,它是企业法人的信仰,其次它必须成为是企业所有成员的信仰。信仰不是可有可无的,是与生命悠关的头等大事。你所看见的、做出来的,都是你所信仰的。
客户这件事上出问题,往往是有人并不真正地认同路标,或是认为它只是企业法人的信仰,与自己的关系不大。这种狭隘的看法也不是没有一点来由的。
在一个多年来缺失信仰的历史链条中重新嵌入信仰这一环,在一个周边环境中不讲信仰的地方建立信仰,是很需要一点自我牺牲精神的,更可能需要几代人,或甚至十几代人的信仰传递。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如何把法人的信仰转化为每一个人的信仰,显然是非常艰巨、非常细致、非常艺术化的长期工作。
认真做好第一件事,难!可是不管多么难,也得做。
流程化管理
“企业管理的目标是流程化组织建设。”
好,路标已确立,信仰有可依。当客户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以后,公司的一切必须随之而调整。虽然我们把客户当上帝,绞尽脑汁地研究他们。但客户对我们如何进行调整,如何建立组织结构,其实都是不感兴趣的。他们对我们的内部运作永远都不会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只有结果,以及为此而必须付出的代价。
以结果论成败、以价格评高低,正是客户的这种天生属性催生了以流程化组织建设为中心的企业。因为只有流程——这种从顾客需求端来,又回到顾客需求端去的组织,才能适应顾客的这种天生属性。
流程编织成组织的大网,环环相扣,眼眼相通,路标接着路标,任务连着任务,牵一发而动全身。请注意,这里所指的相互关系,不是传统的、以职能部门为中心的相互关系,而是指的流程化组织中的相互关系。
实现了流程化组织的企业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人人敢于承担责任,没有任何人会打官腔,推诿客户的需求,没有人会打着对流程负责的借口,而推卸对客户的责任。
流程其实是很需要一点当机立断、承担责任的主动精神的,是很需要一点高尚的本能——良知的。
我们千万不要流程还没有建设好,就把负责的精神全丢光。千头万绪,归根结底,责任止于流程。
绩效为上
现在我们的管理线已经开始清晰了,所以我们要追求管理线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