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编者杨富森教授,曾任北平私立燕京大学文学学士。
燕京大学听上去有点陌生
但要是提到它现在的名字
你就知道有多厉害了!
“北平私立燕京大学”
正是国内顶尖学府——
北京大学的前身
在杨富森教授一生的治学过程中,对传统国学研究颇深,
尤其是对《史记》倍为推崇,
因此他花了近十年时间通读《史记》,反复挑选、斟酌后,从中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篇目,
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字,将故事内容重新讲述一遍。
举个例子
↓↓↓
中国人常自称“炎黄子孙”。谁是炎黄呢?
“炎黄”是五六千年前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的两位氏族首领:“炎”是指炎帝,也就是教百姓耕种、为人们遍尝百草的神农;而“黄”则是后人尊为华夏始祖的黄帝。
黄帝本姓公孙,父亲是少典国的国君;母亲是有蟜氏的女儿,名叫附宝。据说有一天,附宝到祁的野外散步,无意中看见一道巨大的闪电围绕着北斗星,她受到感动就怀孕了,可是直到二十四个月后才分娩,生下黄帝。
黄帝一家人本来住在寿丘,黄帝出生后才搬到姬水。黄帝因为是在姬水长大的,所以后来改姓姬;又因为他们住在轩辕之丘,所以就以轩辕为名,也以它为号。黄帝的名字就由原来的公孙轩辕改成姬轩辕了。
你知道嘛
在《史记·黄帝本纪》中
只有区区十八个字的描述
↓↓↓
杨教授将不同古籍中关于黄帝的记载
融汇贯通,引经据典
,呈现出一个更为
丰富、精彩、曲折和完整
的“黄帝的故事”。
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让孩子们了解了什么是“炎黄子孙”,知道了远古世界中黄帝的神奇身世,还有“姬”“公孙”“轩辕”等姓氏知识,信息量丰富,画面感十足。
后来杨教授不断完善改编创作,这才
有了这一套
突出故事性和可读性
的《小学生也能轻松读:史记》,让小学生
把历史当成故事来读,
不知不觉爱上读《史记》。
此外,本书还有
国家级美术大师汪家龄
绘制全彩插图,为这一版本增色不少。
汪家龄
,1944年生,
国家级美术大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特邀创作委员。
国画作品在海外展出并屡获嘉奖,被编入《中国美术家辞典》。
汪家龄大师作为国家级美术大师,创作了无数连环画作品,像我们小时候阅读的
《岳飞传》《楚汉相争》
等作品都是汪老所作。
汪家龄大师手绘365幅《史记》全彩插画,
真实还原中国3000年的历史风云场景,堪称
“纸上电影院”,
妙趣横生,美不胜收。
让孩子在阅读的同时,观看古人生活场景,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朝代氛围,
阅读更加有场景感。
孩子一边读故事一边看图,更能理解书里的故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