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不断进步,活出精彩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习曾国藩  ·  内心强大的人,往往有以下三种表现(很准)! ·  6 天前  
学习曾国藩  ·  做人,最掉价的8种行为!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改变自己

中国人那么优秀,为什么美国人还是更喜欢印度人?

改变自己  · 公众号  · 学习  · 2016-12-09 07:17

正文

#时间不会等你#


#每周多一点分享#


彭萦:


我看美剧 Suits 的时候记了这样一段笔记。是的,我经常边看美剧边记笔记。


「Look, he is never gonna make a partner. 」


「Ok, let me guess. Because he threw a lousy rookie dinner.」


「No, because he doesn't get it.」


「Get what?」


「He doesn't get that doing good work isn't the whole job. Part of getting it that the things like rookie dinner actually matter, even when you don't think they do.You were giving me shit this morning because I come and go when I want to. You know why I can do that? Because when I got here, I dominated it. They thought that I could work 100 hours a day. Now, no matter what time I get in, nobody questions my ability to get the job done. Get it through your head. First impressions last. You start behind the 8 ball, you’ll never get in front.」

 

「要我说,他永远都成不了这里的合伙人。」


「好吧,让我猜一下,就因为他搞砸了一次新人晚宴?」


「不,是因为他根本不懂。」


「不懂什么? 」


「他不懂把手头的任务做好并非工作的全部。有些人就明白,其实这种晚宴至关重要,即使你觉得毫无意义。听着,我知道你今天早上对我很不爽,认为我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知道我为什么可以这么做吗?因为我一来,就抢着做事。他们觉得我一天可以工作 100 个小时。所以现在,无论我什么时候到公司,没有人会质疑我的能力。你好好想想吧,第一印象至关重要,一开始就被别人落在后面,以后永远别想翻身了。」


中国人那么优秀,为什么美国人还是更喜欢印度人?

by 陈志武


一家硅谷公司招来三个实习生,分别是中国人、印度人和美国人。美国实习生只求把事情做完就好,一到下班立马走人。他对一些问题尽管一知半解但也能侃侃而谈,一分钟可以讲完的问题,能讲五分钟。中国实习生很努力,活干得最多最好,但不爱多说话。


印度实习生工作做得没有中国实习生精细,但也不差。虽然讲话带有口音,但最爱发问,擅长表达自己。在实习期间,学到东西最多的是中国实习生,但是,最后人们最能记住的是那位印度学生。




这个故事当然是中国人喜欢讲的,因为中国人看重「硬本事」、看轻「软本事」;按照这种我们熟悉的价值观,这个故事实际是想抬高中国人、贬低印度人,也包括贬低美国人,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因为我们这种看重「硬本事」的文化取向造就了中国人只能干苦力活、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硅谷和美国大学等领域成为领袖人物;也正因为美国和印度社会既看重「硬本事」也看重「软本事」,所以,反馈到文化和教育领域,就变成了不只是要强调数理化,也要强调人文社会科学,在判断人才时不只是看他的硬技能,也看他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看他是否是一个风趣的人。


比较极端的是,不少中国父母在子女好不容易到美国大学读书后,又偏偏要他们花大学四年学会计,这些朋友说,他们担心子女毕业后不好找工作,会计好找工作。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实际上中国会计规则跟美国不完全相同,学完美国会计规则,到了国内还要补课才能做会计。而且像会计这种职业性这么强的专业,根本不需要到美国大学去花钱学四年,在国内的技校就可以学到,然后在国内考会计资格,那样既省钱又更实用。


这里关键还是在于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问题。教育有两项主要功能:一是为了职业,另一个是为了做人,尤其是为了做一个有意思、有趣味、有意义的人。教育不单培养人的职业素养,它更培养人格。


许多朋友一听到自己子女想学历史、文学、艺术,或者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就很生气,认为这些「软本事」是无用功,不便于找工作等等。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些「软本事」恰恰是使一个人更加有意思、有趣味的基础。


世界需要「硬本事」的人,但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那些能说会道、知识渊博的人领导的。即使我们走出企业领导、政府领导阶层,在社会生活中,那些除了职业以外还了解我们历史、社会、政治和经济是怎么来的人也是更加有趣的人,同时更可能是社会中的成功人士。


随着互联网资源的丰富膨胀,各类专业技术通过谷歌随时随地可以查到,获得「硬本事」的方式可以是技校、大学,也可以通过网络。所以「硬本事」的相对价值在降低。但全球一体化的社会对于「软知识」、「软本事」的需求比以前大增。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中国人不在「软本事」方面追赶美国和印度,我们可能只能继续以苦力活、低利润活为主,把需要领导软实力的高利润、高收入的工作交给美国和印度人来做。




就每个人的生活而言,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和大学都应该强化通识教育,也是为了让自己能活到老幸福到老。通识教育不仅能让一个人增加「软本事」,而且还会让你接触了解各种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激发你方方面面的好奇心和兴趣。


一旦你对许多东西有好奇和兴趣后,一辈子中的不同时段总会有让你感兴趣、让你激动的追求和话题,不会过得枯燥,更会充实生命中每个阶段的生活内容,最大化一辈子的幸福感。


之所以中国人跟美国人、印度人的差别这么大,也当然跟中庸和孝道文化紧密相关。在中国长大的过程中,父母等周边的人都教你「要听话」、听长辈的话。不管走到哪里,只要见到比自己年长的,都要小声讲话,顺从听话,不能挑战长者和权威的言论。


正因为从出生开始,二三十年之内,周边大多数人都比自己年长,都是自己必须要顺从听话的对象,所以,每个人在成长的二三十年里都会被一定程度地驯化,鲜有机会锻炼讲话辩论,长大后即使想学习辩论、学习作报告演讲技巧,也很难改变从小被迫养成的「听话不作声」的习惯。


在中国,别人说「你的孩子好听话」是对你子女的表扬,父母也会因此而欣慰。而我在美国生活的 30 年里,从来没有听到美国人以这种话去夸奖人家孩子的,因为美国人会认为「听话」「顺从」是贬义,是没有个性的表现,因此,没有人愿意被这样评价的。


由于三纲五常,长辈、年龄是中国社会名分等级秩序最重要的组织维度,这种等级秩序压制个性的表达,使我们长大后本能地安静、讲话谨慎又谨慎。美国社会是另一极端,没有鲜明的基于年龄、长幼的等级秩序,大家以理服人,而非以年龄大小压人,所以,就更加促成美国人辩论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


印度则是介于中国和美国之间,他们对长辈也会敬重,但不像中国社会那么绝对,再加上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 100 多年,多少也淡化了印度人对长者的顺从程度,不再像原来那么论年龄,而是更加讲理,以理服人。这些文化特点是上面三个硅谷实习生故事背后的重要原因。


中庸逻辑要求你不能声张,不能过多表达自己,什么都要适度。即使是讲道理、辩论,也不要那么认真,不要那么「打破沙锅问到底」,什么事情「差不多」就行了。这种文化熏陶出来的人,当然倾向于不会表达,即使表达或者争辩,也不会太激烈,否则,内心会感到不自在,会内疚。


再者,这些年在中国,许多做母亲的不知道溺爱会害了孩子,让自己孩子永远长不大。比如,在我原来任教的一个大学里,一位中国教授已经 30 岁出头,没有结婚成家。尽管他已经拿到终身教授职位,但还是不成熟,因为他母亲还是每天跟着他、盯着管着他的一举一动,这就让她的儿子一直没有机会长大成人。


根据六年前我女儿用的一本美国中学教材的一些研究估算,中国大学生的成熟度平均比美国同龄人要低 3.5 年左右,原因就在于儒家文化和中国父母育子方式,在该放手的时候不能放手让孩子独立。


而成熟度跟领导力又高度关联,没有成熟就无法有领导力,就难以竞争谷歌、微软、花旗等公司的 CEO 岗位。


许多人在解释为什么中国学生在美国不能更成功、中国人不如印度人那么突出的时候,都喜欢以中国人英语差、印度人英语好作为主要理由。


语言当然是中国人的弱项,但实际上更根本的原因不是语言,而是儒家的名分等级秩序,这个秩序使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被持续不断地压抑,任何有个性的表达和质疑都会招致重罚,以至于等我们长大成型时,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成了只会做事、不会作声的人,只有干苦力的「硬本事」,缺少「软本事」。


今天的世界已经高度一体化了,为了让我们的后代有机会在国际竞争中更能胜出,一方面必须改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把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重点放在「做人」的通识与思辨训练上;另一方面要走出儒家名分等级秩序的文化制约,不能再把「顺从听话」机器人作为我们教育的楷模。


本文作者陈志武,耶鲁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封面图 by Sam Chivers


今天我做了什么改变


你是一个买买买的人吗?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黑五」你都买了什么呢?怎么样的特质的人更可能是一个买买买的人?那些买买买的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

过去几年,彭萦她的消费观就有很大改变。彭萦虽然还算不上是一个极简主义者,但是有很多东西她再都不会买了。

那是哪 5 个呢?


以下是改变自己会员对彭萦 20161127 期语音《5 个我现在再都不买的东西》的反馈。


@会员 石头


回想一下,自己从去年底突然有意识地去尝试各种风格的衣服来找适合自己的风格,最后定下来常买和长穿的都是纯色简洁的服饰。而且买东西也开始慎重考虑,买最合适的最喜欢的然后一直用着。不知道是工作后独居的原因,还是近一年多习惯的学习和思考,越来越关注所有有关自己的一切,使用的物品越来越有固定的选择性偏好,日程越来越有规律,情绪越来越温和。


@会员 蜗牛


感觉自己跟彭萦的买买买观念很相近啊,也是最近两年才形成的习惯,但在三线城市这样一个地方,在周围人看来好像特别不能理解,大多数人还是喜欢物品堆积的充盈感,感觉那样的生活才温馨有气息,不过我还是挺坚持自己的,买东西都会理性思考到底自己需不需要,所以常常会拒绝很多周围人问的要不要买什么的问题,久了感觉自己好像挺不合群,不过没关系,以自己喜欢的舒服的方式生活。


@会员 良木


说到买买买,想到了自己以前双十一下的二十多个订单。发现自己有时候很容易因为一些折扣活动,买了一些实际用不太上的东西,最后可能就是放置在一边,反倒是浪费了。尤其化妆品上,我觉得尽量不要买平价替代品,要么就不要买,要么就攒够钱买原版,买了平价替代只会更费钱,这是亲身体会。以前总想用一样的钱买很多的东西,所以买了很多喜欢的牌子的平价替代品,结果到最后还是又买了原版,所以如果你真的很喜欢某个牌子的口红,不要再去网上找平价替代色了,攒钱买一只原版吧,对于化妆品,价格和质量是成正比的,你也会更珍惜的用,毕竟辛苦攒钱买的。


The things you own end up owning you. 「你所拥有的,都将变成你的束缚。」


我们有时候会被自己的消费欲望所控制,把购物欲当做自己的在场证明。但是你所买的东西你都满意吗?还是买它们只是徒劳,反而过多地充斥了你的生活空间呢?


随着「断舍离」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尝试极简生活。想知道如何摆脱物质生活对我们的束缚吗? 彭萦她自己又是如何实践 One in, one out 的呢?现在加入「改变自己」,让彭萦来告诉你。


点击阅读全文,加入会员,可以在周日晚上额外收听到彭萦上一周的会员语音:《5 个我现在再都不买的东西》,不再把注意力放在投资鞋包车表上,而是放在投资自己。


本篇文章关于中国人与西方人之间的对比,看完文章还心存疑惑的你如果仍然不懂自己与那些西方人之间的差距,现在就加入「改变自己」会员,挑选 4 期福利语音收听,其中 20161113 期的语音《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总那么拼,西方人却能安心晒着太阳躺在沙滩上》,彭萦的回答会让你豁然开朗。

想知道会员能得到什么?↓↓↓点击阅读原文,10 秒钟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