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OOC
MOOC学院是果壳网旗下产品。为中文MOOC(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学习者打造社会化学习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冷兔  ·  【冷兔趣闻】不会聊天的都进来学! ·  2 天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再惹我,就不给你看我的大眼睛了! ·  2 天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好家伙,这配音小作坊就是猛 ·  4 天前  
冷丫  ·  开心一笑:惯性太大,怕刹不住车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MOOC

揭露一个人人会犯的心理偏见

MOOC  · 公众号  ·  · 2017-05-24 21:16

正文

歧视是人的本能,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是有积极意义的:它不仅能帮助人们规避风险、提高生存几率,又节约了认知资源、降低能量消耗。然而在现代社会,歧视在总体上是消极的:它不仅会把人的认知习惯带偏,更可能被他人利用,损害社会总体利益。


人人都有歧视心理,且大多数情况下难以察觉。如何尽可能削减歧视带来的负面影响呢?请看本文。



揭露一个人人会犯的心理偏见

by 靳小凡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小凡聊书(ID:wenlandushu);作者靳小凡。读书、写作践行者,2016年读过120+本书。只聊最好的书,只写最好的文。



你开过地图炮/被地图炮过吗?


“广东人什么都吃,虫子、老鼠……”

“我跟你说,河南到处都是骗子和偷井盖的。”


地图炮也不限于地域,还有可能是「当官的没一个好货」「90后就是娇生惯养」「做销售的只会花言巧语」等等。


对于这种行为,我们或许嗤之以鼻、或许愤怒回击,殊不知,开地图炮背后的心理,几乎每个人都有。



1.易得性偏见


地图炮在心理学上叫做——易得性偏见(availability bias)


相对于抽象的信息,生动具体的信息更容易使人印象深刻,印象越深,我们就越高估事件再次发生可能性。


tips:易得,即事物使人印象深刻,在大脑中更容易被唤起。


如果你曾经被河南人骗过,又得知自己的一位朋友被河南人骗过,恰巧在网上看到一个人也被河南人骗过,你是否会得出结论:河南人骗子就是多!?


很可能会,因为你经历了活生生的案例,印象太深刻了。


对看见、听闻、特别是亲身体验到的事,我们会给予过多的重视。


如果我举的这个例子还不足以让人信服,来看心理学家做的捐款实验:


心理学家先给参与者5美元让他们填一些问卷,然后问他们愿意从这5美元里拿出多少捐献出来,解决因食品短缺引发的难题。


第一组参与者看到了一组统计数字:非洲的马拉维有超过300万的儿童因饥饿而营养不良。


第二组参与者看到的是一个骨瘦如柴的非洲小女孩照片。




显然,300万儿童的饥饿问题,要比一个小女孩的饥饿问题严重得多,但是人们的选择恰恰相反:给小女孩的平均捐款是300万儿童的整整两倍!


这背后的原理就是人的「易得性偏见」:


我们对抽象的统计数字十分冷漠,但活生生一个人的形象却能唤起深深的同情心。


为什么罗尔的一篇文章,就能获得270多万的募捐?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罗一笑小朋友的形象,太鲜明了。



2.易得性偏见的运用


现在一些公益组织也很清楚,没人喜欢干巴巴的统计数字,要想留下深刻印象,必须唤起我们的易得性偏见,所以他们学会了把统计数字形象化,比如下面这个:


2014年,美国有8124人死于枪杀。


美国三亿人口,8124人死于枪杀……这有什么特别的吗?是严重还是不严重?我们对此完全没概念。


《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为了让人们感受到枪支泛滥的严重性,对这句话做了一番特殊处理,来看这篇文章是怎么解释这组数字的?




他们用一张图表,对比了不同国家人们死于枪杀的概率:


在美国死于枪杀的概率,相当于在美国死于车祸的概率

在日本死于枪杀的概率,相当于在美国被闪电电死的概率

在英国死于枪杀的概率,相当于在美国被拖拉机怼死的概率

在中国死于枪杀的概率,相当于在美国死于坠机的概率

……


这样我们一下子就感受到:


在美国死于枪杀有多容易,而在别的国家死于枪杀的机率有多低。


不止公益组织,广告商也在用「易得性偏见」影响我们。


如果只说:“xxx奶茶,一年卖出七亿多杯。”我估计效果很差,因为对于奶茶卖七亿杯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我不知道。


但是一旦加了后面一句“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两圈!”,七亿杯这个数字一下子就生动起来,甚至在大脑里形成画面感,这句广告词也因此人尽皆知。


(MOOC小编补充:那句广为流传的"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也是这个道理。)


说到底,易得性偏见的本质在于:


我们的大脑不喜欢抽象的东西,而偏好用生动具体的事物来理解世界。


这也是为什么高中学习牛顿第二定律F=ma(力=质量*加速度)的时候,我们也要借助想象一个运动的小车或小球,才能理解。



3.解决办法


说到这儿,有的朋友可能想问,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避免易得性偏见呢?其实解决办法我已经给了:认识到易得性偏见的存在本身,就能削弱它的影响。


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在调用你的元认知能力,所谓元认知,是对思考过程的反思:


只有意识到思维过程中谬误的存在,才可以能动地去改变它,元认知仿佛为思维过程按下了停止键。


事实上,易得性偏见也仅仅是认知偏见(Cognitive bias)的一种,人类的认知偏见甚至有十几种之多。


在这个领域,诺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也是该领域的奠基人,他写过一本名气很大的书《思考,快与慢》,值得一读。




另外还推荐一本国人写的小书《别做正常的傻瓜》,把认知偏见的主要结论都给概览了一遍,通俗有趣,适合入门。




学以致用,如果哪天新闻联播上报道:


有个3人的持刀杀人团伙在全国各地流窜作案,不分男女老少地乱劈,行动极其隐秘,手段残忍无比,分尸活埋无所不能。


此时我你建议最好不要这样:




做个理性的现代人,学点人类认知偏见的知识,还是蛮有用的。


至少你不至于吓得头屁分离:)



-END-


后台回复下列关键词查看文章合集

说话 | 舒适区 | 清单 | 自律 | Excel

情商 | 影单 | 书单 | 读书 | TED

持续增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