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长安街知事
提供靠谱的政事分析,解读注意不到的新闻细节,脑补有趣有料的政治常识。一群接近核心的小编,给你提供走心的时政新闻。
51好读  ›  专栏  ›  长安街知事

一带一路论坛,王健林提出新的小目标

长安街知事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5-14 18:0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除了巴黎和印度两大万达城项目之外,万达集团正在与“一带一路”另外两个国家洽谈万达城投资,计划年内落地。


就在刚刚,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上,提出了新的小目标。


这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王健林颇为活跃。 长安街知事APP 在现场就看到了这样的场景,王健林上午参加完开幕式从会场出来后,被数十家媒体“长枪短炮”团团围住,以至于本来约好采访的央视主持人鲁健一直没找到他。最后还是鲁健走到人群中,把首富“解救”出来。


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 万达与“一带一路”渊源很深。万达 国际化战略布局,早已紧跟“一带一路”。


2016年7月26日,王健林在 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一带一路”区域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谈到了“一带一路”带给企业的三个机会:创新思路、基础设施和服务业。


其中基础设施和服务业,与万达在地产和文化投资领域的传统优势,高度契合。


数据显示,万达在“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内区域投资超过万亿,在海外65个国家和地区也均有投资。


此前,网上晒出王健林一天的密集行程,让人叹为观止。在“一带一路”论坛的大日子里,他更是活动一个接一个。上午参加开幕式,下午又在 “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上发表演讲。这个会议, 有100多名部长级嘉宾到场。


企业和企业家们抓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带来的商业机会,是成熟的经营之道。不过,也有小伙伴们很好奇, 这与增进民心相通有何关系呢?


相比于创业成功, “民心相通”这四个字,无疑给全球的企业家们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宏大的格局。


在平行主题会议上,王健林演讲的题目叫《开展旅游投资 实现民心相通》:旅游,不仅 是民生投资,更能促进文化融合。


促进文化融合,是民心相通的重要实现途径。而要促进文化融合,首先要有文化自信。


这一论点, 在5月12日政法大学的演讲中,王健林已充分做了论述,他说——



文化越自信,越有民族自豪感,凝聚力就越强。中华民族要重建文化格局,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思想保证。民族复兴有很多途径,首先要有自信,要有底气,从而为之努力。


到“一带一路”国家进行旅游投资,既可以将中国的优秀文化带出去,也可以把当地文化融进来,在实践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显然增进了民心相通。


事实上,增进民心相通,在国内已有成功实践。 长安街知事APP 此前曾做过介绍,在全国上下扶贫攻坚的大背景下,万达创新社会扶贫模式,开展企业包县,在贵州黔东南州的丹寨县打开了局面。


值得关注的是,万达在丹寨包县扶贫,正是主打 旅游投资。在旅游小镇的带动下,丹寨的资源禀赋得以充分发挥,当地群众也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增进了民心相通。


对于国家来说,增进民心相通,有利于构建更深入的友好关系;对于企业来说,增进民心相通,则为当代中国的企业家精神注入了更丰富的内涵。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会议和活动中都提到了企业家精神。


2014年11月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说——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


2016年7月,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并提出,要加快培养造就国际一流的经济学家、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


当代中国的企业家精神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3月4日看望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发表的重要讲话。


这次重要讲话,总书记重点谈到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对民营企业家而言,所谓“亲”,就是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


国家与企业的“民心相通”,正是建立在这样的“亲”、“清”关系之上,目标都是为社会和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在国家战略面前,增进“民心相通”,是国家的责任与担当,也是当代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完美绽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