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说了,发行人是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申请文件一经申报,即对相关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实际上,IPO虚假、隐瞒、故意遗漏披露普遍存在,而且存在很多技巧和模糊地带。IPO虚假披露、隐瞒披露案件频发,证监会尽管部署了虚假披露及欺诈上市专项执法活动,造势很大,但收效甚微。对于虚假披露,今年京天利隐瞒关联方、益盛药业隐瞒股份代持被证监会处罚,龙宝参茸隐瞒担保被立案,这些曝光的隐瞒披露只是冰山一角。通过比较这类披露文件,发现IPO虚假、隐瞒、故意遗漏、模糊披露技巧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手段:
一、签署抽屉协议不予披露,神不知鬼不觉
由于披露有关事项必然导致无法通过证监会发审会审核,而通过隐瞒则可以彻底去除上市障碍,所以签署抽屉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只有签署各方知悉内容,不披露谁也无法得知。具体案例如下:中国证监会公布了龙宝参茸虚假陈述案件,该公司涉嫌在招股说明书中隐瞒重大担保事项;益盛药业隐瞒股份代持事项;还有IPO市场上大量存在的PE对赌洗协议。若披露PE对赌协议,IPO企业必然无法实现上市,于是几乎所有的发行人都选择了故意隐瞒,虚假披露。若过会了,PE协议就失效了,若没上市,对赌双方又进行互撕,被蒙在在鼓里的就只有投资者和社会大众。根据理财周报《百家PE对赌秋后算账:桌底下的对赌协议全曝光》曝光,2013年财务专项核查撤单IPO的292家公司中,至少有86家引入了数量不同的PE股东。125家PE共对86家终止上市公司投资了165次,在这86家公司中,主动披露与PE对赌协议的寥寥无几。撤了材料后,有的PE与企业还就对赌协议打起了官司,证监会也根本不过问,是一个虚假陈述逍遥的天堂领域。
今年7月,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IPO惨遭否决。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李俊霞持有发行人12.92%股份,首次申报中未如实披露李俊霞相关信息,未准确披露发行人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邑支行2012年8月22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最高本金余额为4,000万元的债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的相关人员,导致同一事实前后存在不同表述的情形。西藏高争民爆股份有限公司21日IPO过会,其首次申报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未披露重要的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更新材料时改正了也给过会了,属于扶贫IPO绿色通道。
二、偷偷地减少招股说明书的披露内容,准则是给老实人用的
证监会发布了招股说明书准则,这是招股说明书最低的披露标准,但有的IPO企业没有按照这个标准进行信息披露,有的内容直接省略了,不完整披露的招股说明书过会的企业还真不少,不信你就对照准则看看招股书有哪些遗漏,这里面就充满者隐瞒和故意遗漏的艺术,你可能会有重大发现。
三、极度压缩保荐工作报告和法律意见书,以精简意见掩盖问题披露
招股说明书主要披露公司历史沿革、业务与技术、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公司治理、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等内容,描述方法属于陈述事实。而保荐工作报告和法律意见书中则需要就发现的问题进行披露,为了能够过会,基本都采取了避重就轻的披露方式,重要问题有的还选择不披露,问题也写的很委婉和晦涩难懂,就是让投资者看来企业特别的好,问题特别的少,是个好企业。其实,重要的问题暴露都在反馈回复中,回复即使虚假陈述、编造故事,也不用披露,对投资者和企业内部员工来说,永远是不公开的秘密。另外,券商和律师在其报告中隐瞒了重要问题,证监会也没反馈,这样的问题就不可能有人知道。某一天,若需要披露IPO反馈意见回复了,才可能更加会更加有效的杜绝虚假陈述。说白了,看招股说明书基本是看不到企业问题的,只有反馈意见回复才能够反映企业问题的大小,该不该过会不过会一般人也没法判断。
四、模糊披露,杜绝COPY
对于招股说明书中要求披露的内容不进行明确的陈述,而故意采取模糊、晦涩难懂的方法,让投资者无法明了的了解情况。比如,对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情况,不明确披露哪些人员变动了,而是通过披露董事会换届或高管任命等方式,故意让你看不清,要知道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投资者还得自己去一个个比较。为了降低投资者的分析效率,有的招股说明书还应用了杜绝复制功能的PDF,目的是让投资者放弃瞎折腾的分析。
虚假陈述为何比较普遍?主要是太侧重净利润等经营指标审核了,而对企业和高管的诚信、社会道德、公司内控等指标严重的重视不够。IPO上市,就是要扶持具有诚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上市,能够给社会带来正能量和贡献。对于惟利是图的企业,还是少上为好,上市了只是给资本家剥削提供了更大的平台。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21日通报了证监会对IPO欺诈发行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专项执法行动首批立案情况。下一步证监会将统一部署、协同联动,针对IPO各环节、各主体等全面筛查,切实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以促进证券市场的平稳健康运行。IPO目前已自查结束,证监会相关人士曾提到 30%的企业在信息披露、财务规范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希望通过自查吓退相关企业。但自9月30日自查结束后,申请终止的企业数量很少,看来证监会不大面积现场核查根本就无法阻止企业的虚假陈述和欺诈上市,希望证监会尽快行动起来,掀起打假高潮。
加入微信群:只加资深总监级以上金融投行人员和上市公司高管等资本圈人士,不合条件请勿加,见谅。目前已有近三千名投行资深人士加入投行圈微信群。您只要加mahf3241352(微信号)为好友,并报单位“姓名+公司+职位”,在发送名片后,,我将把您加入投行圈微信群!本群以金融投行专业问题探讨,并购及投行信息交流,业务资源对接为宗旨。由于目前申请人数较多,请您耐心等待,我们会尽快审核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