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混沌巡洋舰
混沌巡洋舰, 给您洞穿未来的视力。我们以跨界为特色, 用理工科大牛的科学思维帮你梳理世界的脉络。
51好读  ›  专栏  ›  混沌巡洋舰

读《语言本能》,谈“心智成长”

混沌巡洋舰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2-16 08:00

正文

作者简介:王宪鹏,出版公司策划编辑,年过而立的八零后;个人公众号“自我的成长”,以笔名“知我君”分享有温度有态度有营养的成长类文章,做一个心智成长的践行者和终身学习者。


平克(Steven Pinker,1954年9月18日-)是一个研究语言的心理学家,因广泛宣传进化心理学和心智计算理论而闻名,被誉为世界顶级思想家。平克已译作中文的图书有《语言本能:人类语言进化的奥秘》、《思想本质:语言是洞察人类天性之窗》、《心智探奇:人类心智的起源与进化》。2002年他出版了畅销书《白板论:现代人对人类本性的否定》(还没译为中文)。这四部作品合称为“语言-人性四部曲”。他的四部曲(我只看到三部)在思想上存在递进和延展的关系,在内容上却极少有重复的内容,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渊博和缜密。

1994年,他的《语言本能》一经出版就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并入选《美国科学家》评出的20世纪100本最佳科学书籍。这本书讲述的是比较深奥的理论,但语言简洁明了,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不过,虽然平克的文笔很好,语言平实而生动,说理通俗易懂,当我们试图真正把握他的思想时,困难仍然非常大。他的书跨了很多学科,他信手拈来的故事和理论让我们感受到了思想的冲击力,我们需要暂停下来好好消化才能继续读下去。

欧阳明亮在《译者后记》里这样写道:“史蒂芬·平克调动了来自多个学科的重要理论和研究成果(包括语言学、心理学、生物学、人类学、遗传学、文化学以及人工智能等),将它们整合成一张知识的巨网,我们在这张巨网里可以看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福多尔的心智模块、奎因的‘归纳法的耻辱’;可以看到思维语言、语法基因、人工智能、语言谱系;也可以看到儿童的语言发展过程、黑猩猩在语言学习上的种种表现以及人类大脑的语言功能结构图。在平克的精心编织下,所有这些知识都指向一个结论:语言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人类大脑中固有的心智模块。”


这本书只说了一句话,“语言是人的一种本能”,但我们的收获胜过千言万语。为证明自己的观点,平克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如阐明进化论思想,反对“标准社会科学模式”,证明心智计算理论。为了便于理解,我按照自己的理解粗略地梳理了这本书的内容:


1.想象一下现代人类发现原始部落时的情形,交流将如何展开?想象一下最早与中国接触的外国人,他们如何学习汉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最初的交流是语音的交流,交流双方不断地发现不同的语音对应着的不同的事物或情形,逐渐地熟悉对方的语言。在“语音的奥秘”一章里,有一个小节的标题是“所有的语言都是幻觉”,我们可能将一些并非语言的发音误认为是某种语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鹦鹉、八哥能学会人话的原因。语言交流,一是要有发音器官,二是要有能够辨别语音并对应为有意义的语言的接收和分析器官。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不到6个月大的婴儿能听懂几乎所有语言的发音,这说明人类天生具有分辨语音的能力。成年人的口语能力取决于语音识别能力,能够流利地书写外语的人可能口语很糟糕。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语言的幻觉性质——当你盯着字幕看外文影视剧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听懂了人物的对话(MeGurk效应)。幻觉”其实是说听到什么取决于语义系统分析出什么样的结果


2. 想象一下不同语言的人混杂在一起的情形,他们将使用什么语言?这样的情形在历史上多次出现,比如地中海沿岸的贸易使得一种混杂多国语言的新形式语言(pidgin,皮钦语,洋泾浜)出现,大航海之后的奴隶贸易也使得新的混杂语言出现,夏威夷种植甘蔗之初吸引日、韩、葡、菲等国劳力输入,也出现了混杂语言。还有,聋哑儿童汇聚在一起,他们会创造一种混杂的手语。这些语言传递到下一代的时候就会变成规范的语言(克里奥化)。儿童可以借鉴不规范的语言发展出规范的语言,这说明人具有天生的句法分析系统。书中提到的wug实验和泥巴怪实验证明了这个观点。还有语言学家用6.6万个容易引发错误归纳的句子去考查孩子的语言学习,结果是没有一例错误。可见,语言能力不但是天生的,而且是多数人都具备的。


3. 智力低下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能够滔滔不绝地讲话吗?心理语言学家贝鲁姬对一个名叫克里斯朵的女孩进行了研究,这个女孩患有威廉症候群,长得像小精灵一样,她不会绑鞋带,不能区分左右、做加法、画脚踏车,但她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话,而且使用的语言合乎语法。人的语言中枢在左脑而不是右脑,因为左脑擅长分析不连续的与时间相关的信息,而右脑擅长分析连续的与空间相关的信息。当布罗卡区受损之后,即便人能吹熄蜡烛发出咳嗽声,却很难说出完整的句子,而当威尼克区受损之后,人的句子理解能力就会丧失,语言流畅但没有意义。神经心理学家贝奈斯报道过一个简称“HW”的个案,他很聪明很会说话,聊天也正常,但是无法从他的心理词汇中提取要说的名词,不过,他能了解这些名词的意义。还有一些病人可以读可以说,也可以辨认环境周遭的声音,但是不能辨认语音和字。这些例子都指向一个结论:语言是脑的功能,没有脑的生理基础,就没有语言的复杂和神奇。


4. 中国有不少文化人反对汉字简化和拼音方案,他们的理由站得住脚吗?爱斯基摩人关于雪的词汇非常多,这是流传颇广的一个说法,这种说法暗含着一种思想,即文化决定语言,语言承载文化。印刷工人肯定有很多与字体、纸张有关的词汇,这些词汇外行人可能从未听说过,那么,这些印刷工人会因此变成外星人吗?不是所有的语言都有丰富的关于颜色的词汇,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出细致区分的习惯,在平克看来:“如果一个语言只有两个颜色的字,则这两个字通常是黑和白(包括暗和亮),假如这个语言有三个颜色的字,它们是黑白红。如果四个,白、黑、红,增加的这个通常是黄或绿。第五个是绿或黄,第六个是蓝,第七个是棕色。超过七个的话,紫、粉红、橘红或灰色。”新几内亚的丹尼人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心理学家罗希(Rosch)发现他们学颜色很快。“是我们看到的颜色决定我们学习代表它的名字,而不是反过来字决定颜色的学习。”同样的道理,日本和韩国使用的文字不同于汉语,但他们都保留了很多中国古代的文化习惯,中国人即便放弃使用汉字也不会意味着中国文化的彻底丧失。


这本书的观点就介绍到这里。我真正想要表达在于由此引起的关于“心智成长”的思考。心语、心智语言、心像表征,这三个概念传达着同样的意思,即我们的语言、行为都取决于内在的心智程序。心理学的研究与人工智能的研究发生关联的地方就是有关心智程序的研究,承认这种内在程序的存在将会对我们的思考、工作、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当然,这样的影响并不容易出现,因为很多人都存在基思·斯坦诺维奇所说的“心智污化”现象。很多人用这些污化的心智程序抵制更有效的心智程序,并且誓死捍卫这样的污化程序。先举一个例子。


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伎,伎即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季姬激,即记《季姬击鸡记》。


网络上可以搜到很多“同音文”,有人用它们证明汉字的优秀,反对拼音方案。作为硕果仅存的象形文字,汉语的确显得很独特,然而,我们只能得出汉语有趣的结论,却不能由此发现它的优秀。评判语言是否优秀,要看语言是否有利于高效的交流。按照这个标准,“同音文”实际上证明了两点:文言文实在可怕,汉语并没有交流上的高效性。当然,如果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那些白话文倡导者有机会读到平克的《语言本能》,他们也不会发出“废除汉字”这样极端的倡导。汉字既不具有保留文化(除了自身)的功能,也不具备阻碍文化进步的功能,但是,没有拼音不利于对外交流,也不利于扫盲,繁体字的书写浪费很多时间,改革汉字是必要而百利无一害的。我们究竟在这样的变革中失去了什么?丢了尊严还是灵魂?其实是丢了老祖宗的虚荣心吧?最可怕的心智污化莫过于“祖宗的创造都是最优秀的、最顶尖的、不容改动的”。


在《超越智商》中,基思·斯坦诺维奇提出了三种心智的模型,强调了理性、反省心智的重要性,他将人的思维程序总结在了一张图里:


人的非理性行为三个来源:

一是自主心智功能紊乱,情感失控,

二是本能反应导致的错误,包括难以有效思考导致的压制失败,

三是心驰程序问题导致的错误,缺乏有效思考的方法或存在错误的观念。


错误的观念即污化的心智程序。污化的心智程序很可能比心智程序缺陷危害更大,因为缺陷是可以弥补和修正的,但错误是很难被承认的。阿伦森和塔里夫斯的《错不在我》列举了很多由于价值观冲突而导致的认知失调现象,一个最常见的模式是这样的:做决定之前,我们可能犹豫如何选择,而一旦我们作出了选择之后,我们会立即调动自己的心智资源为这种选择进行辩护。自我辩护是一种本能,属于斯坦诺维奇所说的自主心智,我们的理智常常失去对自我辩护本能的控制,于是,原本的小矛盾变得不可调和,原本的小冲突升级为不可避免的暴力事件。比如,关于转基因、中医、宗教的争论基本上是驴头不对马嘴,鸡对鸭讲,情感、立场决定脑袋而不是证据、理性决定脑袋。美国的制药公司每年给医生送上千亿美元的小礼品,美国医生却相信自己仍然是公正客观的,可能吗?


从成长的角度看,整本《语言本能》都在“去污”,这个污染是指“标准社会科学模式”(SSSM)。平克写道:“这个SSSM不但是学术界中研究人类的基石,而且还是世俗的理念,没有任何一个好人敢不这样想。与它相对的另一种想法叫做‘生物决定论’,它把人依政治、社会、经济的阶段而定位,被认为是引起近世纪悲惨事件的祸源:奴隶、殖民地剥削、种族歧视、社会和经济阶级的划分、妇女强迫结扎、性别歧视、灭种主义。”这个模式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文化决定的,婴幼儿的可塑性非常强以至于教育可以决定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实际上过于强调文化的作用而有意贬低生物遗传的重要性。这本书里没有提到,但是,按照我的理解,平克可能是想批判美国式成功学,即那种认为依靠个人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的主流思想。个人努力当然重要,但是,个人努力只是让个人能力更好地发展、发挥,并不能保证一个人随心所欲地塑造自己。


就是说,“语言本能”这个概念本身强调了一种信念,即把语言、心智都看作进化的产物,认为个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生物遗传的影响。但人们并不会轻易改变自己原有的信念。


罗伯特·埃布尔森有一篇文章叫做《信念就像财产》,他指出,我们总是把信念当作自己的财产,所以才会坚持错误的信念。错误信念的危害很大,但我们却不肯承认它的危害,因为我们会本能地为自己的信念进行辩护。扔掉错误的信念就像是舍弃自己的财产一样让人难过。为自己的心智程序去污可以让我们的心智得到成长,但我们如何说服自己这样做呢?我们怎样判断什么样的心智程序是污化的?常见的建议是去读一读有关批判思维的书籍,这实际上没有多大用处。只要留心观察过那些针锋相对的争论就会发现,批判思维在人们手中只是批判他人观点从而进行自我辩护的工具。最好的答案可能要到平克四部曲的其他三本书里去找。按照我的理解,我们应该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反哺人类的文化。


也就是说,遇到难以判断对错的价值矛盾,不妨把自己想象成智能机器人来思考。越是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人被设定了反应程序”的事实,我们越是能够解放心智获得发展。而如果我们始终坚持认为人是高高在上的上帝选民,是卑微(相对于上帝)而独一无二(相对于其他物种)的造物,我们就没办法突破自身的设定。有趣的是,当进化论的信仰者指出人虽然神奇但其实很普通,只是进化过程带有偶然性的产物,信仰宗教的人会要求他谦虚一些,认为他有这样的想法可能是上帝设计的。


即便人类如今已经拥有足够的知识来认识自己,多数人还是没办法认清自己。这个社会大约是真的越来越后真相了。


扩展阅读

春节读书札记:过去的将是未来的

从国民总时间到国民总判断力-读《走进2050》

那些年,巡洋舰给你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