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图片查看更多】
近两年的年初两会上,大连市委书记唐军经常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与人大代表谈起一个企业——“融科储能”,作为大连市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储能产业与集成电路产业被寄予厚望。在“八个突破点”中的第三方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要有新的突破”中,唐军书记也强调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那么究竟什么是储能产业?它与老百姓有什么具体关系?为什么它能够成为大连市未来的金字招牌、经济支柱?近日,记者走进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探访这个世界级“电力银行”的制造商。
融科是一个干什么的企业?
2006年,大连市庄河籍企业家刘延辉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一个实验项目相遇,身为钒化学品产业界的优秀企业家,刘延辉敏感地意识到一个时代即将到来——清洁能源时代,他果断地选择了投身其中,于是有了日后的这一切。
融科储能成为全球唯一具备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技术开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受访者供图
其实,清洁能源时代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很多年前,人类就已经预判到随着煤、石油等能源的日益枯竭,太阳能、风能这样的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必将走进人们的生活。
但为什么清洁能源尚未更大规模造福人们的生活?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这些电力无法稳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储能产业应运而生。它的基本原理是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环节,配备大容量储能设备,不稳定的电力变成稳定的、可控的电。所以,储能设备,被业内形象地称为“电力银行”。
2006年,刘延辉正是看准了这一产业的广阔前景,他与化物所张华民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始合作。 2008年,大连融科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在高新园区成立。
融科立足自主创新,通过与大连化物所的产学研紧密合作,在全钒液流电池技术领域形成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技术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国内及国际标准的牵头制定单位。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运营三十几个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占世界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总装机量的40%。立足大连,融科现已形成了包括位于高新区的总部创新基地、金普新区装备生产基地和花园口的材料生产基地的“三位一体”发展格局,成为全球唯一具备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技术开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
直到今天,公司迎来第9个年头,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它是年轻的,但它的未来已经被认为是不可限量的。
储能产业的未来是什么?
记者从相关资料中了解到,大规模储能技术被认为是与新能源、互联网等并驾齐驱的第三次世界工业革命的支柱性产业技术;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将储能列为改变未来的12项颠覆性技术之一。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计,到2050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将达数万亿美元,我国将达数万亿人民币。目前,储能产业正处于从示范向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按照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大连市储能产业创新中心主体将初步形成,储能技术日趋完善;产业化基地基本建成,产业知名度显著提高。到2025年,大连有望形成全产业链的储能产业体系和综合实力较强的产业集群,储能及相关产业实现产值500亿元,成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的增长点和支撑点。
融科储能总经理刘延辉先生介绍说:对于规划,融科人对未来有深入的分析和展望——“十三五”前期,融科公司以全钒液流电池储能业务为核心,着力打造储能解决方案设计、储能装备开发与制造、储能电站运营与管理、金融服务四大板块,形成覆盖储能技术、产品、市场和金融的服务链体系,达到百亿级企业规模。“十三五”后期,融科公司将以能源互联网业务为核心,发展成为覆盖能源系统咨询、规划、设计、建设、投资、运营业务的综合能源服务商。
到2025年,希望通过储能产业的发展带动大连地区材料、能源、电力电子、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千亿规模的产业链。
能给城市供电的大电池正在建设
金属钒、液流电池、电网……当走进位于高新园区的融科储能厂区,记者看到的是一片整齐、干净的车间。一块块集装箱式的电池整齐地排列。融科储能销售总监张宇博士告诉记者,这样一个电池组就是一个可以运行的储能设备,根据需要的功率和电量,它可以自由组合。“这一块电池售价是300多万元,一些大的项目要用几百上千块”。
听起来,这些冷冰冰的铁块儿似乎都是工业需求的,这个未来的新兴产业和咱老百姓有什么更直接的联系吗?其实,一个近在眼前的项目马上就会应用到千家万户。
目前,“大连200MW/800MWh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国家示范项目”正在建设,一期工程位于大连沙河口区,春光街西北侧。张宇博士介绍,这个项目有两个重要功能,它能解决辽宁电网和大连电网调峰能力不足,解决清洁能源并网后带来的调峰需求。同时,它还可以作为城市的备用电源,为城市紧急供电。
这个基于液流电池建设的项目,“说白了,就像一个能够给城市供电的特大号备用电池,能够保障居民生产生活的安全、稳定供电。 ”张宇博士不无骄傲地说。
据介绍,按计划 2017年 12月完成一期 100MW/ 400MWh建设,2018年12月将全部建成。
更值得咱大连人骄傲的是,该项目是经国家能源局论证并批复建设的国际上最大规模的化学储能电站,是推进大规模储能在电力调峰及可再生能源并网中的重大尝试,在技术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上都具有积极示范和引领意义,将成为世界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全球储能产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刘延辉:抢占三个制高点赢得发展主导权
对于企业创新驱动和产业发展,大连博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大连融科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延辉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要有坚定信念和工作韧劲
刘延辉199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金属压延专业。1999年秋,他辞去了铁饭碗的公职,拉了一些伙伴,筹借资金,创办了金属化工公司。历时两年,公司干砸了,欠了上千万元的外债,经历了最痛苦的过程。但他没有放弃,2001年在庄河创办了银河金属材料公司,筹备期间注重了市场调查,明确了产品定位,聘请了几位专家,把一大块股份分给了共同奋斗的骨干人员,在最困难时期拉入出资人,又筹措了一笔资金,开展公司基建。企业一投产,氧化钒材料就一次试车成功,又赶上了好的市场行情,不但赚到了第一桶金,几年中就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刘延辉说,要认准方向,下大决心,注重技术,身体力行。干实体经济发展企业,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必须有承压能力,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必须有心胸肚量,必须着眼长远发展。只要产业方向明确,产品定位对头,投入再多也要坚持发展下去。
抢占三个制高点赢得主导权
刘延辉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要加快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坚持发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我们辽宁省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
他表示,创新是干出来的。对企业来说,不动脑、不动手,墨守成规就没有创新,更不会有驱动。金融危机结束后,以新材料、新能源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加速促进了全球性经济变革和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谁抢占了新材料、新能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制高点,谁就赢得了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权。“十年前,我们博融控股集团的创业者们敏感地看到了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的巨大市场潜力,不惜投入巨资,毅然走向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抢占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制高点的创业发展征程。 ”
刘延辉说,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大连争做全省经济发展领头羊的背景下,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作为大连人、大连的企业家,能够在这片土地拼搏,希望能为大连的经济发展、能源转型贡献力量。同时,他表示,融科所做的液流电池是有“中国芯”的技术,能够将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做到世界级水平,这是融科人未来坚持不懈的方向,也是融科人的骄傲。
花园口区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杰:
把握好区位优势推动发展要素集聚
花园口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杰表示,“八个突破”从思想到做法的深入阐述,为2017年的工作提纲挈领的定好基调。按照“八个突破”的讲话精神,在求变中突破,是花园口区立足园区发展的思想引导、工作指导,为2017年这个重要的年份开好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李杰表示,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深入实施之年,是全市加快建设“两先区”的关键期,也是花园口区加快发展、爬坡过坎的攻坚期。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国家宏观经济处于换挡期,新动力正在强化,新业态不断涌现。我们正处在艰难的适应期和调整期,先行一步,就能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就会海阔天空。落后半拍儿,必然会错失良机,贻误发展,就会陷入困境。李杰表示,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国发62号文件深入实施,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在即,为花园口区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花园口区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黄海一翼的重要节点,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把握好这一优势,就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力抓好工业发展,不断提升其龙头作用的同时,还要认识到国内市场对绿色农副产品和文化旅游产品多样化需求的日益迫切,花园口区又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
李杰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花园口区推动发展的要素充分集聚,改革红利和发展潜能加速释放,实现花园口加快发展的产业基础更加坚实、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干事创业的热情更加高涨,具备了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坚实基础。
在2017年的工作方面,李杰表示,花园口区会坚持“产业立区”不动摇,以项目为中心,以改革为主线,优化发展大环境,培育增长新动力,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着力打造“生态、服务、人文”三大名片,加快建设新兴产业聚集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和行政审批先行区,为打造大连黄海北岸“产业新区、生态新城”奠定坚实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龙业:
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力争成为大连转型发展的样板
“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要加快推动园区开发管理模式转型,优化功能布局、产业布局、空间布局,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科技创新的示范带动作用,力争成为大连转型发展的样板。”对大连市委书记唐军在专题报告中提出的这一要求,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龙业认为,这是压力更是动力。“这是把生态城的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更新高度所做出的要求,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引领、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为实现在大连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
如何成为大连转型发展的样板?在具体工作中,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提出坚持双轮驱动,推进稳增长的创新工作方式。
一是抓项目。产业项目重点抓好北斗科技小镇、锦联服贸园、科大聚龙,抓好各产业园招商项目引进。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按照“一带三路”发展布局,推动河周路、生态城一号路以及周边产业地块的整理,为项目落地准备空间,同时要积极与华夏幸福探讨全方位的合作开发模式。
二是抓人才。依托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实现人才保障。
三是抓平台。树立合作思维,采取宜公则公、宜企则企、民营公助等灵活方式,着力“产学研资介”融合平台打造,将平台作为支撑产业发展和双创的主要载体。年内要围绕企业和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人力资源综合服务、招商信息管理、企业融合服务、智慧城市地理信息管理等四大平台。
2017年,计划新建产业园区2-3家,入驻企业100家以上,新增产业发展空间5万平方米,新增直接就业5000人。“新的一年,我们有信心努力将生态城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的示范区、科技引领的先导区、产业发展的集聚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成为大连经济转型发展的样板。”孙龙业说。
瓦轴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孟伟:
聚焦客户持续创新不断提升发展品质
“这次培训很及时、很必要,对我们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指导全市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瓦轴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孟伟说,通过培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瓦轴集团的‘品质年’(产品质量提升年)。 ”孟伟表示,瓦轴集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以“马上就办”的作风狠抓落实。
同时领会好“突破”的精髓要义,深入实施“七大战略”,推进“六个转型”,聚焦客户持续创新,不断提升发展品质,实现有质量的增长。置身于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形势下,瓦轴经营发展在走过不平凡历程之后,将要在逆势中展现更有质量、更有活力、更加健康的“新气质”。在具体工作落实上,孟伟认为首先是体制机制创新。“今年瓦轴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释放企业发展新活力。 ”
其次,瓦轴集团将在品牌品质上下工夫。同时要向管理模式要效益。孟伟说,瓦轴集团今年将精益生产作为提升生产管理的有效手段,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拉动生产价值流,建立长效机制,鼓励全员参与,树立“精益从心开始、改善从我做起”的理念。
大连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向东:
争取将大连打造成东北跨境电商分拨中心
“八个突破明确指出了大连市建设发展的核心目标,其精髓思想应该就是在新常态下,求新求变求突破,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的伟大实践。我们企业应该立足实际、找准定位,积极作为。 ”参加全市领导干部培训班后,大连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向东深有感触,据其介绍,今年大连机场将重点在“三个提升”上下工夫,围绕“八大突破”打出市场开拓组合拳。
一是要提高运输保障能力,提升供给范围和容量。
二是要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
三是打出市场开拓组合拳,提升在东北地区的领先优势。1是要在丹东、营口和盘锦设立起新的城市候机楼,延伸腹地范围;2是全力打造“烟大快线”,挖掘潜在的旅客资源,进一步增加大连和山东半岛的通达性;3是在航线网络上下工夫,重点打造日韩转运平台,巩固原有的日韩优势,提升国际航线通达性和竞争力;4是要深化与顺丰快递的合作,促进本市航空物流业的发展;5是要全力推进跨境电商业务的拓展,争取将大连打造成东北跨境电商的分拨中心。
国资企业将组团进军战略产业
在全市领导干部培训班上,唐军书记“求变求突破”讲话精神引起强烈反响。市国资委表示,解放思想、求变求突破对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非常重要。市国资委要把完善和建立内部机制体制、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推动企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主要方向、做足文章。
一是,要把“三能”(收入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升能降)作为企业机制贯彻下去。要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压缩管理层级,原则上下属企业放到三级以内,四级以外企业的争取砍掉一批。要突出主业,同质化合并,缩减产业面,企业要确定2至3个主业。要建立国有资本的投资和运营两类公司,要抓住战略产业,在新能源方面要积极进行研究,在水、气、地铁等行业或领域组团进军战略产业。在国资监管体系方面要进一步抓实,要有科学的判断,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要严格管理同时做好优质服务。
二是,市国资委也要抓住产业结构调整不放松,抓住各项政策出台有利机遇,在高端产业上下工夫,加强与央企合作,把引项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落实,不断让系统企业的产业高端化。注重研究科技创新,以科技支撑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加强与“一所四校”(化物所、理工大学、海事大学、工业大学、交通大学)的联盟,提高企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盯住经济效益不撒手,拿出志气鼓足干劲,千方百计保持现金流,谨慎投资;抓住这一关键时期练就内功,以内部机制和科技作为支撑,积极迎接新一轮经济回暖的机遇,借机发展。市国资国企将充分发扬国资系统的团队精神,努力拼搏,奋发进取,勇于担当,为全市经济发展和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大连的发展点Z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