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观系列
微观系列包括微观当代、微观历史、微观人物。每一个事件的讲述者都是从自我感情出发的片面表述,但是将多个片面组合起来,至少能构成事件的大致图景。为您及时剖析,可能会影响到世界格局的大事件,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着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药闻  ·  奋进的春天丨中国经济春潮涌动开新局 ·  8 小时前  
西藏市场监管  ·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  12 小时前  
西藏市场监管  ·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  12 小时前  
中国药闻  ·  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  昨天  
网信西藏  ·  事关拉萨住房公积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观系列

房奴、债奴、财奴,不得不说的三角关系中,你是哪个奴?

微观系列  · 公众号  ·  · 2019-05-06 20:28

正文


因为一讲房地产就老是被投诉,我话先说在前面,这篇文章的所有资料,都来自于网上可查的新闻内容,每段内容都能查到来源,别又来说我诽谤房地产商,谢谢


对于房市诸位都很关心,定期也会传出些不一样的消息,最近一篇给大家讲房市的文章是《中国房价进入“收网”模式》,里面主要内容是说


根据国家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将推动大量人口朝一二线城市转移,进城落户将是主轴


而这将利好一二线城市房价,但却利空大量小城小县的房价


房价他会形成一种收网的态势,而不是像之前那样,房价全国普涨


具体的内容大家可以去看一周前的文章,我在这就不展开讲了


今天要讲的三个关键词是


房奴,债奴,财奴


先看新闻



土地拍卖的热潮又回来了,短短一个月内,中国多地土地拍卖成交,纷纷创同期新高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看看之前,我们看到的新闻,是这样的



土地从“流拍”到“新地王”的诞生,过了短短几个月,主要原因还是户籍制度改革


最新的土地成交活跃的城市,无一例外,都是我在“收网”中提到的一二线城市,这些大城市会形成强大的吸人效应,让外来人口积极落户本地,从而兴起一波当地的房地产热


这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说全中国有谁消息最灵通,电话线最粗,那肯定是房地产商了


他们的消息和情报比我们任何人都灵通,所以地产商们的动作,也总是快人一步


去年他们对待拿地的态度还是“谨慎谨慎再谨慎”


就在一个月前,中国十大房企之一的融创主席,孙宏斌是这么说的



嗯,今年拿地会非常小心


然后根据中原地产的统计,截至4月,全国已经有20家房企拿地超过100亿


而其中,融创共拿地近80宗,总金额高达565亿,排名所有房企第一


嗯,还真是非常小心,小心翼翼的“拿地第一”


融创傻吗?


一点不傻,也别把任何人当傻子


嘴上说拿地要非常小心,实际动作是拿地冠军


这背后只能证明一点,就是融创的电话线很粗很粗,他的研究机构更为给力


这时候出重手拿地,必然是看准了中国今后新一波房价上涨的风向


仅仅在武汉一地,融创就花了152亿拿下四块地,此举震惊地产界,因为这几块地在半年内已经连续流拍3次


在大家都不看好,或者说都很犹豫的时候,流拍三次的地,融创一口气152亿,拿下了


是“房炒不住”?


还是“房住不炒”?


你屁股坐的位置不同,所希望的结果也不同



当然最近这些日子,重启拿地模式的房企绝不止融创,你打开中国房企排行榜看看,近期又热闹的“土地拍卖会”上他们的热乎劲又来了


毕竟电话线不止你融创一家粗,我们也都很粗,不止你有研究员,我们更多!


房地产企业们越活跃,我们这些底层的房奴们就越悲催,他们在土地拍卖会上每伸一次手,就是剥房奴们的一层皮


那么问题来了,钱从何来?


拿地动辄几百亿的钱,天上掉下来的吗?



我们这些老房奴可提供的金援有限,毕竟买的早,而新房奴还在路上,有的还在观望


那么钱从何来


这问题其实很简单,从资本市场来


你们知道吗,你以为房地产商就是大头了吗?


房地产商压房奴,那谁来压房地产商呢?


这个问题大家想过没有?


那必然是债主


不讳言的讲,我们是房奴,而房地产商则是债奴


债奴压房奴,而债奴头上的人,压着债奴


继续来看新闻



根据新闻报道里透露


融创是中国超级房企里,罕见的净负债率超过100%的公司,达149%


持续巨额的投资和收购资金从哪来?


翻开融创的财报,一边是几何式增长的销售,一边是不断的借新还旧


融创以具有挑战性的杠杆平衡术,奔走在土地和销售市场间。


融创目前已经公告了,拟发行21.5亿美元优先票据,用于现有债务再融资


截至2019年3月,融创借款总额达到2269亿元,较去年新增342亿



上图是融创发行的可查到的,“企业债”


融创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这种“借新还旧”的操作,大家一点不陌生


再看到最右侧的借款利率,基本在7%-8.6%之间


只要做过一点投资的朋友就知道,8%的利息,那很高了,普遍的都是3%-4%左右,而房企给出的利息,基本都高一倍


目的只有一个,利息高,确保能借到钱,填补资金链空缺


但融创不是最夸张的,最夸张的来了





上面这位老兄,美元债利息13.75%,比恒大7%还要高一倍!


这么高利息的新闻一出来,朋友们纷纷问,怎么买?我也想借钱给恒大


不过这也不是重点,因为所有房地产企业玩的套路都一样,向哪借钱,问谁借钱,大家都差不多,不同的只是规模大小


再来看新闻,新闻要连起来看才成体系



这是“华尔街见闻”的报道,根据权威机构Dealogic的统计数据显示


今年前两个月,中国房地产商发行的美元债规模,同比暴增136%,达到190亿美元


而2019年,中国房地产商们要还的美元债,总共是174亿美元


也就是说,2019年才过了两个月,房企们就已经把今年要还的钱,全都借到了……


逼得房企们如此急切的去创纪录的发行美元债,问美国人借钱的原因


主要还是境内发债困难


但一来房企们要还旧账,二来还要高价拿地,继续“搞地皮搞房子”


这就逼得房企们不得不“铤而走险”,问境外借钱,不管是境外私募还是什么金融机构,华尔街那帮人可不嫌钱多


华尔街,可是标标准准的财奴


资本本性的贪婪,会让他们不惜一切的攫取财富



当年小李子演的著名的电影《华尔街之狼》,生动刻画了这群人的奢华和丑态


美国曾发起大规模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抗议这群吃人不吐骨头的资本家


华尔街那帮人,连自己人都吃,更别说中国人了


大家别以为华尔街,美国,那离我们很远,其实他离我们一点不远,我们每个人都在被吸血


你以为你是在被中国人吸,被房地产商吸?


错了!


上面这条房奴、债奴、财奴,的利益关系链条已经讲的很明白了


房地产吸你的血,而房地产商为了继续经营和盈利,今年又创纪录的问美国人借钱


我们帮房企打工,房企帮华尔街打工,到头来是一层压迫一层,一层剥削一层的关系



而且借美元债,有巨大的风险,就更别说是以如此高的超过10%的超高利息,所借的美元债了


他里面的汇率风险,足以在一瞬间压垮一家公司


其实我打个很简单的比方,大家就懂什么意思了


我借1亿美元,借3年,3年后我还1亿美元


这1亿美元,我拿过来换成人民币,换了6亿人民币


可3年后,人民币贬值了10%,那我还是要还1亿美元啊


那到时候我要用多少人民币才能换到1亿美元?


6亿6千万


借的时候1亿换6亿,还的时候要还6亿6千万


而且这里面还没有算利息,如果加上10%,甚至更高的利息


那你借1亿美元,加上贬值和利息,最后要还多少呢?


这样一讲大家就知道里面的巨大风险了


原来韭菜是这样割的,原来房奴是在给美元打工


而房企们为了能还得起债,就必然要想尽办法把房价炒高,要不然大家自己去想想,这么大的负债规模,这么高的利息,你怎么可能还的起



最后再举一个借美元债,借到完蛋的血淋淋的例子


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广信



大家一听“广信”,可能觉得很陌生,因为这是家在90年代就完蛋了的公司


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家破产案例,这第一家,就是个巨头


但当时,他的庞大规模,是现在任何一家房企都不能比的


什么碧桂园,什么恒大,什么融创,在广信面前都是小朋友


广信有多大,当时总资产是214亿人民币


214亿人民币很大吗?


非常大,因为那是90年代


而早在1990年“广信”的总资产就已经突破100亿


1990年的100亿什么概念


1990年,全国商品房房价平均500一平米,上海也就1000多一平米


那年代大家谁买房啊,没人买房,全都等着单位福利分房,那时候有着100亿巨资的广信,能买下半片上海商品房,一点不夸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