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1:杨某,女,28岁,纺织工人,1984年10月28日就诊。
患者4年前产后因过早用冷水洗衣,随后两腕、肘、膝关节疼痛增剧,难以忍受,而来院诊治。刻诊:面色少华,神疲乏力,两腕、肘、膝关节无红肿,遇寒疼痛加剧,得温则舒,气交之变疼痛更甚。血沉14mm/h,抗链“O”500U,黏蛋白49mg/L。苔白腻,脉细濡。此乃气血两亏,寒湿入络,治宜益气补血,温经通络。
处方:制川乌10g,川桂枝8g(后下),生黄芪30g,当归12g,仙灵脾15g,生薏苡仁20g,苍术12g,徐长卿15g,炙蜂房10g,炙全蝎3g(研,分吞),甘草5g。5剂。
二诊:服上药后疼痛增剧,此非药证不符,乃痹闭欲通之佳象,苔薄白腻,脉细。前法继进之,上方5剂,另取上方1剂,浓煎成250mL,加1%尼泊金防腐,离子导入,每日1次。
三诊:服上药加离子导入后,关节疼痛白昼已明量减轻,唯入暮后关节仍痛,但能耐受,苔腻已化,脉细。此气血渐通,阴阳未和之象。继当原法进之,上方5剂。
四诊:经治关节疼痛渐平,下冷水已不感疼痛,外周血白细胞5.6×109/L,中性粒细胞71%,淋巴细胞29%,病人甚为欣喜。予益肾蠲痹丸250g,每服6g,每日2次,食后服,巩固之。
按:张景岳曰:“痹证,大抵因虚者多,因寒者多,唯气不足,故风寒得以入之,唯阴邪留滞,故经脉为之不利,此痹之大端也。”痹证日久,气血不足,病邪遂乘虚袭踞经隧,气血为邪所阻,壅滞经脉,留滞于内,肿痛以作。本案选用黄芪、当归益气补血;仙灵脾、炙蜂房培补肾阳,使阳得以运,血得以行,具扶正祛邪之功;炙全蝎、土鳖虫搜风通络,活血定痛;川乌、桂枝、苍术、薏苡仁、徐长卿温经散寒,除湿通络。再配合中药离子导入,内外合治,使药直达病所,取得较为显著之疗效。
案2:周某,男,68岁,退休工人,1991年1月26日就诊。
患者双侧腰腿痛、酸、胀、麻,不能行走两个月,曾经前医牵引、推拿、针灸、理疗、药物封闭注射无效。CT示:①L4/5椎间盘退变膨隆。②L3/4、L5S1椎间盘突出。③L2~S1椎管轻度狭窄。④椎体及小关节增生退变。刻诊:口干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此肾督亏虚之骨痹,法拟益肾壮督通络。
处方:生地黄15g,熟地黄15g,全当归10g,鸡血藤、豨莶草、炒元胡、全瓜蒌各30g,补骨脂、骨碎补、乌梢蛇、露蜂房、土鳖虫、赤白芍各10g,甘草6g。10剂。
另:浓缩益肾蠲痹丸4g×30包,每次1包,每日3次,餐后服。嘱卧硬板床休息。
二诊:药后疼痛大减,能自行上楼梯,口干、便秘均除。舌红,苔薄黄,脉细小弦。上方加桑寄生、川断各15g。14剂。丸药继服。
三诊:服药后疼痛已除,活动自如,唯足趾麻木,夜间挛急,有时便秘。舌红,苔黄腻,脉细弦。气血不畅,络脉欠利,营阴亏耗,续当调络脉、养阴液。改拟下方续治。
生白芍、豨莶草、伸筋草、全瓜蒌、鸡血藤各30g,生地黄20g,生熟薏苡仁各20g,宣木瓜、葛根各15g,乌梢蛇、土鳖虫、炙蜂房、川石斛、全当归、红花各10g,甘草5g。14剂。
四诊:诸症均除,黄腻苔亦退,予浓缩益肾蠲痹丸每次4g,每日3次,餐后服,用药3~6个月以资巩固。
随访未见复发。
按:对本病一般按寒湿痹或腰腿痛治疗,疗效有时不够满意。朱老于此,首先注重肾虚,因肾虚局部气血不畅而致椎体及纤维环退变,椎管内骨质增生导致椎管狭窄,加之久坐,更增加其病变程度。其次,本病的外因多为感受寒湿之邪使周身气血不得流通,络脉痹阻,骨质增生,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又加重了络脉痹阻这一病理改变。此两者相互作用,使纤维环的代谢更加减慢,退化加速,弹性日渐减退。故一旦遇负重、弯腰、蹦跳或轻微的扭身等,可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诸症蜂起。根据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无疑属痹之顽痹范畴,治以补肾壮督为主,药用熟地黄、补骨脂、骨碎补、桑寄生、炙蜂房、川续断。祛痰通络而除痹着,药用益肾蠲痹丸及乌梢蛇、土鳖虫、桃仁、红花、豨莶草等。临床选用延胡索、当归、赤白芍活血定痛。偏寒者加制川草乌。偏气血虚者加黄芪、党参以补气养血。辨证、辨病结合,方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当然,有些重症患者,必须综合治疗,如配合针灸、牵引等始能获得显效。至于活血化瘀之品,即使脉、舌并无瘀证可辨,但按照本病病理改变,虫蚁之通瘀搜剔药物也必不可少。
国医大师朱良春早年师从于我国著名中医学家“海派”中医章次公先生,深得章老真传。在其多年的医学生涯中,朱良春大师在中医药治疗疑难危急重症方面始终不渝。本书涵盖了朱良春大师治疗疑难危急重症的学术思想、典型验案、经验处方与用药等,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临床诊治疑难危急重症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