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为止,很多重要的监管文件都还没有落地,但是“监管高于预期”和“监管低于预期”的观点已经在市场中经历了好几个轮回。而“监管高于预期”和“监管低于预期”的准确说法也只是“现在预期监管将高于前期的预期”和“现在预期监管将低于前期的预期”。仔细想想,这的确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事实上,监管从来没有变,变的是我们自己的预期。强监管的目的是缓释掉存量风险,同时防止风险被意外引爆,所以监管层的态度一直是“(让市场)生不如死但是还死不了”。只有“生不如死”时市场才会有动力缓释风险,“(让市场)死不了”又可以防止风险被意外引爆。(这里我们无意于贬低监管者且认为监管者做得非常成功。)
相对于时松时紧的政策而言,持续地让市场感到压力可以让我们一直处于“生不如死但是还死不了”的状态,这也是监管者的目标。事实上,监管政策的力度是市场承受能力的增函数:市场承受能力越大政策力度就可以越大,迫使市场更有效地去杠杆;市场快要承受不住时,人行和监管就会进行主动进行对冲。
在理想状况下,我们会看到一个相对平稳的市场:承受能力弱,监管力度就轻;承受能力强,监管力度就大;结果是市场的走势相对平稳。但很可惜,这个机制在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噪音:预期差。预期差带来了波动,其通过两个渠道影响市场:
渠道1(投资者渠道):当市场过于乐观时,收益率会偏离其合理水平,当预期被纠正后,收益率就会反弹。例如从2月下旬开始,市场就普遍认为“监管低于预期”,因此3月下旬收益率开始下行。但是,4月份银监会的一系列文件落地后,市场终于意识到之前的预期过于乐观,收益率又在恐慌中快速上行。
渠道2(监管者渠道):政策力度是市场承受能力的函数,过于乐观的市场会推动收益率下行,这促使监管者认为市场对于政策的承受能力良好,从而加大政策力度。之后,市场终于意识到预期差的存在并开始下跌。但是,此时的政策力度已远超之前,因此市场波动的幅度也会更大。
事实上,去年10月市场与人行“掰手腕”就体现出这一渠道的传导。10月中旬开始,货币政策收紧,资金成本上升,但是市场认为短端迟早会下行,因此仍然不断配置。人行观测到长端一直在下,所以不断提高政策力度。直到最后,市场意识到了预期的偏差,信心开始崩溃,结果是长端利率的快速上行。
在市场的波动中,监管还是预期差所造成的影响更大?显然是后者。一个政策经历了大半年才出台,而且监管者通过一次次的吹风不断释放政策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找不到合理的理由将市场的波动归咎于人行和监管。所以,真正可怕的不是监管政策,而是预期差。当市场开始普遍认为“监管低于预期”时,债券市场的潜在风险反而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