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linic門诊新视野
心血管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DeepSeek ... ·  3 小时前  
新青年麻醉论坛  ·  杭州欢迎你!浙大二院麻醉手术部2025年进修 ... ·  3 天前  
八桂教育  ·  寒假多场景近视防控20问答 ·  昨天  
八桂教育  ·  寒假多场景近视防控20问答 ·  昨天  
蒲公英Ouryao  ·  三家药企发布股票退市相关信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linic門诊新视野

好风凭借势,远航正当时——葛均波院士精要概括心血管影像技术发展历程

Clinic門诊新视野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10-01 08:13

正文

在今年举行的CSC 2017大会上,葛均波院士就中国心血管影像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精要概括。

现代心脏影像学体系——百花齐放

目前针对冠状动脉的影像检查手段有:冠脉造影、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显像、冠脉血流储备分数。


针对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有:心脏CT、超声心动图、心脏核医学、心脏磁共振。


针对心脏电生理的有: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


冠状动脉影像技术的发展:从管腔到管壁,从解剖到生理

1. 冠脉造影发展史

如今,我国经桡动脉入路行冠脉造影的比例已超过90%,许多冠脉介入中心甚至达到95%以上;我国经桡动脉冠脉介入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技术目前已经走在欧美国家前列。


2. 血管内超声发展史


3. 血流储备分数/FFR-CT发展史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导管室开展了FFR的测定工作,FFR的概念和临床应用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冠脉介入医师接受,且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流体力学的发展,从常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中获得FFR值已经成为现实。


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无创影像技术的发展

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无创影像技术包括心脏超声、心脏磁共振/心脏核医学和心脏CT。


中国心脏超声发展史


中国核心脏病学的兴起

核心脏病仪器进展经历了从γ心功能仪、γ照相机、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扫描仪、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仪到PET/CT、SPECT/CT的发展。


中国心电生理学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动态心电图已广泛普及并成为县级医院的标准配置。




葛均波院士最后总结,通过回顾心血管影像技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影像学检查手段的不断进步为临床医师诊断、评估和治疗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成立四十年之际,进行这些回顾则更加具有深刻的意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