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懂懂日记
懂懂QQ:2361456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懂懂日记

2021-04-07

懂懂日记  · 公众号  ·  · 2021-04-06 06:00

正文

温馨提示:本文有偿阅读

村里开始打疫苗了。

第一批只有 50 个名额,半夜我爹给我打电话,问我打不打?打的话,他帮我抢个名额。

我问,什么时候?

他说,明天早上。

我说,我明天早上去江苏。

他说,那就下批。

我说,好。

僧多肉少,都抢……

我爹我娘都着急,生怕帮我抢不到,这期间我姥姥生日,我拉着我爹我娘回的老家,路上我爹给我科普了一路,讲了山东疫苗政策,是计划 6 1 日前实现全面覆盖, 60 岁以上的以及儿童是 6 1 日以后接种。

我问,这些事,你都是从哪知道的?

他说,今日头条。

我说,我还以为你到省委任职了。

第二批,又抢,又是大半夜,是我妹夫给我爹打电话,说是帮他哥抢了一个名额,我爹又急忙打电话问我,我说我明天需要出差。

我爹说,你出差不出差的,你从那走,扎上就行了。

我说,好。

答应了。

从早上六点开始,全家就开始关心我的行程了,问我几点去打针?意思是让我妹夫提前去给排着队,我一看他们这个架势,我不打对不起他们了。

其实,我是下午出差。

我说,那我写完文章就去, 11 点左右,可以不?

我妹说,那我去给你排队。

我说,行。

11 点左右,我妹给我打电话,说不忙,不用排队了,让我抓紧。

我说,好。

我发了个朋友圈,要去打新冠疫苗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骑友大姐联系我:是强制打吗?

我说,不是,但是文化局里有要求,书店行业,优先接种,不过也是自愿,不强求。

她说,再等等吧,有效期是半年,疫情高峰期是冬季,你现在接种了,不是等高发期正好不管用了吗?

我问,谁说的半年?

她说,人家说的。

我问,有害处吗?

她说,不是过敏体质没啥问题。

我说,既然无害,但是有好的概率,那么接种的正价值肯定大于负价值。

她说,我的建议是秋季接种。

我说,我先去看看吧,我不接种全家人不放心,因为我接触的人多也杂。

她说,那你去吧。

我同学,就是黑痣,做药的,她直接来了一句:我没接种。

我问,就你特殊?

她说,我觉得再等等,辉瑞的疫苗可能就进来了,你不做药不知道,辉瑞就是医药行业的苹果,神一般的存在,说是全人类的福音也不夸张。

我问,有进口的可能性吗?

她说,取决于产量,目前全球唯一接近于群体免疫成功的是以色列,他们全部采用的辉瑞制药,而且数据对比很明显,你看一点就行了,其他国家疫苗研制成功时,全球股市没有任何反应,但是辉瑞宣布疫苗产生时,全球股市应声大涨,辉瑞疫苗的诞生,基本代表着新冠疫情有了决定性的转折点。

我问,接种疫苗有害处吗?

她说,任何疫苗都有不良反应率,也有免疫有效率,这些都是概率问题,不过一般不会发生在你身上,只是接种后不能剧烈运动,包括爬山、跳绳都要谨慎。

我说,那我还是等等吧。

她说,不过,你要是经常出门,你若是不接种,未来可能有很多麻烦,例如出行、住店,现在美国那边的要求是,只要注射过疫苗,就不需要再做核酸检测了,出入境也不再做核酸检测了,全球很快就会放开边境。

我说,你们把我搞的,不知道是该打还是不打了。

她说,你自己决定。

我还是决定去打,至少算是心理安慰,不仅仅安慰自己,还安慰家人,有一点我是肯定的,就是根本不需要着急排队,因为接下来的日子,为了完成接种率,村长会追着你打的。

注射点是临时搭建的,就在社区广场上,我到时 11 20 ,我找口罩,找身份证,过去才被告知,已经下班了。

才几点就下班了?

我父母在家,他们在这边照顾我姥姥,我去他们家站了站,汇报了一下,不是我不接种,是人家下班了,我也不可能在这里等几个小时,等他们再上班,说明过几天吧。

我准备走了,我妹给我打电话,问我出发了没?若是没出发不用来了,下班了。

我说,我已经来过了。

她还怪有本事,给我联系了隔壁乡镇,隔壁乡镇是 12 点下班,让我抓紧过去接种,说她也打过招呼了。

我不想接种了,过几天吧,但是我还是决定去隔壁乡镇溜达一圈,不是为了接种,而是隔壁乡镇有个羊汤很好喝,老板很帅,小媳妇也很漂亮,有时我在想,开饭店也有优先择偶权,我认识两个类似的饭店老板,都找了非常漂亮的儿媳妇,有个还成了鸡网红,就是你一搜我们本地炒鸡,她很火……

毕竟,你这么想,对于周围的老百姓而言,能在乡镇开家很火的饭店,已经是远近名人了,那么漂亮的不任挑吗?

我先开车去接种点逛了逛,的确没下班,但是没疫苗了,说清明节假日,外来人群太多,疫苗供不应求,很是抱歉,我也特意聊了几句,问,你们是志愿者还是?

说是三甲医院的护士,算是临时抽调。

羊汤店里吃饭的人不多,一桌是本地农民,是雇主要搭个牛棚,请了几个帮手,中午管饭,还有一桌是一个单独的女士,一看就不是本地人,我进门的时候,她正在问老板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饼这么硬?

我觉得大姐长的挺有气质的,老板在忙,没空搭理她,我就给她科普了,这个饼叫炕饼,特色就是硬,越往东越硬,日照特色之一,最好的是饼边,又硬又酥。

她说,我们那的饼,很软。

我说,你们那个叫发面饼,这个是死面的。

她说,这是我第二次吃,前天晚上在莒县吃了一次,半夜 12 点,他们去外面买的羊汤和大饼,也是咬不动。

我说,莒县的大饼和羊汤更正宗。

她问,你们一般怎么吃这个饼?

我说,就是干咬,你若是觉得咬不动,就泡着吃。

她在泡……

我看到她手表特别好,也不知道什么牌子的,反正挺不错的感觉,我就调侃了一句:你这个表值钱。

她说,一般吧,还可以吧。

我说,听口音您是河北人。

她说,是的,沧州的。

我问,到莒县做什么?

她说,我是做管材的,他们急用,让我们火速送来,电厂用,机组都停了,一分钟也不能耽误。

我问,山东没有吗?

她说,这些特种管材而言,还是我们那边做的比较专业,是合金的,不是理解的家用版的。

我说,明白,我去河北大城参观过类似的管场。

她说,大城还是以保暖管为主。

路边停了一辆大货车……

那么我误以为她是跟着大货车一起来的,只是没见大货车司机,我就问了一句:红色的车是你们的?

她急忙笑了,不是,不是,白色小车是我的。

我朝外看了看,一辆白色 A4

她问,您也是来做生意的?

我说,不是,我老家是隔壁乡镇的,我溜达过来玩的。

干脆,我们就一桌了,聊了聊石家庄,包括青县的瘦肉精,她老家是邢台的,我又跟她聊了聊邢台的自行车文化,我 2011 年环骑海南就是跟邢台的顺驰俱乐部一起,邢台这个城市有着与其经济完全不匹配的自行车文化,动不动就搞国际级的自行车比赛,氛围真的好,当时我们环骑海南的,基本都是他们当地的领导,关键人家不是临时骑的,是本身就是资深骑行爱好者。

加个微信吧。

好。

她的名字是 XX 管材,后面是姓名和电话。

多亏是先认识后加的微信,否则这个微信名我就拉黑了,说是欢迎到他们那边玩耍,大姐应该经常健身,要么就是经常搬东西,一身运动装,穿的是那种最近很流行的健身裤,腰很低,低到了什么程度呢?

竟然隐约看到了毛毛。

多亏不是男的,否则,肯定有胸毛!

顺着这个点,我仔细看了看她,头发密,眉毛浓厚……

送她出门,她问我哪个是我的车。

我说, TOYOTA

她接着哼了一句:她开着邻居家的 TOYOTA 追着日落。

我说,你也刷抖音。

她说,很喜欢。

我说,我这个 TOYOTA 是最配这个音乐的。

她说,你们这里真是藏龙卧虎,昨天跟电厂老板聊天,超有钱,集团下面有好多个公司,还喜欢玩摩托车和汽车。

我说,相比他们,我就是小苍蝇。

再见,一路平安。

再见。

我不知道她说的是不是他,有个人,也是搞能源的,很喜欢车,为此专门开了汽贸公司,什么车都卖,展厅里摆了 N 辆摩托车,全是他自己的。

我有幸,参观过。

我回来,老板给我端上羊汤了,为了表示特殊,又单独切了一些羊血给我添上,站我旁边闲聊了一会,问我咋好久不见了?

我说,我现在不在农村住了。

他说,我知道,听二哥说过。

我问,他还经常来吗?

他说,偶尔。(二哥,就是养鸡场老板,我那个老铁,他老家就是这里的)

昨天,我搜一个老朋友,还搜到了一篇文章,就是当年懂懂那些人,如今都去哪了?文章是十年前发的,说懂懂去农村归隐了,专心写文章了,说是 QQ 空间年收入百万,赞美了一番。

我看这些都有恍惚感,有时我都觉得很佩服自己,竟然婚后在农村生活了五年,是一家三口,都在!

至于年入百万,那个夸张了,我在农村时,年利润也就是 30 万左右,能收 100 万左右的阅读费,但是要送书,书的成本要六七十万。

我看店老板纹了身,我问在哪纹的?

他很自豪的跟我说,去上海。

我问,花了多少钱?

他说, 2400

我问,感觉比咱这边纹的好?

他大眼一瞪,人家那什么水平,咱这什么水平?

媳妇也是忙里忙外的,感觉比之前漂亮了,有气质了,结账时,他不让我扫,说算了算了,我说,你这样,我以后没法来了。

他同意我扫。

收款码是他媳妇的,我特意看了看名字,八个字,还是一句诗。

具体我记不准了,什么芦苇……

我往外出,四五个人往里进,一看就是打疫苗的,他们车上写着,最后一个略胖的,我看了看她,她看了看我。

她突然问了一句:你咋在这里?

我说,过来吃饭来。

胖的我差点没敢认,理论上,应该隔 100 米就能认出来,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她姥姥是我们村的,我们俩还是一级,高考时她被济宁医学院录取了,我被曲师大录取了,她走姥姥家时,她妈领着她来找过我们,意思是到时候送学生一起送。

是这么认识的。

实际上,没有一起送。

因为,我分配到了日照校区。

也就没有了任何联系。

她毕业后在日照下属县城工作,貌似还当点官,应该是医生吧,反正是领着几个干活的,为什么来这里吃饭呢?这里本身就是两个市的交界处,羊汤很有名。

尬聊了半天。

问我几个孩子,父母可好?目前还在县城吗?除了写文章还干别的吗?还说遇到过一个病人,聊起了她老家是沂水的,问她知道老家有个人叫懂懂不?

她自己呢?

俩娃,小的还在哺乳期。

然后自己哈哈笑了:我都胖成球了。

我说,依然魅力四射。

聊了聊疫苗副作用……

她说,放心打,我们都是第一批接种的。

同事招呼她吃饭。

就告辞了。

告辞前,她说,你青岛那个号码不用了。

我说,不用了,我加一下你微信。

加了,把我现在的号码发给了她。

上了车,我准备走,她给我发了条信息:你一点都没变,而我老了。

我说,哪有!

我们俩真正认识是因为济宁医学院有部分也搬到了日照,其中包括她,她可能就想起了我,找着找着就联系上了我。

她是那种一看就很朴素,很老实的女孩。

那时已经有男朋友了。

就是她和她男朋友都属于正常的大学生,我属于不正常的,有两点尤其突出:

第一、学习不好,也没心思学习。

第二、小有名气,在学校论坛、社会论坛,那时我们学校、山体,很多同学喜欢我,那时我在网吧打 CS ,动不动就有山体的学生帮我充上网费。

她和男朋友也经常找我玩,但是没啥可聊的,因为我们焦点不同,他们在考虑毕业要不要考研究生,去哪座城市工作,而我只考虑如何赚钱,别人跟我一起玩耍都是替我买单,我跟他们一起玩耍则要替他们买单。

她后来在日照人民医院实习,老公在中医院实习。

她找过我。

说喜欢我的文章,喜欢到什么程度?

她把我发表在论坛上的文章都打印出来了,一大抱,真不夸张,很厚很厚,应该是用公家打印机偷着打的,说越看越着迷……

我们接触越来越频繁,聊的越来越深入,真的接触以后,发现她是一个标准的反差女生,就是她有着与朴素完全不搭边的反差,例如她不喜欢穿内衣,她觉得女性应该解放胸部,她外面穿夹克,里面什么都不穿,还有就是她真的很有思想,那时留学对于我们而言很遥远,她说她的梦想是留学,先参加工作,攒钱去留学,最好能在国外定居。

那时,我还是比较木讷的,主要是守规矩,在大学里,一般是这样的,有男朋友或有女朋友的人,是不能随便动的,是破坏了规矩,受谴责的。

所以,没对她动过任何心思,至于不穿胸衣的事,是后来我知道的。

她还有一点很奇葩。

她对男朋友无比坦诚,包括私下跟我见面,她也会跟男朋友讲,还说自己可能有那么一丝喜欢懂懂了,觉得这个人跟同龄人不大一样,有点像诗人,也不为工作着急。

那时,我已经比大部分同龄人富有了,不仅仅是同龄人吧,我高峰期有 30 多万存款,我还赞助着我们系里足球队,赞助着日照鲁能球迷,反正无比的嘚瑟,农村出来的孩子,有了钱还了得?那时大饭店很贵,过一次生日我能花 1 万多块钱,你想想多么膨胀吧,还有更加不可思议的一些事,那时的读者,每到我过生日会给我建专题网站,凌晨 0 点时,整个论坛帖子全变成了:懂懂生日快乐。

不是杜撰的。

是真的有过人生高光时刻。

我现在已经没落了,所以回忆起年轻时的疯狂,都有恍惚感,我现在一篇文章万人关注,五年前,我还是 QQ 空间的 TOP10 ,每篇文章都有接近 4 万人,是我自己战略失败,低估了微信的潜力,转晚了,大量的电脑读者都被遗落在了 QQ 空间,现在还经常有人在 QQ 上问我,懂懂咋看不了你文章了。

真的有过高光时刻。

什么追女孩子之类的,从我出道,都是几十个人追我。

同时有四五十个女朋友,是常态。

那是过去。

现在?

只剩意淫了。

那时的我对那时的她,她研究越深,越觉得我是黑洞,把她牢牢吸住了,当时我妹妹和妹夫在丹阳眼镜厂工作,他们俩都没怎么读过书,年纪轻轻就出去打工了,我想在日照开家眼镜店,就决定去丹阳考察。

但是呢,我不戴眼镜,不懂。

我就问了济宁医学院一句:陪我去趟丹阳吧,看看眼镜。

她说,好,远不?

我说,我也不知道,我没去过,那个地方叫镇江,我们先坐车到南京,再倒车。

她说,我跟我男朋友说声。

我说,好,他有空一起也可以。

她说,我问问他。

男朋友没空,但是专门请我们吃了顿饭,在立京饺子城,现在想想大学生的思想还是真的很单纯,不会担心女朋友跟别人出差会咋着,反而有托付我的意思,给我添麻烦了……

那时,我是半个处男,谈过女朋友,但是最多亲过嘴,亲的也不熟练,唯一实战过,还是跟山体的,一个练投掷的,体验不好,浑身硬邦邦的,就是她搂我总使我有错觉,仿佛被男人睡了,而且跟书上说的截然不同,她也不叫,也不哼哼,而且脚特别臭,她说体育生脚都臭,试过一次有挫败感,从那以后,她找我我就躲,她还去我宿舍堵过我,她抓我就跟抓小鸡似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