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红,原名林红玉,贾家荣国府怡红院主子贾宝玉的丫鬟之一,管家林之孝的女儿。因为主子的名字里也有“玉”,所以,不得不改名叫小红。
或许仗着自己父母的一点点权威,进了环境绝对环保、氛围绝对轻松、工作绝对极少的怡红院,尽管从最底层做起,没啥机会直接和主子接触,但是,只要在怡红院了,就已经比其他女孩子的起点高了很多。
毕竟,怡红院的主子——贾宝玉同学,是荣国府当家主母贾母最宠溺的孙子、掌权者王夫人的心肝宝贝、皇妃的亲弟弟、王熙凤的表弟。最重要的,还是板上钉钉的荣国府未来的当家人。不敢奢望成为未来当家人的正室夫人,那么,做他的贴身丫鬟,也是非常有前途的。如果混得好,这贴身丫鬟的地位,甚至超越了赵姨娘、周姨娘、迎春等主子。
所以,从小就生活在管理荣国府事务的父母身边,说小红没点理想或野心,不大可能。漠尘以为,被贾宝玉点名要去怡红院的小红,也是想着往上爬的,这没什么不好。不努力向上爬的员工,不是好员工。
然而,小红也没想到吧,善待女孩的主子手下,也有着很多不堪的劣迹。比如,同事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简直就是一小范围内的宫斗剧。
不过是恰好给宝玉倒了杯茶,说了两三句话,就被和自己一样是员工,但比自己早来又是主子身边的丫鬟秋纹和碧痕,给臭骂了一顿:
秋纹兜脸啐了一口道:“没脸面的下流东西!正经叫你催水去,你说有事,倒叫我们去,你可抢这个巧宗儿!一里一里的,这不上来了吗?难道我们倒跟不上你么?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碧痕道:“明儿我说给他们,凡要茶要水拿东西的事,咱们都别动,只叫他去就完了。”秋纹道:“这么说还不如我们散了,单让他在这屋里呢。”(第24回)
这一顿骂,不仅呈现出来碧痕和秋纹的奴性及性格方面的泼辣狠毒之缺陷,也骂得小红心灰意冷。所以,闷闷不乐地回房睡觉去了。
谁曾想,虽然不是千金大小姐,却也像《牡丹亭》里的杜丽娘一样,做了个春梦,醒来后,竟一夜无眠。次日起来,也懒得梳妆打扮自己了。独自站在西南角上游廊下栏杆的海棠花旁边出神,大概,是冥思苦想以后的人生,该怎么个过法。不过,毫无存在感的小红,也没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想私事,就被袭人派往潇湘馆借用喷壶。
又好巧不巧的,碰到了梦中的那个人,但只能远远的看一眼,并不敢过去。回来之后,无精打采,独自躺在房里,众人只以为她身子不舒服,而大部分读者以为她是害了相思病。漠尘却觉得,小红和贾芸,不是一见钟情,也不似宝黛那般情深意浓的爱上了。
贾芸之于小红,用现代话来讲,算是极好的一个备胎。如果在宝玉那里得宠了,或者爬上去了,小红这样的女孩子,暂时不会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正因为没办法挤进怡红院的中心圈子,小红不得不考虑其他出路。
而上天,总是额外恩宠有准备的人。在宝玉这里郁郁不得志的小红,心里盘算着如何碰到下一次转变命运的良机。
所以,当执行总经理凤姐需要有个人帮忙传话时,只有小红看见了凤姐站在山坡上招手儿,便连忙弃了众人,跑至凤姐前,堆着笑问:“奶奶使唤做什么事?”凤姐打量了一回,见他生的干净俏丽,说话知趣,因笑道:“我的丫头们今儿没跟进我来。我这会子想起一件事来,要使唤个人出去,不知你能干不能干?说的齐全不齐全?”小红笑道:“奶奶有什么话,只管吩咐我说去,要说的不齐全,误了奶奶的事,任凭奶奶责罚就是了。”凤姐笑道:“你是那位姑娘屋里的?我使你出去,他回来找你,我好替你说。”小红道:“我是宝二爷屋里的。”凤姐听了笑道:“嗳哟!你原来是宝玉屋里的,怪道呢。也罢了,等他问,我替你说。你到我们家告诉你平姐姐,外头屋里桌子上汝窑盘子架儿底下放着一卷银子,那是一百二十两,给绣匠的工价。等张材家的来,当面秤给他瞧了,再给他拿去。还有一件事,里头床头儿上有个小荷包儿,拿了来。”小红听说,答应着,撤身去了。(27回)
帮忙传完话办完事的小红,准备回话给凤姐时,却找不到人了,所以四下里打探凤姐去向,这个时候,又好巧不巧的顶头遇见晴雯、碧痕、绮霞等人,被她们一顿嘲讽,但此时的小红却能冷静且有理有据地应对这几个人,并且,忍着气,继续做自己的事情。且看一看她是如何理性地怼回晴雯等人:
晴雯一见小红,便说道:“你只是疯罢!院子里花儿也不浇雀儿也不喂,茶炉子也不弄,就在外头逛!”(晴雯不问青红皂白就讥诮小红,这样的作为,也难怪婆子们厌恶晴雯)
小红道:“昨儿二爷说了,今儿不用浇花儿,过一日浇一回。我喂雀儿的时候儿,你还睡觉呢。”(小红不卑不亢地回应了浇花喂雀儿的事情,尤其后一句话,足以证明晴雯的懒。)
碧痕道:“茶炉子呢?”
小红道:“今儿不该我的班儿,有茶没茶,别问我。”(该我做的,我都做了,不该我做的,请不要强制我去做。)
绮霞道:“你听听他的嘴!你们别说了,让他逛罢。”(又是一通不问青红皂白的冤枉。)
小红道:“你们再问问,我逛了没逛。二奶奶才使唤我说话取东西去。”说着,将荷包举给他们看,方没言语了,大家走开。(理直气壮是有证据的,人证物证都在。而晴雯们,却是仗势欺人的理直气壮。谁能好命,一看便知。)
睛雯冷笑道:“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就不服我们说了。不知说了一句话半句话,名儿姓儿知道了没有,就把他兴头的这个样儿。这一遭半遭儿的也算不得什么,过了后儿,还得听呵。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儿上才算好的呢!”一面说着去了。
这里小红听了,不便分证,只得忍气来找凤姐。(第27回)
紧接着,便是小红走大运的时刻到来了。她不仅完成了凤姐交代的任务,还非常流利地传回了平儿的话给凤姐,别说李纨听糊涂了,就是众多红学家及红迷,也未必理得顺这一段话,反正,我承认我至今不知那些奶奶爷们都是谁:
小红道:“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我们二爷没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几丸延年神验万金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了去。’”(第27回)
自此,小红果然如晴雯所说,爬上高枝儿去了。可恨红楼未完,得到凤姐赏识的小红与贾芸后来如何,我们也只能依靠猜测了。但漠尘认为,不管小红和贾芸能否在一起,去了哪里。以她随时做好准备抓住命运机会、愿意隐忍这两种性格特质,往后的人生,不会很惨。甚至,有可能比袭人更好命。
都说林黛玉是活得最明白最清醒的一位金钗,小红又何尝不是一个活得最明白最清醒的一个丫鬟?她懂得,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她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她清楚,有些高枝是不能攀上去的;她了解,该隐忍的时候隐忍,该回击的时候回击。
或许,她不是悟道之人,也不像钗黛拥有那么出众的才华,懂得那么多道理。但是,她用实际行动,活出了小人物的明白,
在极其有限的范围内,寻找任何可能改命的机遇,最终,将有限的人生,活成了无限的可能。